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东腔西调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29分钟 ·
播放数14093
·
评论数59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吃瓜、人设、塌房等等再次成为新闻热搜榜与手机通知栏里的高频词。与之相关的当事人道歉声明一经发布,大家仿佛已经转头开始期待,下一个会是谁呢?我们似乎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

本期的「社会病理学」的主题是“监控社会”。在电影《楚门的世界》里,主人公自出生起,摄像机就开始把他的一举一动向全球转播,几十亿人堂而皇之地分享着他生活中的光明与黑暗。这个一度看起来相当荒诞的场面,转眼成了当下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放大。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透明的世界。无论是马路、公园、商场,还是小区、学校、公司,我们几乎被遍布的镜头所包围。没有审视那么夸张,但我们时刻观察别人,也时刻被别人观察。我们在线下被呵护得无微不至,而进入线上时,互联网世界也同时许诺了丰富、便利、安全,现成的岁月静好。

或许可以回想一下,你上一次意识到“隐私”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它可以用“好”或“坏”的标准来评价吗?你曾经想做什么“坏事”,做了或没有做的原因是什么?你有参与今年的几大吃瓜时刻吗,“吃瓜”这件事本身对你个人而言可能意味着什么?因为害怕承担犯错的代价而不敢犯错,和发自内心认为一件事本身就是错误的因此不该去做,有什么区别?大规模的道德审判又可能派生出什么样的结果?

马克思韦伯将现代性的困境比喻为“铁笼”,里面有太多值得展开的议题。在本期播客中我们想着重聊一聊,在这个“铁笼”被打破之前,每个人给自己留出人性自留地的可能性。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32 自我的暴露=安全的保护?

03:45 全景敞视已经遍布我们的生活

07:26 人性本身就由善和恶两部分组成

13:23 无人监考能够实行的前提是什么?

15:10 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人表演,各立人设

16:09 “吃瓜”这件事可能意味着什么?

19:02 惩罚机制越强化,人的表演性越强,人心越不可测

22:26 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技术变成了我们生活本身

24:20 越来越虚空,越来越停在表面

26:15 铁笼总有缝隙,铁笼也总有打破的时刻

【工具箱】

0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时距离个保法建议稿的起草已经过去18年。而在此之前,我国没有一部专门规范使用个人信息的法律,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条款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中。

02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之一。该书陈述了有关对犯人的严刑拷打日渐被控制他们的监狱规章所取代的轨迹,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相关的政治、法律、权力、观念和科学技术问题;表明人类社会是如何从古代通过酷刑对人类肉体和精神的疯狂肆虐,逐步演化为一种通过实施“温柔的”暴力而使被统治者臣服和“自觉”接受规训的生存目的;进而通过对权力功能进行的微观分析,使人们对一系列传统观念都产生耳目一新的认识;认识到人们的身体、行为和主体也都是权力作用与塑造的结果。

03 “圆形监狱”的概念最初由英国哲学家边沁在18世纪提出,只需要一个监视者就可以监视所有的犯人,而监狱中的犯人却无法确定他们是否受到监视。他认为可以通过这种设计使犯人感到道德的约束和秩序的要求,后来这个概念由福柯发展成“全景敞视主义”,波斯特将福柯的全景监狱理论与数据库联系起来,提出“ 超级全景监狱” 理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推进,“全景监狱”成为互联网的一种隐喻,并演变出超级全景监狱乃至共景监狱。

04 《娇惯的心灵》是一部“社会科学的侦探小说”,格雷格·卢金诺夫和乔纳森·海特两位作者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观念的抽丝剥茧,解释了社会各种力量如何合力制造出一个玻璃心世代,回答了“钢铁”是怎么没能炼成的美国故事。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下期预告】

社会病理学04:抢人大战与城市竞争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展开Show Notes
莫伯雅
莫伯雅
2021.12.23
推荐一部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以前刚好写过类似敞视监狱和总体机构的主题论文,对于这个话题很喜欢
绿色夏日
绿色夏日
2021.12.20
26:55 27:50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给自己留出一片“自留地”的可能性,不建立特别工具性、对象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轻易对某些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和人做情绪化的判断和宣泄,把关注点放在自己以及身边那些重要的人的生命历程上。一个人一辈子很长,会认识很多人,也会和许多人发生关联,你要意识到那些在你生命中定义了你的那些人的重要性,而不要用纯粹对象化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也不要用这种方式对待自己,不要把自己活成“简历”、活成“培养方案”,不要就为了活成“一张纸”,为了活成“这张纸”上面好看的数字和词汇,不要这么活着。我们不能违法乱纪,要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因为它是底线,但是我们也不要为了获得某些奖励,而去故意地表演出来自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真正的道德高尚是活在真实的世界里,而不是为了某些具体的诉求。
mmaxndy:请问非纯粹对象化是什么样的呢
绿色夏日:或许是看到具体人的鲜活之处,保安不只是保安,同事也不只是同事~
3条回复
BrightLin
BrightLin
2021.12.21
27:19 “不要把自己活成简历。”
我是半专业学摄影的,想针对后面说的摄影这个问题说下自己的看法。摄影作为一门有知识体系的学科,不是按下快门就可以了的一种技能,而是有自己独特特性的艺术门类(接不接受它是艺术因人而异吧)。所以技术的提升带来摄影门槛的降低,再导致按快门变得简单普遍,并没法推算到一整个艺术门类的消失,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画画,但是能达到艺术水准的绘画仍然不多。比如老师说的一切都不再重要包括构图,老师理解的构图是不是那种“三分法构图”“对角线构图”?实际上拍一张照片不仅仅是这些,前期对色彩的控制、对空间结构的选取、光的光比和光位等,都不是后期能处理的。老师最后说“不轻易对不熟悉的事物做评判”也可以应用在这里吧。表达能力比较差不知道我有没有讲清楚😢
R1CKY:能理解的,我也觉得摄影师这个职业是不会消失的。我有个看法是,或许孟老师想表达的是摄影门槛越来越低,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摄影」已经随手可得了,像以前一家人拍合照还要去依靠影楼和摄影师,而现在通过手机基本每个人能完成,这个层面上的“摄影师”确实是消失了。而人们越来越笨也体现在此,正因为摄影随手可得获取成本很低,导致大众逐渐失去了对“专业摄影师”的尊重和敬畏(现在小红书随便一刮都说自己是摄影师),也导致了对这项技能修炼的越发退化。
啪嗒啪嗒砰:嗯嗯,我对整个社会的行业状况并没有那么了解,可能还预测不了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只是站在我的角度我觉得一个行业的普及度和可替代性并不是直接因果关系。就像现在其实很多行业入门门槛都变低了,现在接触很多知识比以前简单太多,也有很多培训班,只是艺术在这方面尤为明显吧。但也跟其它学科一样,摄影也不像大众想象的那样只有按快门那一面,它的分支都有自己的学科体系,也要跟其它学科交叉。就像我之前举的画画的例子一样,大众怎么阅读严肃学科的普及教材也不太能影响教授学者的研究,这个例子可能夸张了点,但在我看来是可以类比的事情。
GolalaGo
GolalaGo
2021.12.29
太喜欢孟庆延老师了!从首页推送的城市选择,一路追听完了孟老师的所有节目,每期都很有感触!感谢孟老师的分享!期待孟老师更多《社会病理学》相关节目的更新~
JeyJ
JeyJ
2021.12.22
23:47 个人,纯个人觉得,嘉宾的看法有点问题。以往的技术也一样成为过生活,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譬如交通工具,难道我们会因为马夫的驾驶技术退步而惋惜?再比如当下,工人下岗确实引发我们热议,但没人会因此拒绝工业化吧?
技术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使人类更全能,更“接近神”本就是发展的正常现象。
我也理解嘉宾想说的观点,我们过的好不好个人觉得这是存在于大脑中观念,三观等等这些的营造,而不应该和技术混为一谈。
但是吧,如果有一天,技术可以改变大脑构造,让人根本不会产生“恶”,那才值得讨论,生活是好还是不好,也似乎有趣。
暴躁玛丽:我想嘉宾在后部分指向的更是一种技术对人的物化、异化,技术本是一种工具,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的主体性被消解了,人与人的关系更指向一种物品、商品关系,也是最后嘉宾指出的“理性的铁牢”。可以参考一下马克思的拜物教、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理论、对现代化的反思。
早投啦:技术进步过快 伦理道德缺好似停滞甚至后退 导致人感觉越来越虚无 以上我的想法 讨论一下
3条回复
苏世0-0
苏世0-0
2022.4.04
话题及讨论非常有启发性
kang糖少女
kang糖少女
2021.12.29
27:48 27:20 不要把自己活成简历,不要把自己活成培养方案。关注自己身边那些真真切切的人,有血有肉的人。
真正的道德高尚是在某些具体的生活里面
朴尘
朴尘
2023.12.30
17:48 是的,我非常同意,孔子那个时代就提出了“教化”而不是“教育”,讲“风化”讲一个风气所以有了《诗三百》。也否定了季家提出的“何以使民服”,你不能让大家去顺服,这不符合人性。再者“君子怀刑”,门锁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而且还极容易出现“刀笔之吏”,古代就有“诉棍”了,随随便便用改一个字逃避惩罚的。推荐大家去看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和我们以前课本上学的完全不同,今天我们都抛弃了。
HD813985z:是的,论语别裁值得反复多次阅读。
BrightLin
BrightLin
2021.12.21
本期可以搭配人文通识一百讲中的《规训与失范》那一讲食用。
小狗_OwO
小狗_OwO
2021.12.20
!来了
澄屿
澄屿
2022.3.13
人成为了技术的孩子,若无觉醒,将沉沦为巨婴
cccold
cccold
2021.12.29
22:43 心灵的唤醒,才是。技术,nothing.
JeyJ
JeyJ
2021.12.22
24:11 如此技术,終被淘汰。
摄影,烹饪,这种本就有时代性的例子,嘉宾拿出来举例?
枪炮出来的时候,舞刀弄剑技术不行了,值得难过吗?
核动力大步向前了,还得去坚守火力发电?
嘉宾好歹举出一个直击人心的例子呀,恕我直言,嘉宾举不出,因为真正的,立于人类生存的技术是不会被淘汰的,譬如语言,譬如艺术,被淘汰的本就不足惜,本就可以替代。
这一期给我很大启发。
全景敞视监狱这个主题引出“在社会中,大部分人的表现动机都是害怕惩罚”这个观点。想想确实如此,小初时如果老师不在就抄答案是因为偷懒不会被惩罚,高中时即使老师不在也不抄答案的原因是害怕“万一没学到这个知识会导致高考丢分”这个惩罚。
这个社会仅用“惩罚”来规训行为,而不打算培养众人真正的道德感。我想这是无奈的,用法律这个统治工具划出下限来建立社会公序良俗,维护社会治安是较高效的也较保守的手段。人有善恶两面,当人们都在极力表现善时,恶又被排挤到哪去了?网络环境恶劣由于匿名和陌生给了我们释放恶意的空间。除开网络上的宣泄,现实中也有更隐蔽的恶意抒发,比如孤立排挤、小团体内部造谣污蔑、恶性竞争等等,嘴两句便觉得酣畅淋漓,多掌握些别人不知道的信息便觉得优越至极。
人们害怕的不是技术,而是会技术的人。正是因为大家知道人心不可测,才显得过于防备和敏感。人们害怕社死,也是因为知道高度紧张的同类并不会给予自己宽容,而是看乐子或者口诛笔伐。口水可以把人淹死,作为社会性动物,如何能不在意他人目光呢?
最后说人不要活成简历,要建立非工具性的关系。让我想起《心理测量者》,这个故事搭建的社会运作体系就建立在一个机械人脑中枢的基础上。系统判定一个人的心理测量值,犯罪系数,才能和职业规划。每个人都依照这些参数行事,这便是活得只剩下行为,而失去内核。人类和一般动物的区别正是在于创造和思考。当行为至上,每个人都能用参数来概括那一天来临,社会将该有多麻木和无趣…
大观天下志
:
谢谢分享!(顺便说,《心理测量者》的西比拉系统真的是在敲响警钟,如果有机会,我们也会聊聊这个系列
王哈罗
王哈罗
2021.12.21
惩罚是一种偷懒机制
雷冲冲
雷冲冲
2022.6.28
24:54 警惕“停在表面”和量化数据的规约,呼唤主体性的回归
13:25 内心的驱动力
flowball
flowball
2023.7.11
让“坏人”也按规则办事不是件好事吗?让所有人都变“好”,不是泯灭人性吗?
HD192766w
HD192766w
2023.1.05
27:27 可是能够定义我的人不正是在监视我吗,为什么远处的监视就是监视,近处的监视就不是监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