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问题是:
最近半年我开始关注国内的现状,从女性地位、到LGBTQ+、农村的老年人、司法正义、抑郁症,到儿童心理健康等等,会在社交平台浏览大家的言论,在国内外的网站搜索调查数据、分析报告和学术文章。了解得越多越悲观,忧愁大家该何去何从。看着现在的舆论走向,回想起自己在国内的经历(做女性公益和干预农村儿童心理状况的经历),越发感到无力和无奈。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同理心,但忍不住会想,我的烦恼是来源于对社会的悲观和对他人的同情吗?如果我不听不看不思考,当作一切负面现象不存在,我的烦恼是否会减少?
------问题结束的分割线------
我们现在用“高血压”来形容我们看到一些网络舆论的感受,为什么会有人这样想?不管是进步价值观的问题,或是别的,我们的理解,会影响我们会怎么做。
今天的内容包括:
1 我最近关于上海问题的一个困惑
2 是什么在压抑同情——公正算计
3 为何会有公正算计?
5 互联网的算计,同情心成为资源
6 再分配的强烈冲动
7 问题的引导,公正的基础: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
[ 欢迎在Patreon和爱发电支持翻转电台 ]
如果你过去有在Patreon支持其他项目的经验,优先推荐使用Patreon,因为其有按月订阅的制度:
如果你从来没有在Patreon支持其他项目的经验,可以在爱发电: afdian.net
感谢大家对翻转电台的支持。
如果你要提问请将问题邮件发到 ask@flipradio.club 非常感谢提问!
“有比公正(fair)更重要的问题,公正是有前提和基础的”
“舆论是工具而不是结果”
“解释不是解决”
“程序正义很重要”
的确,有些看法的提出者可能不是蠢不是坏,而是用“公正”压抑了自己的同情心。对公正极其(过分)强烈的诉求,再往前/向内推一步,或许是某种嫉妒吧。想起索维尔的那句话,“嫉妒一直是七宗罪之一,直到它假借一个新名字:社会正义,就摇身一变成了最受尊崇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