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听起来永远属于你我之外。这个概念的模糊性不仅因为它看起来无所不包,更因为它缺乏确定的形状。然而,这个看似“混沌”的概念却贯穿了整个西方文学史——他者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星期五,是叶芝诗行中的茵纳斯福利岛,也是行走于喀布尔街道上裹着头巾的陌生人。
新千年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逐渐迈入深层融合阶段。而与之相伴的不只是文化多元主义的欢呼——在“全球村”的愿景下,更多的是边缘民族、群体被压抑的声音。而在九月十一日撞向世贸中心双子塔的飞机,也将世界大同的乌托邦理想彻底击碎。二十年来,我们在现代性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在痛苦地寻找着在身份的海洋中丢失的自我。在这个充满迷茫、压抑、无名怨怒的时刻,文学可以做些什么?本期播客就将对此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但汉松老师展开讨论。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对谈中,我们从9·11文学对他者的书写出发,去探寻文学对呈现复杂世界的独特作用以及需要应对的挑战。当生命在压迫性社会结构中变得脆弱不安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修通创伤、尝试共情、尽自己所能理解周遭世界的复杂性。而正是当代文学对他者的重视,也使得一种新的文学伦理学浮出水面,促使文本与读者相互映照,要求读者将自身的生命体验代入文学阅读之中。由此出发,我们进一步将话题延展到当下文学存在的意义——文学是否是“无用之用”?它又为我们当下的存在主义危机提供了何种答案?
本期主播
李逸帆,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在读
徐傲群,南京大学文学院在读
本期嘉宾
但汉松,英美文学博士,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新浪微博@洛之秋
主要学术兴趣为现当代美国文学及批评理论,出版有《以读攻读》及英文专著一部,有二十余篇论文刊于国内核心刊物。业余从事文学翻译,译有托马斯•品钦的《性本恶》和《慢慢学》,桑顿•怀尔德的《我们的小镇》和《圣路易斯雷大桥》,朱利安•巴恩斯的《福楼拜的鹦鹉》等。
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
01:57 为什么他者概念在文学中那么重要?
02:32 文学阅读的本质便是去遭遇他者
05:40 元话语与中介:西方语境中“无法言说”的他者
10:29 “无名怨怒”:文化多元主义的失效与溃败
16:19 询唤自我身份的他者与危险的共情
22:45 作为极限事件的奥斯维辛与作为常态化暴力结构的911
36:54 悲悼文化被掏空的内核
42:47 文本与读者在创造事件的多重维度中抵御主流叙事
44:28 新文学伦理的可能性:依附、联结,与普通读者
55:40 回到阅读本身与文学的合法性
62:34 回到读者,回到语境,回到细读
67:24 学术工业对文学研究的束缚
71:20 文学的功用绝非一种例外论:文学激发了一种对复杂性的渴求
70:35 文学在循规蹈矩的世界中是一只“恼人的苍蝇”
84:29 在用文字表征世界的过程中反抗收编
88:33 逐渐模糊的虚构-非虚构分野
94:48 作为“物自体”的他者与文学所见证的现实碎片
101:15 西方文学中影影绰绰的他者轮廓
相关推介阅读书目
但汉松 - 《以读攻读》
何成洲、但汉松 - 《文学的事件》
赫西 - 《广岛》
吉奥乔·阿甘本 - 《例外状态》
吉奥乔·阿甘本 - 《神圣人》
卡佛 - 《大教堂》
卡夫卡 - 《城堡》《审判》
凯尔泰斯·伊姆雷 - 《无命运的人生》
科伦·麦凯恩 -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
玛格丽特·杜拉斯 - 《广岛之恋》 普里莫·莱维 - 《这是不是个人》
米切尔·祖科夫 - 《坠落与重生》
莫欣·哈米德 -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普里莫·莱维 - 《若非此时,何时?》
普里莫·莱维 - 《再度觉醒》
齐泽克 - 《事件》
乔纳森·萨福兰·弗尔 - 《特别响,非常近》
瑞塔·菲尔茨基 - 《文学之用》
萨义德 - 《东方学》
苏珊·桑塔格 - 《关于他人的痛苦》
唐·德里罗 - 《坠落的人》
王嘉军 - 《存在、异在与他者》
西利斯·米勒 - 《共同体的焚毁》
伊恩·麦克尤恩 - 《星期六》
伊曼纽尔·列维纳斯 - 《时间与他者》
Emily Dickinson - 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Gene Ray - Terror and the Sublime in Art and Critical Theory
Giorgio Agamben - Remnants of Auschwitz
Lauren Berlant - Cruel Optimism
Pankaj Mishra - Age of Anger: A History of the Present
Rita Felski - Hooked
Terry Eagleton - Holy Terror
Toril Moi – Sexual / Textual Politics :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Shawn Mendes - Understand
Jackson Greenberg - Explained
制作团队
节目剪辑|李逸帆
节目运营|林鑫
公众号运营|周嘉珺 卢李响 彭琳茹
插图绘制|李淡宁
书目整理|李逸帆
关于灯下漫谈
顾名思义,感谢收听。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灯下漫谈”。我们的节目已于小宇宙(节目ID:灯下漫谈)、苹果播客(可通过RSS码:www.ximalaya.com导入订阅)、喜马拉雅(在播客分区搜索“灯下漫谈”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同步上线。
往期节目
与董晓老师漫谈|Ep1 “高烧”与“冰谷”:俄国文学在中国的AB面
可能化用一下马克思·韦伯著名的标题“学术作为志业”,那么不管阅读他者,抑或是阅读文学,也可以成为终身的志业——更重要的,这是一项终身、不断失败的志业。但我们在失败中所得到的,是个体与现实、与他者间永远无法弥合的距离,是无形的他者“影影绰绰的轮廓”:这种距离与轮廓随着我们目光的锐利而逐渐清晰,直到实现某种无言的默契。好像自己原来随手卸下来的一段话描述了这种感受:
“我们在不断的阅读中抵达某个幻想的角落,而我们也在不断的叙述中把某个地方异质性的碎片放入文字的图景中。这种碎片就像包法利夫人的帽子——它无法在现实中存在,但它描述了某种只属于那种特定情境的感官体验——这种体验永远是共通的、能够在阅读中被心有灵犀地通约的——它把某个空间中的瞬间凝固,在读者的记忆中重新融化,汇入记忆的湍流。”
记得在大一的文学通论课,乔伊斯的《死者》是永远跳不过的重点(就像之后福克纳的《烧马棚》、亨利·詹姆斯的《丛林猛兽》与李沧东的《燃烧》一样,总会在自己的记忆中烫下印记)。里面的最后一段,
“Yes, the newspapers were right: snow was general all over Ireland. It was falling on every part of the dark central plain, on the treeless hills, falling softly upon the Bog of Allen and, farther westward, softly falling into the dark mutinous Shannon waves. It was falling, too, upon every part of the lonely churchyard on the hill where Michael Furey lay buried. It lay thickly drifted on the crooked crosses and headstones, on the spears of the little gate, on the barren thorns. His soul swooned slowly as he heard the snow falling faintly through the universe and faintly falling, like the descent of their last end, upon all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我很确信,四年前的自己一定没有读懂雪的意象;当然,现在我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在之后的任何时刻完全读懂。但就在写下这段有关“文学与他者”的介绍时,”falling faintly”和”faintly falling”的爱尔兰之雪或许也发出了某种跨越时空的感召——当Gabriel真正面对并接受了自己内心的死亡,这便直接意味着一种新生的开始:而他的生命则会像雪,像这一对前后颠转的词语,实现某种诗意的颠转。他重生的生命将褪去一切骄傲与幻想,融入宇宙的洪流之中,再幻化成雪,温柔而轻盈的回归洁白、荒芜、生机勃勃、一片死寂的世界——雪或许是春天的前奏。而当我们逐渐从文学中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意识到自己与他者无法抹除的距离时,那份距离变成了联结我们最紧密的所在——或许,文学也可能让我们成为某种乔伊斯意义上的雪。
这个解释过于私人,也过于出自我的主观,但对于文学的读解,或许只有在真诚的(也幼稚的)信任中才能发生——前两天补完了《我的天才女友》的第二季,便摘出最后那句话,再融进我自己的声音,分享一下,
不管是文字们还是生活,“不要浏览它,阅读它(non lo sfogli, lo leg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