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新消费背后的真趋势

74. 新消费背后的真趋势

85分钟 ·
播放数107903
·
评论数125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回顾新消费浪潮的发展历程,从行业和流量的视角探讨新消费从边缘到疯狂再到沉寂背后的真正趋势。曾经踩中风口冲上百亿美金市值后又跌到谷底的逸仙电商究竟经历了什么?哪个群体吃到了最多的新消费红利?在未来能够成功的消费品公司需要具备哪些技能?通过内容获取流量有什么路径和局限?中国电商的最后一波流量红利会花落谁家?

关注我们

微信搜索「疯投圈」公众号或扫描公众号二维码,您可以加入《疯投圈》会员群组,获得专属私密分享及线下活动通知;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直接收听节目、分享给微信好友。意见反馈和商务合作等请致信 hi@crazy.capital

订阅疯投圈文字精选 crazy.zhubai.love

相关链接

展开Show Notes
pilisigrid
pilisigrid
2023.2.22
大家都知道做内容非常重要,但是消费者现在会去什么平台上去获得品牌的内容呢?作为现在聚集最多流量的平台,不妨可以看一下抖音品牌榜top10,无论哪个细分类目都可以。看看这些所谓的头部品牌在自己的抖音官方账号上沉淀了什么样的内容。自己一个不成熟的观察:带货/促销占八成,品牌内容绝对不超过两成。
局部最优解不一定是整体最优解
完美日记有内部自有红人挖掘运营团队,速度快于4A公司
品牌抢主播坑位是零和博弈,主播筛选品牌是正和博弈,最稀缺的生产要素赚到最大部分的收益
要注意在浪潮中的定位(注意服务类公司)
主播的作用是带货,对效果负责;广告的作用是品牌宣传,没有明确结果,受经济下行影响大
明星的流量相比主播虽然知名度高但是用户不精准,转化效率低且塌房风险大
现今流量的玩法不再是利用社会化资源投放别人而是品牌方有没有自己创造内容的能力
内容是非标品,这就意味着别人无法用性价比这一套标准品的打法把你打下来
内容可以降低首次购买的沟通成本,最好能以科学性内容为主减少叫卖内容
消费品不仅可以做知识性内容,还可以进行创始人IP化
微信视频号重视产品但是不够重视运营
Zodiac
Zodiac
2023.2.22
听投资人讲怎么做内容还挺魔幻的…
HomR:对。。
李临青
李临青
2023.2.23
废话太多了 一直在弯弯绕绕 如果有TRUE insight 不会这么聊天吧。。。
谢屹鹏:+1
清纯的蒸馏水:同感
最后一Part讨论下个红利是在视频号,我的想法有些不同,想发表一些个人浅见。一是视频号流量是内循环,虽然说可以和小程序、公众号、微信群搭配实现一些互补,但对从0到1的、初期没有足够流量基础的品牌来讲,怎么把用户盘进来、盘活来?真的很难。二是视频号是基于熟人或弱熟人传播,个性化推荐、标签算法都很弱,给用户推的的是身边人会看的、爱看的,和TA个人的兴趣不见得有多大关联(至少小红书给我推的东西有时会让我惊呼“你莫不是在监听我?!”,视频号给不了我这种感觉)。三是熟人社交想要维护的私密性和隐私感会限制流量的循环传播,你看“私密赞”的功能就知道了,不少用户是不愿意自己的冲浪行为在熟人圈里公开的。另外,前面也有朋友提到,视频号的质量很差这个点,部分认同吧~~想借这个机会问问大家平时在视频号里都爱看啥?为啥想在视频号里摄入信息呢?
Cherry_yhFd:投资人对内容平台运作方式理解还是缺少一些想象力,作为视频平台从业者补充一小点。以视频号拉创作者入驻这个细节为例,官方和外包运营都会有,通常为提升效率会对待引入的创作者进行分层,粉丝层级不高的更大可能给到外包+批量拉动,头部创作者肯定是官方运营去沟通甚至单点沟通,不会是三百元奖励这种拉胯的模板类话术。毕竟随着创作者规模越来越大,平台也要考虑人力投入效率。投资人对这个细节的理解让我感觉有失偏颇,虽然不是视频号的工作人员,我感觉投资人对新领域了解不够躬身入局,有的时候细节累积的蝴蝶效应,最终一些判断偏差会很大。
小静秋:我认同,不看好视频号商业化,或者现阶段不对品牌有益,是因为他的定位和流量分发逻辑导致的,再加上“私密性”的人性趋向,很多人想要分享的是伟光正的内容,利人设的内容。不过话说回来,创新也总是在一定的限制下发生的,其他内容平台的流量逻辑会导致马太效应,但是视频号的玩法被拆解清楚后,也可以导向内容方向的新创新。
3条回复
kkkkkkyyy
kkkkkkyyy
2023.2.22
为啥铺陈这么多??!!!能不能直接一点?!!
HD48377k
HD48377k
2023.3.15
15:25 小红书真好用,已经把它当作搜索引擎用
Rubbby
Rubbby
2023.2.26
1:16:39 不认可…视频号能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不只是流量问题,除了运营问题外,熟人社交模式还有很多隐性的人权隐私的问题,这在进步着的国人思想里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也可以反向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微信这种功能设计并不复杂的产品在我国会大火,在米国(显然也能够做出来这样的app,10年前的生活大爆炸就提到过这种设计)却没有这样垄断?这种流量至胜是可持续的合理商业模式吗?(一个互联网🐶的视角
shameful
shameful
2023.2.25
其实内容也是标品,好莱坞的所谓的“类型片”就是把内容标品努力后的结果,其实打动人的东西就是那么几种,而且在知道是套路的前提下依然有效,可以参考机核“Craig Mazin的编剧方法”这期节目。同理音乐也是一样,流行乐千篇一律的和弦走向。放在单个的创作者身上是非标的,但是一旦是放大到类型上就能做到标准化(在做出一个李佳琪不可能,但是找一百个人做美妆博主,全做到60%的李佳琪就有可能了)。但是这就变成了内容生产公司,如何能运用到消费品牌自己生产内容上还需要更多思考。
eurekacoco
eurekacoco
2023.2.21
不一定每个局部最优加起来就是整体最优解
丁小不:其实整体来说新消费犹如当年的互联网 快 狠 猛 。一旦这种通过大面积找kol 快速变现过后,感觉犹如鸦片一般。好像几乎没啥方法 可以破局。
commongoes
commongoes
2023.2.22
黄海老师在知乎系统的提出的三段论的差异化很厉害“成本优势/价格带空白 + 新技术 +新的场景/新的用户群”。可能黄海说完美日记讲的是基于价格流量的趋势下的一种途径,也算是一种定位理论的产物。这个流量趋势下其实黄海老师是投资人角度不是专业营销的,他没有阐述具体的营销模型理论,但是其实完美日记在营销段根据品类真的把推荐的营销模型ISMAS,社区的模型SICAS和ADMAS分别用在了抖音,小红书和B站上,当时是导入最快和最成功的。而且在新的流量崛起直播上面,模型更是集成了AIDMA,SICAS,ISMAS的多种形式混合体主播。后面黄海老师讲如果基于流量红利的情况下最后一波是视频号,突然让我想起一个券商研报,腾讯在中间内容层都受到了短视频的巨大影响,小说,音乐,长视频,资讯都被字节短视频给破坏了,那么它有最广的用户人群和最强的连接强度,一定会在短视频上后发追回平衡流量比例的,这可能就是大的下沉的机会,因为有支付的辅助。至于讲创始人ip还是产品效用和场景作用传播,其实看国外的品牌,消费类的因为有ESG加持和用户作用反馈到“博客”这个载体上是个搜的逻辑和关键词的逻辑,到了国内都承载到了公众号,知乎,小红书和b站,可能发表了更多不同的逻辑,社区和社交类的还可以有一点创始人做这个事情和产品的宣传逻辑,到了社交和社区其实是没必要的。
咪毛裤:请问是哪一份研报呀 想去详细看看 谢谢
ZiLun:这三个模型 都是第一次听 谢谢分享
9条回复
丁小不
丁小不
2023.2.21
说到真的是很一针见血,现在要求消费品自制内容,对产品结构扩品类 以及整个架构 都是左右摇摆
skysssl
skysssl
2023.2.24
44:42 明星像专卖店,有需求的人才会去买,主播像大型超市,能满足各类需求。
Domik
Domik
2023.2.24
33:55 大众根本不知道资本家是什么罢了 什么都不能骂,只能跟风骂骂资本家了
Koronos
Koronos
2023.2.22
1:15:53 视频号的质量太差了
Alance
Alance
2023.2.22
1:08:3850:41 中国的消费品公司要么是个投流手,要么是家广告公司,啥时候能出个做产品的公司
河林
河林
2023.2.25
33:57 大众不把李佳琪当资本家是因为知道他虽然有钱,但也只是超级打工人,不是企业老板,也不会用自己的资本去做有可能带来影响市场的财富积累。所以不会觉得他是资本家。
zjctsn:我觉得更多是因为他走打工人人设以及粉丝粉圈化明显 xhs只要卖他会有一群人来跟你吵哈哈哈
zjctsn:实际上他已经用他本身的资本在做一些资本家的行为了 比如双十一的时候控当地百货店的折扣价来保证他最低
3条回复
晴天下猪
晴天下猪
2023.2.22
主播还是把腾讯想的太好了,在其他平台邀请主播入住视频号的不是外包公司,可能都是单价150一天的廉价实习生。。。
Canaan5264
Canaan5264
2023.2.26
我们公司目前就在主攻视频号,因为我们领导就很相信下一个红利在视频号
HD610286g:确实 因为以前人们还是喜欢QQ看点的 但是现在微信比占要比QQ大 所以视频号也是一个未知红利
真好_keGX:我们领导也是主攻私域
TenaciousG
TenaciousG
2023.3.13
59:32 经营内容对品牌而言是另一种“长期主义”,这种可迁移的耐心对于小红书素人达人的建设与运营亦然。此类内容中观众对真实性不足的质疑是痛点,而解决方案是会到提升质量和有用性,这正是非标属性能够助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