【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本期节目是2022年“华语电影讨论小组”组织的第36期讨论,因时长所限,内容有部分删减。
《男儿王》是新加坡2020年的一部华语音乐喜剧片。它讲述了中年男子曹启明突然被公司裁退,为了生计,不得不瞒着家人到处找工作,最后误打误撞成为夜总会的“变装皇后”,并与夜总会的变装表演者结成好友的故事。
《妖街皇后》又名《三画二郎情》,是1995年在新加坡上映的一部剧情片,也是华语电影导演杨凡最为异色大胆的作品之一。它讲述了17岁的阿莲的成长故事。阿莲本是马来西亚某富家的女仆,过着天真无邪的日子,却因家庭原因,被送到了紧挨着新加坡的Bugis街上的“星星(Sin Sin )旅店”做工。在这条住满了美男女的街上,阿莲从各人的生存打拼中领悟到了冷暖世情与春梦伤逝,开始慢慢懂得了生活的意义。
虽然《男儿王》并没有在华语电影圈内掀起大范围的讨论,但它对于变装表演、华语音乐、queerness、男性气质等的展现都极为丰富有趣,而且较为合宜地包装在了一个合家欢的商业外壳中,兼具了观赏性、趣味性与安全化的社会性。相比之下,《妖街皇后》则有着一层灰暗的底色,它以更为“鲜血淋漓”的方式揭示了旅店房客们的伤痛、嗔痴、爱恨与悲欢。两部截然不同的影片,无论其被主流所容或所禁,都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切身的酷儿成长叙事,构成了对当下社会的某种观照与批判。
【我有嘉宾】
施东来Flair:牛津大学英文系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长聘教轨副教授。专业方向为后殖民理论、全球华语文化、世界文学理论,及中非文化研究等。
不多/Xiangu:坐标美国加州,电影研究者,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华语电影、离散华人电影、中国电影史,以及生态批评等;“华语电影讨论”系列活动的发起人,同时主理电影学术类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
核桃/一心:坐标美国加州,博士生,从爱看电影的人变成研究电影的人。
阳离子:一个中二的nobody。
Xinran:NUS中文系博士,研究兴趣为食物和身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流行文化中的呈现。
【鼓瑟吹笙】
01:17 酷儿成长叙事与queer family power
04:26 Outsider-turn-into-insider视角、花木兰的一语双关
06:47 Sinophone Music: 女人花与阿官
09:20 养老院如何对冲酷儿所面临的再生产压力
10:40 合家欢的浪漫化、道德化与无害化
14:49 《妖街皇后》里阿莲的视角变化:青春伤逝与观念认同
20:28 青少年的无邪目光如何消解了冲突
22:54 流动的性别与人物关系
29:00 主流异性恋生殖话语
26:08 性别声音与性别身体一定要一一对应吗?
29:02 不同性别如何打破歌曲的边界
34:36 “旅馆电影”的可能性
36:47 masculinity regime既压迫女性,也压迫男性
41:57 “男儿王”是怎么重塑男性气质的?
44:02 中产男性寻求自我肯定的过程
46:59 “阿官”之词义的时代性变化
47:57 名为“异性恋”的幽灵
【承筐是将】
《东宫西宫》(1996)
《美少年之恋》(1998)
麦兜系列电影
【人之好我】
本期剪辑:不多
本期音乐:
片头:《男儿王》电影片段|《女人花》表演场景
片尾:《男儿王》电影片段| I Will Survive (Hokkien Version) 表演场景
【示我周行】
在一般的讨论当中,我们多数时候都是以银幕之上的所听所见为起点,然后辐射到电影创作者、电影生产和社会语境,而“画外音”是我们特别策划的一档播客,顾名思义,在“画外音”中,我们将摆脱画面和银幕的束缚,回到观影者的位置,把自己当作起点,用具身的方式来传达我们对于(看)电影这一艺术、商品、媒介、日常的所思所想所感,包括但不限于:我们因何而被电影所俘获、电影以怎样的方式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工作中我们和电影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打开一部电影或一系列电影、我们为什么关心电影的未来,等等。
正如画内与画外从来都是一体,而非分离或对立的两个部分,画外常常会构成对画内的补充、阐释、扩展、深化,甚至讥讽、嘲弄、戏谑、破坏、侵略;所以,我们也希望“画外音”能以某种方式或在某些程度上帮助大家获得更多认知“电影”和“看电影的人”的视角。
感谢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ID: Spectator-s),获取更多相关活动信息;同时欢迎大家在Apple Podcasts, Spotify, Google Podcasts和小宇宙上收听我们的精彩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