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我们所缺失的死亡教育
60分钟 ·
41267
·359
找不着鹿
2021.4.04
28
置顶
更正①《给妈妈当妈妈》的作者是陆晓娅;②“讣(fu)告”在节目中读音有误。布兰旗:嗯嗯,刚想说来着,上次呱呱坠地好像也念错了
银河系流浪指南:40:51 还有一个小虫~刽guì子手
共3条回复看过蛮多西方影视剧,它们对死亡的态度真的是精彩,如选择安乐死,如临走前办告别派对,还有一如唐顿庄园里面,小镇上墓园完美契合日常生活,玛丽最后接受马修之外的男性在马修墓上表达的思念与爱与希望。在一个海岛上有和二十出头的同龄人讨论死亡,他说如果有一天,就伫立在海崖上迎着落日,一跃而下,理想浪漫的色彩。同龄现在奶奶83岁身体还算硬朗,从小在奶奶的庇护下长大,或许或许她以后离开的时候,我或许无妨抵挡世俗的套路,但是我想能拿着部分骨灰去各地旅行,带她看看多彩美丽的世界。生死离别,福祸相依,愿我们知足地生活,勇敢地消亡。
想到了 Me before u里面的will
看过,很不错,“爱不是占有是成全”😄
感谢这一期节目,听几位主播哽咽的时候自己也一副哽咽了。从我初中时,母亲就被诊断出癌症晚期,她积极接受一切治疗手段,只为了能尽可能陪我走一段更长的人生旅程。她坚持与癌症斗争了十几年,手术、化疗、治愈、复发、转移、再治疗、再治愈、再转移……直到最后她还是脑转移了。我是独生子女,这十几年里,我们的三口之家都在努力地接受面对死亡不期而至这件事,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自认为我一直对死亡有预期,我不惹她生气,我积极参与她的所有治疗方案决策,带她去世界各个地方旅游,但凡出门重的行李一定是我提,我和她探讨死亡,我知道她想在家里安静地离开,我知道她想要葬在什么地方……我准备了十几年,但是在她脑转移之后,看着她慢慢失去语言,失去自理能力,失去记忆,每天照顾她的日常起居,除了白天上班晚上还要跟父亲轮班照顾她起夜喝奶甚至是无法言语表达的各种需求,我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和情感都投注她身上,直到她人生的最后一刻,是我拉着她的手说:别怕。
然而我发现最痛苦的不是那个时候,是母亲走后的三个月,回过神发现,留在世上的人才是最痛苦的,没有情感羁绊之后自己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也想过放弃生命,但是我知道这必定不是母亲想看到的结果。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去尝试各种方法面对这段过去,面对我自己痛苦的根源,也终于能让自己挺过来了。也许未来身边还会有很多人面临这样的困境,也真心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帮助到他们。
然而我发现最痛苦的不是那个时候,是母亲走后的三个月,回过神发现,留在世上的人才是最痛苦的,没有情感羁绊之后自己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也想过放弃生命,但是我知道这必定不是母亲想看到的结果。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去尝试各种方法面对这段过去,面对我自己痛苦的根源,也终于能让自己挺过来了。也许未来身边还会有很多人面临这样的困境,也真心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帮助到他们。
有家人陪伴也无遗憾了 我妈在我还不懂事的年纪突然离世 没有告别 20年后虽然记忆逐渐模糊 但是我的心魔怕是要跟随我一生 直到我也走完人生路 回到妈妈的怀抱
想问问,“自己痛苦的根源”是什么?我母亲走了四个多月了,我还是迷迷糊糊共4条回复
58:07 最近看朱岳老师的一个短篇,他重新解构了生命,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他说在一个地方,生命是从田里长出来的一个老年身体,年轻的人们将他接回家,为他接风洗尘。越长大,身体越来越年轻,所以,村里最有智慧的“老人”是一个婴儿,他们生命的终途,是退回到一些大肚子了的女人的身体里,他们会根据灵魂的强大变成一个或多个的种子,种回到迎接生命的田里。
他其中说到,生命的过程是一个让灵魂强大的旅途,我觉得很有启发。
有些人可能到18岁或者更早,就觉得这样的灵魂足够了;那有些人到了七八十岁我们仍觉得这样子的灵魂就这么结束,太可惜了
他说在一个地方,生命是从田里长出来的一个老年身体,年轻的人们将他接回家,为他接风洗尘。越长大,身体越来越年轻,所以,村里最有智慧的“老人”是一个婴儿,他们生命的终途,是退回到一些大肚子了的女人的身体里,他们会根据灵魂的强大变成一个或多个的种子,种回到迎接生命的田里。
他其中说到,生命的过程是一个让灵魂强大的旅途,我觉得很有启发。
有些人可能到18岁或者更早,就觉得这样的灵魂足够了;那有些人到了七八十岁我们仍觉得这样子的灵魂就这么结束,太可惜了
27:49分人吧,尤其有些老人对死亡和现代医学没有那么精深的认知,对于一些“绝症”,不告诉他们,进行治疗,存活期可能还会长些,一旦知道的话,精神崩溃,病情很快就会恶化。总之,病人有“知情权”,但何时告诉病人,这是个复杂的问题,病人对生命尊严的认知、当前病痛的现状,甚至家庭关系,都会影响具体的决定。
听完这期节目,感受良多,这种生死观的讨论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是很有必要且有益的。但是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我有一点小小的意见。在主播们讨论到是否要告知病患他们的真实病情时,做出决定并不是仅仅“欺骗”或者“我为你好”这样的单薄博弈,对于大多数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来说,怎么去认知自己的疾病是很有困难的。尤其是现在癌症研究的推进,有很多的癌症患者能够有一个比较长的生存期,在此期间的生存质量也不差,但是很多老年人的认知中,癌症就是不可治的,就是很快会面临死亡的。在这种情况下告知他们真实病情,往往会造成心态失衡悲观,消极治疗,浪费了自己获得更长更好生存时间的机会,最后病情迅速恶化。病人的心态直接影响着最后的预后,老年群体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也和现代年轻人的观点有很大不同,所以还是具体病例具体分析,而不是单一地觉得欺骗只是为了自己心安
外婆昨天被下了病危通知。距离医生告诉我们她癌症晚期多发转移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12月底时医生说她肺部出现转移,预计生存期最差只有一个月,我们纠结了很久要不要告诉她。昨天终于对她坦白了,妈妈告诉她之后非常忐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选择,但我们知道,她是一个追求高质量生命的人,病痛的煎熬和多次化疗的折磨已让她疲惫不堪,我想我们在最后还是做到了坦诚吧,希望最后的日子可以平静的面对。
外婆加油 你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