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1 和芒果一起聊聊科幻作品:流浪地球、数字生命与太空民工Podcast 退相干

Vol.21 和芒果一起聊聊科幻作品:流浪地球、数字生命与太空民工

46分钟 ·
播放数333
·
评论数8
我们的船继续航行,到了地球黑夜的部分。在这里,阳光和地球发动机的光柱都照不到,在大西洋清凉的海风中,我们这些孩子第一次看到了星空。天啊,那是怎样的景象啊,美得让我们心醉。小星老师一手搂着我们,一手指着星空。看,孩子们,那就是半人马座,那就是比邻星,那就是我们的新家!说完她哭了起来,我们也都跟着哭了,周围的水手和船长,这些铁打的汉子也流下了眼泪。所有的人都用泪眼望着老师指的方向,星空在泪水中扭曲抖动,唯有那颗星星是不动的。它是黑夜大海狂浪中远方陆地的灯塔,是冰雪荒原中快要冻死的孤独旅人前方隐现的火光,是我们心中的太阳,是人类在未来一百代的苦海中唯一的希望和支撑……
在回家的航程中,我们看到了起航的第一个信号:夜空中出现了一颗巨大的彗星,那是月球。人类带不走月球,就在月球上也安装了行星发动机,把它推离地球轨道,以免在地球加速时相撞。月球上行星发动机产生的巨大彗尾使大海笼罩在一片蓝光之中,群星看不见了。月球移动产生的引力潮汐使大海巨浪滔天,我们改乘飞机向南半球的家飞去。
--《流浪地球》
根据她的理念,我设计了铬合金皮肤的精致褶层和金属骨架的复杂关节。我装配了每一个铰链,组装了每一颗齿轮,焊接了每一根电线,熔接了每一道缝隙,把每个驱动器都上好了润滑油。我将她拆开,又把她重新组装起来。
然而,看到一切都在正常运转,简直是个奇迹。在我眼前,她就像一件银色的折纸作品,不停折叠又展开。最后,一只美丽又致命的铬制狐狸展现在我眼前,像是从最古老的传说中走出来的一样。
她在公寓来回踱步,测试她造型优美的新形态,尝试她隐秘的新动作。她的四肢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光,而她的尾巴,由精致的银色电线制成,像蕾丝一般漂亮,在昏暗的公寓里留下一道亮光。
她转过身朝我走——不,是滑行过来,一个辉煌的猎手,一个古老的幻象复活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闻到了火焰与烟气、发动机油与抛光金属的味道,那是力量的味道。
“谢谢你。”她说着,在我伸出双臂搂住她的真实形态时靠了过来。她体内的蒸汽引擎让她冰冷的金属身体变得温暖,让人感觉暖和而充满活力。
“你能感觉到吗?”她问。
我颤抖起来。我明白她这句话的意思。旧日的法力归来了,但也发生了改变:不是皮毛和血肉,而是金属和火焰。
--《狩猎愉快》
自从费尔马定律取得突破,科学概念方面的讨论日益结出成果。不是说七肢桶物理的全部奥秘一下子便大白于天下,但进步确实是持续显著的。盖雷告诉我,与人类相比,七肢桶的物理公式真是上下颠倒。有些物理属性,人类用数学积分才能定义,七肢桶却认为是最基本的。盖雷举了一个例子,“作用量”,光听名字倒是简单,其实在物理学行话中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表示“动能与势能通过时间的结合”,不晓得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要用积分表达,而对它们,入门知识罢了。
另一方面,人类有些基本概念,如速度,七肢桶表述起来所运用的数学方法——盖雷声称——“怪异至极”。物理学家们终于证明:七肢桶数学与人类数学是相通的。二者虽然从方法上说正好相反,但都是对同一物理宇宙所作出的公式描述。
我试图理解物理学家们拿出的一些公式,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无法把握“作用量”之类物理概念的意义。因此,七肢桶将这些当作基本概念,这一发现具有什么重大意义,我实在无法真正领会。我只能从自己更熟悉的角度考虑这些发现:七肢桶居然认为用费尔马定律解释光的折射最简单,它们到底是如何看这个世界的?费尔马定律所涉及的最少与最多两个方面它们能够一眼便知,这种理解认识世界的手段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一生的故事》

2023年对于中国科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三体》电视剧,《三体》动画和《流浪地球2》。你有看过这些作品吗?有什么感受愿意和我们分享吗?

🌟本期嘉宾🌟

芒果:切芒果聊科幻主播(微信公众号:切芒果聊科幻)

⏳时间轴⏳

00:13 芒果与切芒果聊科幻

01:05 冯内古特,克拉克,阿西莫夫,卢基扬年科

02:32《科幻世界》,刘慈欣,韩松,小林泰三等

05:48《流浪地球》系列与《三体》

10:10 “流浪地球”的同义反复效果

11:47 《三体》电视剧如何完善并升华原著

16:37 《流浪地球》,幻想与浪漫

21:33  如何正确理解《流浪地球》的“回乡情结”

25:46  刘慈欣、二元对立与新闻稿式写作

28:06  花100百年时间狂欢还是保留人类文明

29:25 《流浪地球2》中黑人小哥说什么语言

31:14  如何看待数字生命

39:35  探索宇宙面临的道德困境

40:32 《黑镜》中被奴役的意识

43:35 星际航行与太空民工

【节目中提及的文学及影视作品】

  • 《五号屠宰场》,冯内古特
  • 《星星是冰冷的玩具》卢基扬年科
  • 《赡养人类》,刘慈欣
  • 《玩笑》,斯塔尔诺内
  • 《死亡间歇》,萨拉马戈
  • 《克拉拉与太阳》,石黑一雄
  • 《珊瑚岛上的死光》
  • 《黑镜—白色圣诞节》

《珊瑚岛上的死光》,导演:张鸿眉,1980

欢迎在微博、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Acast、QQ音乐等平台搜索并订阅【Podcast退相干】
商务合作/简历投递:podcastdecoherence@163.com
特别鸣谢锦鲤为音质调整做出的特别贡献
感谢参与本期节目录制的赵辉老师,由于技术问题无法呈现录音。赵辉老师为本期节目贡献良多,希望待未来技术进步,可以将录音内容呈现。
展开Show Notes
JACKIE启
JACKIE启
2023.3.04
在其他地方发个一个评论,关于刘慈欣的部分很适合这里。“各种“朋克”都可以归结为用浪漫幻想的壳包裹那个时代的焦虑。蒸汽朋克是对环境破坏和工人权益焦虑;柴油、晶体管、原子是人类对自毁倾向和道德困境的焦虑;生物朋克我觉得是对自我认同的焦虑;赛博朋克是对资本主义的焦虑。以此类推,我们中国其实也有自己的“朋克”,我姑且叫它“内卷朋克”,以刘慈欣为代表。特点是对资源不够用、发展不够快焦虑。总觉得有什么大家伙冲着自己来了,而自己还不够强,需要对自己狠一点、再卷点。”
Podcast退相干
:
非常非常有趣的角度!这样看来对人口持续增长、科技停滞不前和资源即将耗竭的焦虑的确是刘慈欣小说的主题。不过表面上更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卷朋克”如今也得到国际的普遍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世界人口、科技与资源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已经成为共识了。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有时甚至不需要太多过渡。欢迎JACKIE启多多发言,带给我们更多灵感⛽️
JACKIE启:太客气了,从你的播客我受益良多。
漫步星河
漫步星河
2023.3.09
读书时代,我接触到的科幻作家是PKD、厄休拉、阿西莫夫,道格拉斯……后面便关注到国内这块的王晋康、刘慈欣等。国内泛科幻受众看似很多,实际上其读者比例并不高。和身边朋友聊天时也打趣过:《三体》简直成了一些理工生的“时尚单品”。
而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三体》其实并没有特别打动我,用几大定理来阐释宇宙文明运行,其逻辑并不严谨。最核心的分歧,则是书中带有几分社达意味的“文明观”……
Podcast退相干
:
作为读者,我们都享有对文学作品自由阐释的平等权利。大家的知识结构、审美偏好和阅读经验不同,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是完完全全合理的。刘慈欣的作品有诸多不完美之处,这一点我们非常同意,也毫无为他辩护的动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作品,况且作品的真正完成也要依靠读者来实现,再说下去恐怕要跑题到接受美学了。不过如果说《三体》系列传达作者的社达观,我不是很赞同,赫胥黎珠玉在前,恐怕无人社达得过他。况且《三体》的结局不是我们(除了个别几位)都平等地接受二向铂审判了吗?
漫步星河:谢谢主持人的回复,那我也聊下其它想法。 赫胥黎泛化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思想,并将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错误地延用到人类社会、历史人文等领域。这是如今大众所承认、批评的核心。 然而,批评赫胥黎台面上的社达观念,并不等于要“宽容”刘慈欣文本下的社达观念。 黑暗森林法则直接将物种与文明挂钩,进而论述文明的终极定理,从歌者到地球人,都遵循这一定理的设定,实在让人叹气。不谈宇宙级或恒星级文明,单单回顾下我们人类自己的文明历史:战争杀戮、信仰冲突、合作交流……都饱含有序与无序因素,遑论其它。 不择手段地存活下去,这是地球物种的生物性需求,却不是每个文明的首要准则。(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可能存在生态环境、种族、形态、生命价值取向等根本性差异) 主持人,我想在看待黑暗森林法则等问题上,我们出现了根本性分歧。 “作品中人物的观点≠写作者本人认可的观点”,用这个基本的读书观念来看待《三体》,却出现了矛盾的局面:尽管人物态度不能完全代表作者态度,但是从书中各类角色的故事走向、小说语言表达以及大结局,读者能明显看出刘慈欣本人的情感偏好与价值观审判——对“宏观叙事”的迷恋、对“人类理性”的神话、对性别认知的狭隘。 堆砌让人眼花缭乱的科学概念,采用人类存亡的宏大叙事,加之献祭式的英雄悲歌……等等一套组合拳下来,很容易让普通读者骤然迷失在“科学理性、宇宙史诗、宏伟壮阔”的氛围里。然而,如果只是为了懂前沿物理与天文,何不直接看论文?“科幻小说”,并不是科学元素的独角戏,作为通俗的类型文学,它和其它类型小说一样,也需要平等地接受文学检验,因此普通读者对《三体》思想性与文笔的批评,并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而是对“科幻小说”根基的拷问:人,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大,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回答的,其TA的科幻作家也在写作与思考。人类中心、地球中心、去人类中心、去地球中心、泛灵论、无中心…… 而讽刺的是,在《三体》无神论的科幻文本中,作者却重新塑造了新的有神信仰——拜科学教,并用这种“科学信仰”来碾压其它的人类结晶。通过神话科学的作用,通过众多扁平标签化的角色对比,强行输出“圣公”与“圣母”隐喻背后的价值审判,通过性别分离与赋权来僵化人类共有的品质,这何尝不是社达观念的傲慢体现? 从《带上她的眼睛》《球形闪电》……再到《三体》《全频带阻塞干扰》《地球大炮》等,刘慈欣的科幻写作渐趋成熟。而获奖的《三体》,展现了他善于想象的优点,也暴露了让人扼腕的思想缺憾。 (PS:虽然并不喜欢《三体》,但我承认《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里程碑意义,也尊重并敬佩所有工作人员的付出与努力。)
00:36 很喜欢芒果深夜在此相遇
HD370547r:谢谢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