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9 在一个阅读只为消遣的年代,人文还有什么价值?(嘉宾:隗知)半熟电波 YouthWaves

Vol.9 在一个阅读只为消遣的年代,人文还有什么价值?(嘉宾:隗知)

46分钟 ·
播放数263
·
评论数1

本期世界读书日的特别专题,邀请到了文史撰稿人、心理咨询师隗知老师。我们最初因读书相识结缘,今天也想在这里聊一聊,在一个阅读只为消遣的年代,人文、艺术、文字这些事物还有什么价值?

主播:罗迟迟

文稿:关注公众号「LateLate专栏」,可获取本期播客全部1万字文稿

|原声摘录|

隗知:

  • 对人文艺术的思考,我想它本来就属于少数人。并不是说这些少数人本身要抱着精英主义的态度去看待世界的芸芸众生,而是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在一个人在一个房间里仍然可以去忍受,甚至一定程度上去享受孤独。
  • 我非常关注重视“兴趣”这个词,因为假设一个人阅读的时候没有兴趣的话,他对这个书的思考、对阅读的思考很难去有一个扩展性,有一个潜意识的创造力产生。那么他在阅读过程中,他读的能力、产出、思索就不会超过其他人。
  • 我觉得阅读给我一个很大的帮助是,当我进入社会之后,我会比较快的能够共情跟我不同群体的一种情感。虽然一开始我可能因为本身跟现实的人接触比较晚,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很书生气,现在其实可能也会有一点,但是在这之后,我会比如说对其他人的处境,我会有更多的了解,这种了解是文学带给我一种情感捕捉的能力。因为你读托耶夫斯基、读托尔斯泰,他们确实能够观察出一个人的不同状态以及不同人的不同状态。

迟迟:

  • 今天聊的话题,其实是来源于毛姆的一句话:一切文学的本质都是消遣,是寻求安慰或刺激。但到这个娱乐泛滥的时代会发现,文字更是连“消遣”的作用都很有限了。虽然我经常觉得,相比更年轻的一代,我们8090后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们不是彻底的“网生一代”,童年还没有短视频、VR、播客、游戏,只有书,各式各样的纸质书。所以,我们这代人很多对文字还是有信仰。但我自己,内心依然会因为外界的这些变化有很多动摇。
  • 其实会发现,探讨人文学科的存在价值,最终都会落回到一个问题,就是“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 写作的好坏与读书多少并无多大干系。我见到一些读过很多书的人,他们的想象力依旧贫瘠得可以。文字有其他任何事物都无可取代的地方,就是它承载了“思想”这种东西,而“思想”最看重的不是诗文唱和,而是你的沉默,你的孤独。如果选择文字,你就注定不能再做一个“简单“的人,一个活在人群中的人了。因为文字命定地要追逐辽阔,也就命定地不能信奉简单。

|参考资料|

📖

三体

当尼采哭泣

第三种黑猩猩

它们的性

文学与心理

🎵

开篇曲:The Wind - Yusuf/Cat Stevens

片尾曲:On the Road - Bob Dylan/Jack Kerouac

|关于节目|

一档半熟青年的泛文化观察与访谈播客。会聊聊思考与爱/职场转型/个人成长/女性主义等等。可能邀请嘉宾也可能自嗨,更新频率可能每周一次,也可能每月一次,一切都follow my heart:)

可以在小宇宙App、Apple Podcast和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找到我的节目。欢迎多多留言评论,也期待更多的反馈与脑洞!

|加入社群|

关注公众号「LateLate专栏」,后台发送“听友群”三个字,即可获得入群链接;或者你也可以直接添加小助手微信「chichirosie」(备注“播客”),加入社群。

展开Show Notes
宇观世界
宇观世界
2023.4.25
阅读至少是一种改善空心病的途径,这也是人文学科的价值,这个观点很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