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期间,有人找过来问我们一个问题。“我家条件也不比谷爱凌家差,能不能给个建议,让孩子练滑冰还是滑雪,哪个将来更有市场?”
震惊、羡慕、也感到遗憾(手动狗头)......我给不出明确答案,但关于如何培养出一个运动员,确实值得聊聊。
在中国教育观念里,既“唯有读书高”,又有“穷文富武”的说法。这两种相反的追求,也正好反映出不同阶段中国人看待运动员的差异。过去,竞技体校是贫困地区青少年最“理想”的去处之一;在我们对竞技成绩恨铁不成钢的时候,“搞青训”则几乎是一致的口号,但是传说中的青训到底在哪?
后来,随着谷爱凌们的出现,人们渐渐发现有的人真的可以边读书边比赛,而在学校体育之外,又有不少中产阶级家长砸着钱把孩子送到国内的培养体系之外,造就了一批新生代运动员。
这期节目,我们深入讨论了如今在国内培养运动员的4种路径,以及在个体之上,体教融合如何作为一个体系更好地运转。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
刘易非,体育商业记者,关注媒介、营销、小众运动
黎双富,懒熊体育联合创始人、前驻美NBA记者
时间轴:
01:58 竞技体校:存在感减弱,但还有竞争力
05:51 职业俱乐部青训:优胜劣汰,也纠纷不断
10:44 学校体育:体教融合的试验场
13:55 国内篮球已经有学校通道了
20:21 个人市场化培养:不同运动分别要花多少钱?
23:28 运动员保障:退役后除了当教练能干什么?
26:39 竞技还是教育?效率和基础的重新审视
延展资料:
体育教育正当时,但也不能忘记体育教育公平这件事 | 懒熊圆桌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liuyifei@lanxiongspor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