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标CD,一种中国内地2000至2005年短暂风行过的盗版音乐碟片。因为其外封套上黄色(后期有其他颜色)框体内的专辑介绍文案,被习惯性称之为「黄标盘」。
回溯十几年前,黄标盘在中国北方城市的音像店随处可见。介绍文字直观,风格覆盖宽广到难以置信;轻音乐,斯堪的纳维亚金属,蓝草乡谣,重型碾核无一不包。出生在80年代末期,没有赶上打口年代的一批乐迷,靠着十几块一张的黄标盘,完成了自己的音乐启蒙。
偶尔与其他爱乐友人聊起,我们却发现,黄标CD 似乎被互联网遗忘了。言及「黄标盘」,对方要么不知所以然,要么一句「盗版而已」就轻描淡写地带过。然而我们的音乐版图中,黄标CD 远不止那么简单。
本期节目,是两个人对于黄标盘,另类音乐与实体年代的一次回忆。因为时间和地域的区隔,你可能并不共享这段回忆,但我私心仍然希望互联网有记忆,能记得这段短暂时期里的黄标盘。它粗糙,土气甚至不那么合法,却真真实实地滋养了一些热爱音乐的耳朵。
本期节目Common FM 主播,音乐经纪人、媒体人健崔老师协助提供了部分资料,在此致谢。
- 00:00:03 BGM#1. Robyn Adele Anderson -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 00:02:36 关于2020的开场闲谈;
- 00:04:13 初次认识黄标CD;2000年代金属音乐不好找;孟获买的一套Lacrimosa;另类音乐的盗版渠道;黄标CD 与常规盗版的区别;
- 00:15:15 如果你没见过黄标碟,告诉你它的样子——编号、纸套、黄标和简介;词本的重要性;「流行至尊」、不平的CD 碟片和过火的ifpi码;
- 00:18:49 老司机v版给你讲述中国大陆盗版CD 极简历史;早期盗版、港版与黄标盘的大致分期;北方的淘碟圣城天津;删掉最后一首歌的CD;
- 00:25:23 想去黄标盘老家朝圣的孟获;后打口年代的精神食粮;瘦小的孟获没有打口碟买;1:1拷贝正版的黄标盘;
- 00:37:43 三里屯CD 店里与黄标盘的重逢;当年买黄标的渠道和价格;黄标盘内部短暂形成的「尖货」生态;
- 00:41:38 黄标CD 造成的Nu Metal 中国北方大流行;对「黄标」的误解;黄标盘的碟商懂音乐;20世纪最后一张伟大专辑Ok Computer;
- 00:49:42 BGM#2. Yo La Tengo - Damage
- 00:51:51 打口年代与黄标盘的时代衔接;90年代市井又野蛮的北京;打口碟的垄断时代;黄标盘的「尝鲜」作用;
- 00:58:33 孟获最后一张黄标碟:Napalm Death 1995年的专辑Scum;黄标盘作为二手商品再次流入市场;
- 01:00:08 黄标盘令人迷惑的「强地域性」,好像仅限于中国北方;懒得移动的北京人;两人的新街口买盘经历;今天的音像店什么样子;
- 01:04:51 为什么怀念黄标盘;
- 01:11:26 滋养了中国影迷的盗版影碟;为什么影迷怀念盗版碟时代,却没有乐迷怀念盗版音乐CD;音乐在中国大陆的断档;记录盗版商的电影《排骨》(2005),高鸣导演,movie.douban.com;
- 01:24:59 BGM#3. Blackmore’s Night - The Times They Are A Changin‘
- 01:25:55 结束语,新年快乐。
欢迎在「爱发电」为「声波飞行员」发电,增加它继续飞行下去的动力。发电地址:afdian.net
# 飞行员:vineland / 孟获
主播提到的那家比较大,一进门卖正版,里面一间卖盗版,比较狂的时候,我记得是全部摆上盗版。更早之前,我记得在北太平庄也淘过碟,在昌平也淘过,甚至在学校附近沙河,也淘过,质量当然还是新街口最优。
为什么,因为当时盗版已经完全品牌化了,我说几个,是那个时代过来的就一定知道:创佳、红龙、DNA、威信、英皇……一大堆厂牌,可能同一个团队,也可能不同的出处。也就是说经常有一部新片出来,每个厂牌都会做,一般消费者无所谓,越新越好,有些黑厂就会出快板和枪版投其所好。铁杆碟友就不同了,他们会挑厂牌,因为厂牌之间会竞争,比快、比画面、比音效、比花絮、比字幕、比包装、比洗版。所以当时淘碟的丝毫不亚于前几年研究手机参数的3C极客。主播说想认识一下当时做碟的人,是啊,谁不想,在浪漫化的想象当中,一定是一个身处粤语区的神秘乌托邦。
其实卖碟小弟当时的工作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为什么要去做这个?一个是因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准备先打一些零工。第二是因为自己一直就是消费者,比较懂,也懂电影。实际工作的内容呢,其实主要是在两班倒的情况下盯着店铺里有没有小偷。尤其是人多的时候,那些店比较大的,丢碟的现象很够呛。有人能把外壳留下,光碟带走。尤其背着书包的学生党,要提高警觉,盯半天下来,人还是很容易累的。
更不那么重要的工作呢,当然是推荐,其实影碟也好,CD也好,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个商品,所以你卖碟和卖衣服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老板聘小弟还是希望你能多卖。所以我当时的偶像,就是店长,他其实每天都会带4-5张碟回去看,因为你要看了才懂推荐嘛(后来我也是),也是员工福利,他的能力就是让消费者多买7-8张片子,质量当然良莠不齐,但是数据牛逼啊。我就比较没办法违心,人家看《色即是空》的我不会给他推荐「特吕费」「戈达尔」,要推也是推「丁度·巴拉斯」。其实在一家店久了,最终都会有自己的老主顾,他会非常信赖你的推荐,一开始我很羡慕店长,消顾客常常不明不白的拿着那些胸脯保证的片子回家欣赏,下次过来交流是坑还是彩。我当时的愿望是也能做到这样:在简单了解顾客的口味之后,塞给你的片子,别问,直接去结账,看过之后你会回来要我推更多。(这他喵的不就是今日头条的算法机制?!)
当然,我很快这就达到了这种能力。因为我的信息源除了《看电影》一期不落之外,我记得还有另外一本《电影世界》?杂志,有副刊叫《DVD导刊》? 当时杂志还活的挺好,什么《银幕内外》之类的老牌杂志也会转型迎合新读者的审美和选题。
再有一个,我是一个大学生。这在导购届应该是凤毛麟角的,虽然是野鸡大学,虽然英语没有过四级。店里但凡要是来了老外,都是我接待。老外的购碟心态,很多年后,我去了一次柬埔寨,算是感受过。「卧槽,可以买吗?这是认真的吗?这个价格??诶?fake??那我能带上飞机吗? 好的!!给我来100张先!!!」太便宜了,这种紧张刺激的犯罪的感觉。有的老外甚至会拿着购物纸条过来,上面写满了英文片名,店长就算想抢单,一般也会无奈把纸条拿给我。
据说当时有很多现在知名的导演和北影的学生会去买,但反正我不记得有遇见过,好像当时有隔壁店说来了哪个明星,带着口罩,看一眼也没什么感觉。那个时候能明显感知到,有很大一部分高知群体,看的非常冷僻,有的手上拿着《芬妮与亚历山大》《第七封印》来问你「滨崎步」的演唱会怎么样,当然也有很大一个听古典音乐的群体,那真是知识盲区,而且一进来就问“老柴在哪里?”等我知道是「柴可夫斯基」之后又可气又好笑“靠,你跟他很熟吗?”。也有很大一部分吃快餐的群体,有时候气不过被店员或者影迷歧视,硬要买一张《一个国家的诞生》《柏林苍穹下》
之类的回去看,第二天回来气冲冲说这是讹诈,我要退片,最后只能换两张《地球脉动》回去。
其实主播聊的黄标,我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仔细回忆大概明白是什么东西,我记得碟都比较薄,用纸封套装而不是用盘盒。我记得当时的音乐比重不如电影。CD的市场收到DVD的巨大冲击,尤其是演唱会、演奏会、MV,可能因为大家终于得见的音乐加上画面。比如《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猫》《大河之舞》《胡桃夹子》……还有很多流行。还有许多摇滚,主播提到的穷街、碎南瓜,然后什么夜愿、枪花,吉米·亨德瑞克斯、比约克…这些都是要一直补货。
说到补货,就和神秘乌托邦有了联系,当时是用传真和上家联系,对方传真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单,没有图片,就是名字,你就勾选之后回过去就安排发货了。自然,我在不久之后,也拥有了下单权,那真是不可一世……
当时幻想以后自己开一家碟店,没想到这个行业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