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波动109】孩子是谁的孩子,意义是什么意义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随机波动109】孩子是谁的孩子,意义是什么意义

96分钟 ·
播放数139069
·
评论数445

在作家马原的城堡里,在三月凌晨的街头上,我们都看见了那样一个小孩。ta被罩在父母织成的网中,ta的愿望被否定和拒绝,ta有许多委屈与悲伤,ta的面庞在无数陌生人眼前闪现然后消失不见。

在这两个与儿童相关的互联网热点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争论:拒绝为儿子治病的父亲错了吗?违法了吗?我们可以借由这件事情“审判”他吗?究竟该由谁来决定什么是“为孩子好”?是一个具象的父亲还是一个抽象的国家?以及,年幼的孩子不睡觉应该受到惩罚吗?“以魔法打败魔法”有何不可呢?这次街头遛娃是一次表演吗?这样的视频呈现是成年人对儿童的剥削吗?

怀着对于儿童福祉、儿童隐私的许多疑问,我们邀请了心理治疗师、心理博主严艺家做客本期节目。我们在探问所有这些争议的核心时发现,这本质上是孩子属于谁的问题。一个儿童属于ta自己还是属于父母,不同的社会文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对于不同社会的养育文化、不同家庭的动力模式,艺家提醒我们保持觉察和省思。在中国和英国做心理治疗师的工作经验让她意识到,很多事情没有标准答案,很多问题没有灵丹妙药。虽然养育绝非易事、没有完美父母,但我们对于儿童福祉的追问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在这期节目的最后,我们把话题拉回当下,回到三年后经历了集体创伤的我们所有人的身上。去年此时的经历与伤痛正在一点点从人们心底浮出来,逐渐显现和表达,许多人求助于心理咨询,或试图从中重新发现意义。艺家说,代际轮回中的集体创伤并不是虚无的概念,而创造意义是我们度过很多无法选择的苦难时的必然过程。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严艺家,心理治疗师,新浪微博@严艺家

06:27对《城堡里的马原》一文的感受
10:51儿童是否具有主体性,不同社会文化有不同的答案
16:25父母和儿童,究竟谁该接受心理咨询
20:50英国语境下的儿童福祉(well-being)
27:24在具体工作中如何保障儿童生命权(safeguarding)
34:10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我们都是“忠诚的”
38:40在保障儿童生命权之后,如何帮助儿童发展
43:08深夜遛娃视频为何让观者感到不适
47:30家长是否可以既真实又正确
54:20在家庭中,女性和儿童都处于弱势地位
58:20社交媒体时代,儿童影像展示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64:20一年之后,儿童的心理创伤才开始显现
73:10报团取暖和言说也是康复的一部分
80:40meaning making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
84:40找到投缘的心理咨询师需要运气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Adagio in B Minor, K.540” by 傅聪,from Mozart:Great Piano Works
片尾:“Choral: "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 BWV 639 (Arr. Busoni)” by Nelson Freire/Johann Sebastian Bach, from “Silent Night - Bach”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展开Show Notes
马原在《文学的日常》里对马格说“哥哥还没给爸爸生个孙子,你争取早点给我生个孙子”,在《冈底斯的诱惑》里面,陆高这个角色说:我们不是早就说好的,要在这里生一大群儿子吗?他的好友吴啸海说“老婆是一个男人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女角色,这个女角色,我一般都让她做配角”。把父权内化于心的人,才可以这么毫不遮掩的厌女。
奶茶要无糖去冰:《文学的日常》里这段话我可印象太深刻了!
Dk大米:这么光明正大!!
4条回复
之前看到一个小故事,是福克纳在女儿的生日派对上酗酒,女儿恳请福克纳不要再喝了,就不能等她生日结束后再喝吗?福克纳跟女儿说,“没有人会记得莎士比亚的孩子是谁。”当时一个网友的评论特别好,“可是莎士比亚会记得。”
delilah_3QlI:我就是这个网友🙋‍♀️
小品:福克纳是谁
8条回复
我非常理解艺家想保持客观中立不偏不倚的态度,但是,这样的话语逻辑又很容易陷入一个逻辑陷阱——没有一套针对儿童保护的系统是完美的,所以我们连努力的方向都不是明确的。事实上,我们国家在儿童保护方面,离英国这样的国家的“矫枉过正”还差的不是十步百步,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些积极的甚至激进的呼吁,先让儿童和父母解绑,让社会其他力量参与,监督………
podcastz:同意。连第一步safeguarding都做不到,谈论后面问“然后呢”有什么用,有的时候人都没了。第一步都没有,后面再难也无法挽救。
清瘦似梅:的确,在《熔炉》的环境里,就先别操《狩猎》的心了。
3条回复
16:52 很喜欢严艺家老师把 ADHD 等称为“特质”
灵犀_
灵犀_
2023.4.05
喜欢本期嘉宾,真开心主播们邀请了她。
57:00 深夜遛娃的视频里,小女孩就非常直接地告诉妈妈让她不要拍了…但是妈妈并没有尊重她,当时真的看得很痛苦。。
无敌蒲公英:父母都不天然权威。该揍就揍。有些父母真的太欠揍。(利益相关,我也是一个妈妈)
Jilha:我不喜欢有些父母觉得「好玩」,把孩子都给逗哭了,家长还笑得很开心。
80年代延续至今的“启蒙派”文科知识分子中,很多人有严重的知识结构障碍,但因为他们以“进步”和“启蒙”自居,很少反省自己,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没有真实贡献,甚至往往成为拖后腿的一方。
HD173725y:可以说说怎么拖后腿了吗(单纯好奇
皮皮虾我们走吧:举个例子:2013年刘嘉玲发微博:“东方红,我心中的红太阳。”南方都市报的编辑邝海炎则转发说自己最近下载了刘被轮奸的影片。 类似的厌女且反智的文科知识分子分布在传媒教育等多个领域,相关案例不胜枚举,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只有副作用。
4条回复
橘崽
橘崽
2023.4.05
34:22 孩子对父母的爱不是脱罪的理由
Sylvialin:对我而言更像是讽刺,如果马格活着也许并不会希望大家批判伤害爱他的父亲,但这就是一个悖论,因为他仍然是作为“父母的孩子”在思考,而我们是作为一个拥有了完整的个体性的人在思考,但讽刺的是,马格永远都无法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去思考,去思考了。
米总的司机:非常同意 这里引用8岁孩子观点的逻辑让我大跌眼镜……
4条回复
__r0mO
__r0mO
2023.4.06
理解严老师作为心理学家的发言需要对专业和伦理谨慎,但是。。。这期感觉有点片儿汤话翻来覆去地说,孩子父母谁也不得罪
1:18:46 听到后面部分的时候,我今天刚好江边散步,看着烧纸留下的灰烬和正在烧纸的人,再一次感觉自己活下来了,可是还是很创伤。今年以来我总是把我的生活填满,想去做各种没有做过的事,不愿待在家里,我必须要出去,好像害怕随时被再次剥夺一样。
不够暴戾:抱抱你
同白田珍寶金:🫂
HD654715t
HD654715t
2023.4.06
56:32 我的女儿在两岁半之前每夜都会醒3到7次,每周至少两次会夜里12点醒来站在小床里哭两个小时。作为一个本身睡眠质量不好白天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补眠的人,我觉得自己那两年多几乎精神崩溃。试过所有的方法咨询过专业人士上过睡眠培训班,跟女儿大声吼过哭过差一点就动手过。
明白这完全不是小朋友的错,在时过境迁后也渐渐调整过来了,但当时,心理状态完全不对劲。
所以我现在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共情那个妈妈,知道她很有可能在过好会后悔自己的做法,但是在彼时彼刻,也许那是她的理智唯一能允许她进行的活动。
还有,爸爸确实是摆设,大公司工作忙永远在加班,妈妈只好辞职带孩子并处于崩溃边缘两年半。伤身伤心伤感情
越向书: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而且夏天时真的晚上带孩子出去过,但只要是我抱着,一般二十分钟之内都会睡着。
吃先生:白天消耗不够,白天要像遛狗那样让她消耗,一岁之前要引诱着爬和走,一岁多之后白天就要走跑折腾
11条回复
马原自己还天天打胰岛素,我觉得他不是爱孩子,而是爱素材,生病的孩子给自己提供了很多的写作灵感,让自己自我感动,比如妞妞之于周国平,女儿(妞妞)得了眼癌不治疗,自己大写特写一本父爱之书,觉得看不见比失去生命还难受,就看着癌症折磨s妞妞,也不问问妞妞想不想活。
Sylvialin:有可能的,生病的孩子的生活和作为父亲的应对,可能也是他脑海中幻想的创作世界的设定之一,他享受扮演着这种角色,即使他本人不一定意识到了
HD319362h:不能否认这个可能性。不干人事的爹,目前尚且没有法律来制裁,那诛心之论有什么不能说的?
4条回复
社会还是对男人太宽容了,如果是一个女人害死了自己对孩子肯定会被骂死
MoMoney4
MoMoney4
2023.4.06
不喜欢孩子不准备耐心教导孩子的人还是不要生孩子了吧,我个人是觉得有一个孩子会使我在违法边缘疯狂试探,那像我这种人就不应该成为家长,一方面是为了另一个生命的福祉而考量,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自己成为令自己唾弃的那种家长,不要生对大家都好。
甜菜_ki9v
甜菜_ki9v
2023.4.08
47:36 这个问题真的无解,孩子对你做的事也不是同龄人会对你做的,如果平等考量的话,每个孩子都是在虐待他们的父母。
越向书:这句话太犀利了😭 不过我们都曾经是孩子,也都“虐待”过自己的父母,就当是赎罪了……
甜菜_ki9v:是的,父母子女之间的爱从来不对等,我观察下来走到人生尽头的老人基本上跟婴儿一样需要照顾,而我们对老年的父母的耐心和对婴儿的耐心却没法比,所以从父母得来的爱大部分都传给了下一代,人类才一代代繁衍至今吧
momo999
momo999
2023.4.05
我觉得这不是心理咨询的问题,这就是法律问题。
欢乐马_FQYV:不矛盾
HD391895f:就是法律的问题!
3条回复
大_lily
大_lily
2023.4.06
34:35 大震惊。一个心理咨询师怎么能说出“无论父母多糟糕,对孩子施加怎样的暴力,他们最终都是爱父母的”。。。这种心理暗示太可怕了
小板儿车:1:35:07 我来试图在这点上帮本期嘉宾澄清一下哈!这是很经典的精神分析中对依恋研究的发现,目的并不是为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脱罪,而是在解释为什么很多明明遭受虐待的孩子,却仍然不离开父母,因为对他们来说,相比糟糕的父母,最恐惧的莫过于“没有父母”。同理,受虐型人格中依然有类似的内在动力。希望有帮助哈
Sylvialin:我倒觉得这是一种对于儿童来说的心理枷锁,他们可能就会做出这种本能的情感反馈,继续爱着父母……即使是成年人也如此,这也是亲密关系中一种有毒的拉扯,但完全扯断也不一定更健康
7条回复
theflow
theflow
2023.4.05
01:15 “不作为是一种隐形的暴力”
艾畅
艾畅
2023.4.05
53:11 真是没有孩子的人说出的话,他不是成年人,不睡不用管的,尤其是每天都不按时睡,如果第二天还要上班,妈妈就会疯的,我深有体会,不让睡觉,真的想把孩子扔了,虽然我不赞同这个妈妈的做法。
越向书:小孩第二天也要上幼儿园哪。而且不睡觉对他们身体不好,这是最关键的。
HD310257k:太难了,感觉没有非常强大的能力和心理根本不能生育孩子
4条回复
33:20 这里让我反思,为什么我们默认接受教育、接受科学、接受现代医学的治疗是正确的,而马原是错的?毕竟马格非但没有被虐待,而是在马原的价值体系下被"善待"了。所以这个事件里不仅仅存在父权压迫,也存在价值体系冲突。所有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都必然在某种意义上被强迫(又名教育,或名洗脑),那么应该被何种价值教育是不是也值得讨论?
MoMoney4:把物理学换参照系那一套放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合适的,人类的基因存在consensus sequence 人类价值观同样存在consensus。马格well-being 的好坏是有客观标准来衡量的,高血压低血压那不是以你的血压作为参考标准的。接受教育、接受科学、接受现代医学就是人类价值观的consensus 。你可以有不同看法,那是你的perspective ,但社会运行靠的是consensus。绝大多数人达成共识杀人是不对的所以我们都不杀人,你觉得杀人是对的那就是你的perspective vs societal consensus,你个人是没办法压倒社会共识的,即使在你的价值体系你是对的。
46亿年前:56:25 我在听的时候也在反思我们为什么默认现代医学,科学是正确的,一个是从小就被灌输楼上所说的consensus,另一个是我们不停地被灌输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确认了事实,那就是我们无法否认现代医学它确实经历了痛苦的过程,科学也经过一步一步验证的,我们现在所形成的共识是不断发展且造福人类的。而恐怖的是马原直接剥夺了马格对现有共识的认识,他还没真正学习马原就拒绝他去学校,他还没有形成自己思考,就被决定在城堡里当茶农。拒绝他依靠自己的认知先接受现有的共识再自己决定要不要赞同现有的共识是有差别的。在这个悲剧里面,妻子和孩子同时成为了他说一不二的附属品。
6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