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学为艺术,反之亦然。” 这句话是我的“生命、承诺和实践”。大家好,我叫唐凌,以艺术人学者自居,牛津大学毕业,现就职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见树又见林》是一个文社科知识公众化的平台,也是一个关于知识经济的“集体自我民族志”研究。从一个总是被人说“不务正业”的博士生,到把这的平台做成我正式的博士后调研项目,我也觉得幸福得有些不可思议。本期请到了我的两位朋友:上海交通大学的教育系老师/独立音乐人陈小熊和声音玩具乐队吉他手李哲。跟两位聊聊做音乐和社会学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学到艺术,是不是一种学者的自嗨?那从艺术到社会学,又是不是违背了”艺术“的宗旨呢?如果摇滚脱离了社会,那摇滚是不是沦为一种装饰画?或许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有的只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的反思和尝试。
【本期音乐】片头&片尾:《没有人能够比我们更接近对方》by 声音玩具00:20:43:《大城市》by 陈小熊00:21:46:《大城市》by 陈小熊00:26:31: 《触角》by 陈小熊00:27:18: 《车窗》by 陈小熊00:28:59: 《野草》by 唐凌00:44:08: 《你的城市》by 声音玩具
【划重点时间线】00:02:22 从媒体民族志项目讲起:“社会学与艺术”选题的由来
00:03:14 学界对社会学与艺术两者关系的看法:社会学作为分析方法 & 社会学作为艺术
00:04:30“音乐作为一种逃离”——最初介入音乐的原因和方式
00:19:10 理论与情感的双重维度:艺术直击人心的性质与力量
00:26:18 自我创作:歌词中隐藏的细节和那些互相打动的时刻
00:30:16 艺术与学术、理性与感性在当下语境的再探讨
00:32:55“音符已经失去灵魂太久”——摇滚乐与新自由主义
00:35:20 “如果天有不测,会不会对现在的作品保有遗憾?希望让自己的音乐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00:40:00 “最光滑的艺术就是在光滑的表面看到自己的折射”——如何在艺术中看见具体的他者?
00:46:30 关于巡演:城市差异的感知与对未来的展望
本期剪辑志愿者:老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