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张鹏
张鹏(极客公园创始人及总裁,播客:今夜科技谈)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乱翻书×今夜科技谈
【时间线】
02:50 什么时候开始用朋友圈的?
03:43 为什么朋友圈 10 年来几乎没有变化,是因为不变才能保持这种的生命力吗?
08:06 为什么要做「朋友圈」?
10:36 朋友圈和 QQ 空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7:30 「朋友圈」是怎样一步步做出来的?
23:02 为什么朋友圈不做「智能排序」?
28:01 朋友圈的 timeline 与 Facebook、Twitter 的区别
29:27 为什么最早只有「照片」这一个选项?
34:25 为什么朋友圈的图片尺寸,看起来都比较小,而不是占满屏幕?
39:45 跟视频相比,图片更有利于社交的联结吗?
42:52 朋友的数量多少,会影响朋友圈的体验吗?
49:51 朋友圈的转发本质上是一种表达还是一种分发?
55:11 朋友圈的活跃,与天气相关
57:09 作为私域的朋友圈,还需要运营团队吗?
60:01 朋友圈为什么没有开始做滤镜?
63:33 朋友圈为什么不加一个「直播功能」?
66:23 仅三天可见,是不是会减少发布的心理压力?
71:58 「还是应该多发图片,看到那些过往的朋友圈,一瞬间能唤醒很多东西」
81:31 「一个 SNS 能够活 10 年,非常罕见了!」
【相关推荐】
1、本栏目的第6期:连麦张小龙:聊微信8.0和产品经理如何成长
2、2019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演讲全程回顾,总结微信8年
【开场&结尾音乐】
Leonard Cohen - In My Secret Life(微信7.0启动页的背景音乐)
【相关图片】
图:朋友圈发展史(提示:把手机横过来看)2012-04-09(微信4.0)~2018-04-12(微信6.6.6)
图:微信各平台版本的发布日期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
本期编辑:怀杭
十年没变 - 本意是展示自己的生活、推广人设的地方,而不是阅读的地方,通过转发文章代表自己的意见
朋友构成了你的世界 - 朋友圈是朋友的运维机制
大机制的顶层设计是一定的,可以在之后做细微改变
qq邮箱是朋友圈的前身,没有在社交和媒体之间互相摇摆
qq空间信息的结构,qq空间类似去家里串门,没有考虑到关系链的关系,陌生人没有很好的隔绝
朋友圈是一个广场,看完所有人的社交,参与其他人的讨论,让大家产生交际,但是朋友之间的交际、朋友的朋友之间的联系具有界限。
十年间中国互联网的变化:最开始是门户网站,相当于杂志版面,由编辑决定排版;后来是时间流,智能化
为什么不做智能排序?
使用人数少、广告位少、损伤社交需求和用户体验
为什么目标不是增加用户黏性?
1.朋友不多,容易信息流断流
2.朋友圈是社交属性,内容排序是消费效率,让普通人的分享平等
3.朋友比内容重要,见图如见面
4.掌控感和方向感更强
5.图片是每个人都能发的,而文案创作很难
图片尺寸过小、不是全屏?
1.浏览效率,比较快的时间浏览一遍,之后再决定参与讨论,并非内容本身,表达门槛低
2.命中率不高
3.朋友圈极端在意头像和名字,在意人跟人的互动;而短视频平台极端在意内容,做人与内容的匹配
朋友的人数对于朋友圈的影响?
1.人加多了减少发朋友圈的意愿,人是具有场景的,有随意分享的压力。
2.社交压力会天然在朋友圈内积累,带来朋友圈行为的改变,朋友人数多会有社交压力
状态是主动的发现:轻量级的半开放状态的自言自语
信息量较少,属于朋友圈的反面,处于社交的早期阶段
表达-被触发,用文章代表认同,更低成本的介质,促进了更多表达,更多表达促进了社交时间的发生和契机的发生
微信运营 - 维护安全、截断外链
没有做滤镜 - 真实、不如第三方专业、无默认应用、做信息的聚集和流通、正向促进生长,不是内容增长的工具
3天可见 - 缓解用户发布和表达的压力
张小龙风格
用简洁的方式,发一个新协议出来,用户之间的连接
一个功能不能兼容太多目标,集体的妥协
计算平台发生变化后微信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动摇
朋友圈周记、日记、穿越到历史的每一天,留存
微信希望当每个人最好的朋友,虽然是工具但是是最好的工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