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小人物逆袭,为什么更受关注?
69分钟 ·
85573
·183
wekind
2021.11.24
170
道长呀 虽然是化名 但那个是陈直 不是陈真😂
Nalii:哈哈,道长一直读的陈真😂
Titsup: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共7条回复今天听道长的播客,有一个高三学生问,自己一直想从事新闻行业,但觉得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很大。不知道怎么办。没有听完这个节目,我的车就拐到中山东路,然后就到单位了。自觉停车,给保安看行程码,抬杆,我于是进了新闻单位。和这位高三的学生不一样,我已经在这个院子很多年了。
我的日常工作,是新闻内容的编辑。抢突发,抢时间,抢流量。所有所谓网络标题党,各种这样那样的套路,我瞟一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以及,我在一次又一次严格的内容审查过程中,知道了什么事尺度,什么是分寸,什么是底限,什么是“不能碰”,以及我自己心里永远有一个过不去的坎儿,那就是良心。当然,我和接受这个工作之初,相当渴望流量,还是有很大的心态区别,现在万事云淡风清,以及,有些标题有些内容抢流量的吃相太难看,实在是做不出手。
“在这个院子里很多年了”,后面有很多种接法,但我给自己的转折是“但是,依旧没有入门万一”。这个“门”有很多重。
第一:每个记者和编辑,都有做好内容的本能冲动。在任何人觉得要躲开的时候,新闻工作者第一个想的就是。“我要发稿”。不用干太久以后,第一思维会转变成“能不能发”。所以,当自己是新编辑的时候,想的是,这个内容好,我要!当自己觉得自己是老编辑的时候总会想“这个内容不行,这个内容不合适”
有没有偏差,有没有纠错机制?我的理解是,不可以有偏差,不可以有过错,但如果有错过,错过,就错过了吧。
第二:认知门。那个高三的学生听的节目,我觉得是很好的。至少,他将来会是一个有常识的人。网络舆论场和过去大有不同,从前的话语权在“精英阶层”“知识阶层”。当话语权分散以后,人人都觉得自己是意见领袖。传播者要适应这样的舆论场,但媒体有责任通过内容传播,建立一个较为广泛的共同认知圈层。我们就是干这个的。以及你知道你是干这个的,你的认知在什么层级,心里也必须有数吧?
第三:领导的门。我不和你们开玩笑。这个门是很重要的。我在这个院子里很多年,但依旧没有摸到领导的门,这是一种职业素养的缺失。可能没有人敢这样说,但在体制内,这是一个想做成事情的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领导的站位和资源占有远在你之上。有本事的人,会把领导的安排做好,更有本事的人,会知道领导的目标然后提出自己的方案,领导支持,然后就干。更有本事的人,领导会仔细帮你思考什么样的方案合适你,以及你未来应该如何发展。以上,是从本分到飞速进步的路径。但不是人人都能走好。比如我,我是没本事的人。这是一句真话。我的沟通能力和悟性都不是很高。但我希望那个高三学生,如果可以将来进入新闻单位,最好能娴熟的运用自己的沟通和外交能力,完成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我看到的不少事例里,这个是可行的。
有一句,必须强调。领导,很重要。以及,领导的见识永远在你之上。这一点,必须牢记在心。怎么对待,怎么相处,那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
再说一句肺腑之言,如果,你一直在领导眼睛里,让领导需要做什么就想起你来,这就是你必须锻炼的能力,为了你有一天可以实现你该实现的价值,去做你应该做的事。
然后,扯一扯闲篇吧。
我这一年以来,有一个非常想做的选题,年初给领导发微信请示过,领导当时觉得分量不够,就算了。10月份的时候,我看到采访对象给我发来了兄弟媒体以及电视追着的报道,我心里是非常郁闷的。我觉得这还是我没和领导表达清楚。于是,我思前想后,百转千回了好几天,敲开了领导办公室的门。这是真的,当你们看到一个口若悬河的我时,另一个说话结结巴巴,不知所云的我,你们是想都想不到的。我又一次说了这个选题,以及给出了一些方向,陈述了利弊。领导答应了,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远大的目标。但这个答应了以后还有很多下文,需要去做。 当然,我觉得也可能是随便一说,就看我能不能把这一说落实到事情上了。出来的时候,我咬了咬牙。就算画了一个饼,我也要把它变成面粉捏的。这个谈话的副产品,是我给今年的一个活动邀请一个相关的嘉宾。我心里有一位学者的人选。但在学术界的思维逻辑里,还有很多的考量。我知道,我请别的学者,可能人家会答应,但我执着邀请的这位,我觉得是真的学者。
舞台之上,沽名钓誉者众,但我不想为之作伥。
老记者们做内容会有很多思考维度,而我现在努力传播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初心,那就是“这么好的东西,应该被人知道”。我在这个院子工作很多年了,有很多门,我依然不能入其万一,但有一个门,我十分执着,这扇门说虚了是情怀;说实了,是“我生命的意义”
以上。
2021年11月25日
午间喧嚣的办公室
我的日常工作,是新闻内容的编辑。抢突发,抢时间,抢流量。所有所谓网络标题党,各种这样那样的套路,我瞟一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以及,我在一次又一次严格的内容审查过程中,知道了什么事尺度,什么是分寸,什么是底限,什么是“不能碰”,以及我自己心里永远有一个过不去的坎儿,那就是良心。当然,我和接受这个工作之初,相当渴望流量,还是有很大的心态区别,现在万事云淡风清,以及,有些标题有些内容抢流量的吃相太难看,实在是做不出手。
“在这个院子里很多年了”,后面有很多种接法,但我给自己的转折是“但是,依旧没有入门万一”。这个“门”有很多重。
第一:每个记者和编辑,都有做好内容的本能冲动。在任何人觉得要躲开的时候,新闻工作者第一个想的就是。“我要发稿”。不用干太久以后,第一思维会转变成“能不能发”。所以,当自己是新编辑的时候,想的是,这个内容好,我要!当自己觉得自己是老编辑的时候总会想“这个内容不行,这个内容不合适”
有没有偏差,有没有纠错机制?我的理解是,不可以有偏差,不可以有过错,但如果有错过,错过,就错过了吧。
第二:认知门。那个高三的学生听的节目,我觉得是很好的。至少,他将来会是一个有常识的人。网络舆论场和过去大有不同,从前的话语权在“精英阶层”“知识阶层”。当话语权分散以后,人人都觉得自己是意见领袖。传播者要适应这样的舆论场,但媒体有责任通过内容传播,建立一个较为广泛的共同认知圈层。我们就是干这个的。以及你知道你是干这个的,你的认知在什么层级,心里也必须有数吧?
第三:领导的门。我不和你们开玩笑。这个门是很重要的。我在这个院子里很多年,但依旧没有摸到领导的门,这是一种职业素养的缺失。可能没有人敢这样说,但在体制内,这是一个想做成事情的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领导的站位和资源占有远在你之上。有本事的人,会把领导的安排做好,更有本事的人,会知道领导的目标然后提出自己的方案,领导支持,然后就干。更有本事的人,领导会仔细帮你思考什么样的方案合适你,以及你未来应该如何发展。以上,是从本分到飞速进步的路径。但不是人人都能走好。比如我,我是没本事的人。这是一句真话。我的沟通能力和悟性都不是很高。但我希望那个高三学生,如果可以将来进入新闻单位,最好能娴熟的运用自己的沟通和外交能力,完成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我看到的不少事例里,这个是可行的。
有一句,必须强调。领导,很重要。以及,领导的见识永远在你之上。这一点,必须牢记在心。怎么对待,怎么相处,那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
再说一句肺腑之言,如果,你一直在领导眼睛里,让领导需要做什么就想起你来,这就是你必须锻炼的能力,为了你有一天可以实现你该实现的价值,去做你应该做的事。
然后,扯一扯闲篇吧。
我这一年以来,有一个非常想做的选题,年初给领导发微信请示过,领导当时觉得分量不够,就算了。10月份的时候,我看到采访对象给我发来了兄弟媒体以及电视追着的报道,我心里是非常郁闷的。我觉得这还是我没和领导表达清楚。于是,我思前想后,百转千回了好几天,敲开了领导办公室的门。这是真的,当你们看到一个口若悬河的我时,另一个说话结结巴巴,不知所云的我,你们是想都想不到的。我又一次说了这个选题,以及给出了一些方向,陈述了利弊。领导答应了,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远大的目标。但这个答应了以后还有很多下文,需要去做。 当然,我觉得也可能是随便一说,就看我能不能把这一说落实到事情上了。出来的时候,我咬了咬牙。就算画了一个饼,我也要把它变成面粉捏的。这个谈话的副产品,是我给今年的一个活动邀请一个相关的嘉宾。我心里有一位学者的人选。但在学术界的思维逻辑里,还有很多的考量。我知道,我请别的学者,可能人家会答应,但我执着邀请的这位,我觉得是真的学者。
舞台之上,沽名钓誉者众,但我不想为之作伥。
老记者们做内容会有很多思考维度,而我现在努力传播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初心,那就是“这么好的东西,应该被人知道”。我在这个院子工作很多年了,有很多门,我依然不能入其万一,但有一个门,我十分执着,这扇门说虚了是情怀;说实了,是“我生命的意义”
以上。
2021年11月25日
午间喧嚣的办公室
听道长讲农民工读哲学这件事,又看了谷雨那篇文章。因为开头以及后面时不时把大量笔墨放在农民工这个身份上,其实他也是二本数学系,只是后来沉迷哲学退学了。说实话,如果他愿意,他也可以当个普通文职甚至也可以进996大厂,如果他愿意的话。一个大学毕业生和一个大学退学生其实很多相差不大的,甚至我觉得初高中辍学后如果继续保持自学和阅读习惯等,和大学生也差不多,也能做很多现在大学生的工作。
但因为文章的描述,特别放大农民工这个身份,所以读哲学显得不太正常。其实就是一个大学辍学有学习和求知能力,目前选了一个农民工的工作,但他实际在大学就已经沉迷哲学了。如果他下份工作选文字工作、互联网运营编辑、销售市场等工作,其实就没有这种反差感了。还是大家把农民工这个阶级特别固化了,还是那种刻板印象——还是那种卖苦力没知识的体力劳动者。
可是其实想想,现在很多快递员、外卖员、农民工、月嫂、摆路边摊等等很多被国家都定义为“低端人口”的职业,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学生。那么当大学生选择这些职业时,是不是也被视为阶级向下、没有出息、浪费国家教育资源的不正常的事情呢。说到底,还是先把人当人,农民工读哲学、大学生做外卖员就是一种选择,不要把职业和阶级这么固化,还有就是为啥不想想人家为啥选择这样呢,但凡环境和资源更理想一点,就没有这么多不正常的选择和例子了。
但因为文章的描述,特别放大农民工这个身份,所以读哲学显得不太正常。其实就是一个大学辍学有学习和求知能力,目前选了一个农民工的工作,但他实际在大学就已经沉迷哲学了。如果他下份工作选文字工作、互联网运营编辑、销售市场等工作,其实就没有这种反差感了。还是大家把农民工这个阶级特别固化了,还是那种刻板印象——还是那种卖苦力没知识的体力劳动者。
可是其实想想,现在很多快递员、外卖员、农民工、月嫂、摆路边摊等等很多被国家都定义为“低端人口”的职业,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学生。那么当大学生选择这些职业时,是不是也被视为阶级向下、没有出息、浪费国家教育资源的不正常的事情呢。说到底,还是先把人当人,农民工读哲学、大学生做外卖员就是一种选择,不要把职业和阶级这么固化,还有就是为啥不想想人家为啥选择这样呢,但凡环境和资源更理想一点,就没有这么多不正常的选择和例子了。
所谓的「农民工」的刻板印象就是这个群体的定义啊,就是特指放弃务农到城市打工的人群。并不是做体力劳动就叫农民工,农民工通常也没机会上大学,国内农民工这个群体已经很少了。写那篇文章的记者就是故意利用农民工这个词制造冲突罢了。
文章我没有看过,但是听到道长说到主人公的教育背景的时候确实飘过了原来如此的感觉。共6条回复
好久之前看过一个报道,说德国某一个小镇几乎人人都出版过作品,还看过一个冰岛图书馆纪录片,你会碰到某一本书的作者,某个妈妈带着孩子在读书,发现她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歌手,阅读,写作就是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事情啊。
哇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