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 与蓝江老师漫谈|主体与结构:哲学在游戏交互中生根发芽灯下漫谈

EP2 与蓝江老师漫谈|主体与结构:哲学在游戏交互中生根发芽

86分钟 ·
播放数1903
·
评论数13

生活是一款游戏吗?如果是的话,它是角色扮演类,还是策略战棋类,抑或是体育竞技类?(至少绝不可能是第一人称射击类)但当我们思考游戏自身的定义,或者其之于我们存在的意义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作为主体的存在又与游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无时无刻也面临着规则、选择、失败、挑战、要完成的主线与支线、要寻找隐藏的彩蛋,甚至要忍受与NPC冗长而无意义的对话。

游戏研究,或是对游戏本身的哲学思辨,正是在思考着“我们何以游戏”、“我们游戏为何”等问题。而相较于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类似部分,游戏研究更聚焦于在现实世界之外,游戏向我们“敞开了什么”:它是否重构了现实的某些不可能存在的规律?是否重构了我们现实的认知经验?又是否真正地介入了我们的生活?本次播客我们邀请到了南京大学哲学系的蓝江教授,一起讨论游戏中的虚拟主体和现实中真实玩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结,并共同探索游戏世界中等待我们去发现的无限潜能。

也许,人生真的是一场美好而难忘的游戏,而我们在游戏中则恰恰在找寻着那些我们曾错失的、企盼的,以及没有机会获得的一切。

本期主播

李逸帆,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在读

林鑫,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读

本期嘉宾

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欧陆激进左翼思想。出版有《忠于事件本身:巴迪欧哲学思想导论》《阿甘本五讲》等著作,《存在与事件》、《小万神殿》、《语言的圣礼》、《敞开:人与动物》,《历史的形象》、《美学及其不满》、《审美无意识》等译作。

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

01:27 我们在玩什么:Paradox、刺客信条、和放置类游戏

06:35 影像、身体经验与虚拟结构:游戏研究的哲学基点

14:40 退场的设计者与主导的玩家群体:虚拟的“主体性”

18:43 “这不是我的主体”:在游戏中构建现实关系

23:48 在现实向虚拟的过渡中,人际关系如何变动?

28:24 “赛博规训”的现实与“逃逸”的可能性

35:24 创造“不可能”的开放世界游戏与思辨实在论

38:26 游戏中“物”的使用与创造

44:47 游戏中的逻辑与结构性:主体经验的“生成”

56:20 游戏如何引导、重构我们的认知经验

65:21 现实的角色化及其边界

70:12 作为“收编”方式、转移工具、行动者网络的游戏

76:10 游戏时代的生存哲学

相关推介阅读论著(仅供参考)

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

戴维·谢弗:《游戏结束》

弗里德里希·基特勒:《实体之夜:弗里德里希·基特勒论文选辑》

甘丹·梅亚苏:《有限性之后》

格拉汉姆·哈曼:《迈向思辨实在论》

格拉汉姆·哈曼:《铃与哨:更思辨的实在论》

何威、刘梦霏:《游戏研究读本》

吉奥乔·阿甘本:《神圣人》

吉奥乔·阿甘本:《渎神》

吉奥乔·阿甘本:《来临中的共同体》

吉尔·德勒兹:《时间-影像》

吉尔·德勒兹:《运动-影像》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数字劳动与马克思》

蓝江:《数码身体、拟-生命与游戏生态学——游戏中的玩家-角色辩证法》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瓦尔特·本雅明:《启迪》

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

张未:《游戏的本性》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Second Date – Josh Fudge

片尾:Stay – The Hails

制作团队

节目剪辑|李逸帆 陈王彦

节目运营|林鑫

公众号运营|周嘉珺 卢李响 李逸帆

插图绘制|李淡宁

书目整理|李逸帆

关于灯下漫谈

顾名思义,感谢收听。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灯下漫谈”。我们的节目已于小宇宙(节目ID:灯下漫谈)、苹果播客(可通过RSS码:www.ximalaya.com导入订阅)、喜马拉雅(在播客分区搜索“灯下漫谈”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同步上线。

往期节目

我们也有播客啦|Ep0:Hello,这里是灯下漫谈!

与董晓老师漫谈|Ep1: “高烧”与“冰谷”:俄国文学在中国的AB面(附推介书目)

展开Show Notes
花椰子
花椰子
2022.2.04
来了来了!蓝江老师是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就是说!
林鑫
:
哈哈哈哈真不错
叶梓涛
叶梓涛
2022.3.31
哈哈哈蓝老师也是我论文指导老师!
Daytun
Daytun
2022.2.18
作为形容生活最常用(甚至被滥用)的隐喻,“游戏”似乎成为了某种现实反面的暗语——至少,它让我们能够透过一个虚拟的平面,欲求在现实中无法欲求的,挥霍不舍得挥霍的,创造没能力创造的。而任何能够填补我们某些“空缺”的存在或者概念,也都必然在某一时刻接受来自形而上学与存在的诘问。显然,从文字、图像、声波、动画、影像,再到游戏,我们把灵魂般的主体经验与行为的血液一点点地注入数字“弗兰肯斯坦”,又不断惊呼于它的伟力、惊恐于它造成的破坏与自身带着崇高性的潜能——思考游戏对于我们境况的意义,或许不仅能够让我们对于“物”、“互动”、“共同体”、“域限”等理解世界的关键概念有着更清晰的理解,更重要的在于,在无数玩家、制作者、游戏自身的互动、创造、崩溃中,我们总能嗅出其与现实之间关联的逻辑锁线,并将赛博的可能性转译为现实的行为。

游戏是一种方法论吗?当然没错。但它也可以是太多——文本、认知框架、心理状态、行为逻辑、游牧、逃逸、联结,甚至无意义本身。Plug in and start imagninng, then.
来哭
来哭
2023.5.05
56:56 有谁听清蓝江老师在这里说了什么吗…“游戏是个……”
小富贵有文化:玩物丧志
王玉萌
王玉萌
2022.2.04
来了来了,虎年快乐,好喜欢蓝江老师😄
林鑫
:
虎年快乐!多多转发支持我们的节目哦
王玉萌:转啦
3条回复
rahiti
rahiti
2023.11.16
这期蛮有意思的
谢谢,讲了很多角度,文字部分的介绍也很吸引人。就是听的过程中有点容易分心,节目这边我想一方面是语速语调(慢、清晰、避免太平),另一方面可能对谈过程中不时总结、文字部分列上提纲会更好,毕竟这是一款信息量比较大需要思考的播客。最后祝你们的节目越做越好。
秦旷
秦旷
2022.8.19
01:15:29 符号体系 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