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趁虚而读」,这是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每期节目前,三个主播会读同一个短篇小说,在节目中跟大家聊聊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一起聊了聊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饥饿艺术家》讲了一个以表演长时间不吃饭为生的人,在观众对于这种表演逐渐不感兴趣之际,孤独地饿死在笼子里的故事。在饥饿表演之中,在看客的误解和遗忘之中,饥饿艺术家似乎慢慢从“人”异化成了“非人”。作为社会人的我们是否也处于相似的处境?推荐大家先阅读小说,再来听节目。
我们目前正在尝试在微信公众号中登出播客讨论的文字版。欢迎大家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内容提要
- 01:50 故事开始于饥饿艺术家的表演很受欢迎的时期。当时,笼子外面的观众和看守人员是怎么看待在笼子里表演的饥饿艺术家的?
- 05:40 不管饥饿艺术家愿不愿意,他的饥饿表演在第40天时就会终止,伴随一场“闭幕式”。在这个“闭幕式”上发生了什么?演出经理对待饥饿艺术家的方式,仿佛在驯兽……
- 09:45 我们把目光转向饥饿艺术家的内心。艺术家究竟是怎么被旁人误解的?面对这种误解,他自己是怎么想的?
- 12:50 大众对饥饿艺术家的这种误解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因为演出经理在贩卖虚弱吗?是因为大众缺乏耐心,只想见到饥饿艺术家的屈服吗?
- 16:15 一起聊一下小说的后半段:在饥饿艺术家的表演不再受欢迎之后,他去了马戏团,处境产生了什么变化?在小说的结尾,缺乏生命力的饥饿艺术家被充满生命力的小豹子所取代,但这种新的生机却让读者觉得更加苦涩。
- 22:20 饥饿艺术家的痛苦来源于大众的突然遗忘:没有观众似乎比被观众误解更让他感到痛苦。为什么人们对饥饿表演不再感兴趣了?或许我们可以结合小说的时代进行一些猜想……
- 29:30 饥饿艺术家如此地关心自己的饥饿表演事业,结果不仅观众不把他当人看,他自己也似乎逐渐不把自己当人看了。我们是否与饥饿艺术家的处境一样,在与社会的交互中逐渐变成了某种满足社会期待的“工具”?
- 32:30 饥饿表演有慢性自杀的性质。它既是对生命的消耗,更是对人性的消耗。为什么卡夫卡要选择让艺术家从事“挨饿”这种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怎么结合卡夫卡的别的作品,理解这篇小说里描写的“饥饿”?
- 39:05 《饥饿艺术家》中描写的艺术遭受的困境,让主播们想起之前一起共读过的《王福脱险记》。艺术家究竟应该如何处理跟现实的关系?
参考资料
下期预告
下次节目,我们将共同阅读美国作家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提前阅读这篇小说,预习一下哦~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Spotify、Apple播客或任意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趁虚而读」,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最后,您还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