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是信睿电台“游移不定”栏目的第二期节目。
近日,又有数位华人教授因遭美国司法部调查而被停职,成为大国竞争时代个人命运陡峭波折的新注脚。虽然 “中国行动计划” 在字面上已经结束,但美国政府对华裔科学家的怀疑、提防乃至司法迫害从未停止。回顾华人知识分子在美留学、工作的百年历史,其中更是不乏波折起伏。
回国,还是留下?从为国效力的家国之思,到教育消费化时代对“投资-回报率”的理性估计,留美知识群体的个人境遇与人生抉择,往往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深刻纠缠。本期节目,我们回顾了中国赴美留学的百年历史,并试图透过帝国建构、种族资本主义、知识劳工等分析框架,为理解美国对华人知识分子在“利用”与“怀疑”之间的反复横跳提供历史线索。
——栏目主理人——
游天龙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副教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法律社会学博士和职业法律博士,研究领域包括全球人口流动、华人华侨、移民史等。
——本期嘉宾——
任慈 厦门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张琳 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传媒系助理教授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5:18 钱学森的留学与回国经历
8:44 麦卡锡时代的华人科学家
12:44中国留学生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人?
18:14 清政府为何选择派幼童留美?
24:34 蒲蛰龙:一代留美归国人才缩影
32:12 “李文和案”:短暂蜜月期后的急转直下
37:17 新世纪科技企业的崛起增加了对知识劳工的需求
37:57 教育“消费化”后,中国留学生群体被二次“经济工具化”
45:42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针对华人科学家的“中国行动计划”
55:46 人才回流:期待更为平等的全球化
——本期节目提到的关键人物、作品与概念——
- Iyko Day:加拿大学者
- 《蚕丝:钱学森传》:[美]张纯如 著,中信出版社
- 麦卡锡主义:1950年至1954年间肇因于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美国国内反共、极右的典型代表,它恶意诽谤、肆意迫害疑似共产党和民主进步人士,乃至一切有不同政见的人
- 蒲安臣:美国律师、政治家和外交家,美国对华合作政策的代表人物。他是唯一一位既担任过美国驻华公使,又担任中国使节的美国人
- Sigrid Schmalzer (舒喜乐):美国麻省大学历史系教授,对中国1949年以来的科学史深有研究。她的文章《又红又专、土洋结合——从蒲蛰龙生物害虫防治的科研活动看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 科学 ”观》刊登于《中国科技史杂志》
- 蒲蛰龙:出生于云南,昆虫学家,中国害虫生物防治奠基人
- Reserve army of labor:劳动后备军,又称“产业后备军”,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通过不断生产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后备军”完成资本积累。第三世界的饥饿群众、工业化国家输入随后又逐出 “外籍工人”,都被认为是这一现象的表现
- 口袋罪:我国刑法学界对于某些构成要件行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的罪名的俗称
——关于信睿电台——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人:周发发
后期:树野
配乐:王儒西
运营:刘美兰
出品人:吴了了
感谢收听信睿电台,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信睿周报”
联络邮箱:thethinker@citicp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