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中大曾有一门开设十年的公共通识课程叫做《公民社会与公益慈善》,在华师则有一门《公益与社会变迁》,它们都已经成为历史。2014年,大一的境桐和蔚儿鹅曾分别担任这两门课的协作者,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回忆了曾经的课堂以及那时的学习经验,可以归纳为几个问题:公民课是如何进行的?我们是如何学习的?透过公民课,我们如何理解大学教育的价值?
【本期摘要】
01:30 为什么要谈论“大学教育/课堂”这个话题
03:16 被境桐反问:为什么是请我来?
07:20 境桐成为中大公民课督导的缘起
12:40 结合“服务学习”方法的课程设置
20:00 另一所学校的公民通识课
23:28 中大与华师公民课异同
27:07 意料之外的课程督导收获
36:07 大一的我不被抱以期待?其实是被充分相信
39:45 被叫停是一种社会缩影
46:55 当教师赋权遭遇学生举报
55:32 当工人站在讲台上
1:00:00 工人的话语是文明的警醒
1:07:40 大学教育价值何在?
1:10:50 大学学习方式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
1:14:40 问境桐:这堂课、这段教育经验对你有什么意义?
1:18:50 向曾经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空的老师致谢
1:22:00 “公民课是激励一代人的东西”
说明
39:45开始,有一段关于可能影响中大公民课落幕事件的叙述因为不能过审的原因被剪辑,如您对此感兴趣,请写信至iamwhere0904@qq.com索取完整音频。
【当值主播】
蔚儿鹅,2014年华师公益课协作者
【嘉宾】
境桐,2014年中大公民课文化保育组督导,遗产保护工作者
【社交互动】
来信请寄:iamwhere0904@qq.com
微信公众号请关注:欢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