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 | 高博文
… …
今年是上海评弹团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苏州弹词琴调流派创始人朱雪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在众多流派唱腔中,琴调是当之无愧的大流派,也是第一个由女性所创造的弹词流派,影响深远,广受欢迎。在朱雪琴老师的晚年,彼时廿岁出头的高博文先生与她交流很多。作为晚辈,高团相伴在老艺术家身边,常听她阐述艺术观点、回忆琴调发展,耳濡目染,颇有心得。
本期节目,还是评弹嗲编辑部有幸请到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先生担当嘉宾,以琴调唱篇中相对冷门的《琵琶记·操琴思乡》为例,从专业视角赏析琴调之美,共同缅怀一代宗师朱雪琴先生。虽然近期上海评弹团演出任务颇为繁重,但高团还是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邀请,在百忙之中录制了以下的赏析音频,编辑部全体同仁尤为感激!
众所周知,朱雪琴先生是说《珍珠塔》出身。在此之前,也说过《描金凤》《双金锭》,书路很宽。解放初期,许多文人投入评弹创作中,艺人们也顺应时势说新书,朱老师选了《琵琶记》《梁祝》等作品。长篇弹词《琵琶记》由著名报人、电影评论家、作家姚苏凤先生创作,朱雪琴、郭彬卿双档弹唱,极具特色。其中,《蔡伯喈哭坟》等唱段广为听众熟悉。
《琵琶记·操琴思乡》是高博文个人非常喜欢的作品,首先在于此作唱词的文学性强。姚老先生相当熟悉古典文学,又是苏州人,因此特别讲究评弹的平仄韵律,字面看上去非常舒服,唱起来也琅琅上口,演员演唱时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世人常以“欢快轻松”、“有俏头”等词来评价琴调唱腔。《妆台报喜》《下扶梯》等经典唱段的确符合这样的刻板印象。然而,作为一个有体系、有综合艺术表现力的大流派,琴调本身并不局限于反映某种情绪,而能全面涵盖喜怒哀乐等各种思想感情。
吴宗锡先生曾向高团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六十年代初,上海评弹团晋京演出。第一天,朱雪琴老师先唱了《珍珠塔·妆台报喜》,起采苹的角色表演传神,上下手家生配合默契,加上一连串快速的叠句、特别出彩的嗓音,观众为之轰动。第二天,朱老师又唱了《琵琶记·哭坟》,悲怨的情感和中速的节奏与前一天唱的《妆台报喜》完全不同。第三天,吴宗锡老团长开艺术座谈会时,北方曲艺家都惊叹于琴调对各种情绪的驾驭能力,说明琴调艺术的成熟度相当高,彰显了曲艺的特色。
一般人认为,马调系统中的唱腔都是偏快的,善用连贯叠句,速度越唱越快,腔越叠越长。但是,这并不是马调唱腔发展的单一路径,速度放慢有慢的味道。朱雪琴老师特别注重唱腔铺排。她曾说过,有些评弹演员编排唱腔时要记谱,明确到“哆来咪发唆啦西”,但她不是这样做的,而是根据唱腔、根据人物、根据感觉来写,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就是曲艺高级之处。
《琵琶记·思乡》充分展现了上述艺术理念,相比于传统的琴调唱篇有所放慢,使用了中速。虽然同为《琵琶记》的重点唱段,《思乡》的情绪和《哭坟》又有不同,更多在表现蔡伯喈的愁绪,开头的两个上下呼就已经把情绪凸显出来了。
他是没奈何再弹玉楼春
手拨琴弦响不停
虽则是人在玉楼春已满
但是今宵总是悲秋人
首句“他是没奈何”富有马调沈薛系统的特色。相比于往常唱法,声音更加向下,反映出人物无可奈何的情绪。后面的“再弹玉楼春”具有典型的琴调特点,高腔往上面翻,体现朱雪琴先生的中气之足、嗓音之宽厚,起到了定场的作用。
“人在玉楼春意满”,按理说应该是团圆喜庆的气氛,但蔡伯喈无奈留在相府,十分牵记家小赵五娘,心情是阴郁的。所以朱老师没有把这句唱足唱满,而是略往下一点,整体情绪就恰巧可以过渡到后半句的“今宵总是悲秋人”。
“神恍惚,意深沉”一句,延续前面的基调,保持下行。朱老师壮年时期嗓音特别宽厚,因此琴调的上下音区比较宽。句末“沉”字新人韵的归韵,鼻音的运用非常具有琴调特色。后半句“他猛然想起了旧时情”,为接下来的一系列对比做了铺垫。
神恍惚 意深沉
他猛然想起旧时情
这边是春光常在楼中住
富贵荣华是遍地金
那边是合家都在秋风里
冷冷清清欠调停
下面的三组对仗体现了唱词创作的巧思,对比了蔡伯喈在相府的物质享受与赵五娘在家中的凄苦境况,反差极其强烈。唱到相府好生活时,心情欢快明亮,往上走;唱到家乡苦生活时,心情悲苦阴暗,往下走。“都在秋风里”,拖一句琴调特色的长腔,凸显了妻子在秋风里苦等蔡伯喈回来的凄惨。虽然下沉,但依然不失琴调的基本特点。
这边是珠围翠绕颜如玉
星月交辉酒满樽
那边是翠殚红销花溅泪
当头星月倍伤神
这一组中的“翠殚红销”一句特别值得一提。朱老师当时喉咙好,就翻上去唱,在琴调唱腔当中加入了俞调的成分。她亲口和高团提过,此句的处理借鉴了四川清音的音乐元素。四川清音名段《布谷鸟儿咕咕叫》中布谷鸟的叫声,用女声唱尤为俏丽,适合用在此处,强调情绪之强烈。解放之后,各地的曲艺常有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风气非常好。当时宗师级的流派创始人们都正在壮年,受这样的大环境影响,出了很多创新的成果,这一句就是实例。
这边是良宵欢度情偏热
同看牵牛织女星
那边是望断天涯人不见
恐鹊桥难渡梦难温
马调系统特别讲究一些仄声字的运用。朱雪琴先生把前句“热”、“织”两个仄声韵重点突出,“啪”地一下挑出来,听时一下子一拎神,可以说是一大点睛之笔,也启发后来的创作者在唱腔中间要适当加一些闪光点。
后句的唱法也很见朱雪琴老师的构思。从“人不见”到“恐鹊桥”,两句之间一般要换口气。但我们仔细听录音不难发现,朱雪琴老师此处存心不换气。她抢一点,不叹气,使紧张感油然而生。赵五娘望夫不见,心中十分急迫,而后半句“恐鹊桥难度梦难温”,两人此生恐怕再难相见了。
伯喈想到伤心处
他哪有心思再弹这玉楼春
正在这档口
叭嗒一声琴弦断
“正在这档口”这一句说表,朱雪琴先生用得相当好。在说与唱的转换点上,评弹演员一般会先结束唱,然后再说,说完再继续唱。而朱老师把这句说表融进了唱的节拍里面。评弹是说唱结合的艺术形式,说即是唱,唱即是说。说唱之间要像拼地板、贴瓷砖一样脗缝,不留空隙。最后一句开头“叭嗒一声”足见老艺术家的功力。特别对于唱马调系统的演员来说,仄声音的口劲相当重要。
断了琴弦他吃一惊
眼中含泪且回身
欲盖弥彰盖不住
一旁暗恼牛千金
但是她末佯装欢笑还要假惺惺
前一个上下呼,朱雪琴先生没有耍高腔,唱出了眼中含泪的感觉。蔡伯喈心中有许多悲伤,但是生怕被旁边的牛千金看见,所以遮遮掩掩,不洒脱。最后一个凤点头,“一旁暗恼牛千金”这句琴调的标准腔稍微放高一点。牛千金是个聪明的小姐,在边上看到蔡伯喈的神情,心里面火气上来了。末句的唱腔,朱雪琴处理得不落俗套,没有像一般的马调系统演员那样,为了讨掌声而故意拖长腔。
朱雪琴先生的《琵琶记·思乡》有电台和现场两个录音版本,弹唱上稍有区别,但基本上腔是差不多的。解放后,老艺术家们的说与唱都讲究人物的感情与内心的塑造。这一段唱,从开头的铺垫,到当中“这边/那边”的对比,再到最后的情绪败露、千金暗恼,没有一句对话,全是都是情态的,或是内心活动,或者是描写场景。把心理活动(包括心中所感、脑中所思、眼中所见、耳中所听等方面)细致唱出来,这是评弹尤其重要的特色之一。一位说书先生,如果善于驾驭唱腔、驾驭人物、唱出人物的内心,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琴调选曲《琵琶记·操琴思乡》是朱雪琴老师的代表作。评弹演员学习琴调,就是要学习她对唱腔的钻研、对各种情绪的表现力,而不是一味地飙高腔、拖长腔,或者是单纯地加快速度。在朱雪琴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我们希望琴调唱腔能够不断传承、发展下去,希望有更多的听众能给热爱琴调艺术,成为雪琴先生的知音客。
| 本期团队 |
艺术导赏|高博文
吴语转录|以灵 Peter
英文翻译|Danny
德文翻译|朗萱 晨峰
音频剪辑|步心
视频素材|吾介寺
文字编辑|烙寒 社长
版面设计|申昜
内容校对|慕棻
运营 | Annie
… …
| 关于我们 |
还是评弹嗲,是属于青年评弹爱好者的艺术交流社群,也是社群旗下的评弹艺术传播矩阵。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还是评弹嗲登陆播客平台后,将努力把评弹艺术的江南美学传递给更多的知音客。
社群的播客节目分为以下两个栏目:弦索谈,评弹人物访谈,嘉宾来自演员、票友、听客等评弹界的方方面面;书博士,评弹艺术赏析,邀请专业评弹演员解读评弹艺术之美,何以雅俗共赏、韵味悠长。
自2020年建立以来,「还是评弹嗲」吴语文化青年社群致力于推广评弹艺术、传承吴语文化,吸引了数百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江南文化爱好者加入。我们试图活化传统艺术的文化生态,促进公众对评弹艺术的理解与表达,为吴语文化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 加入我们 |
听赏吴侬雅韵,传承吴语文化
欢迎加入「还是评弹嗲」吴语文化青年社群,品味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小助手微信:soochowpingtan
| 关注我们 |
公众号:还是评弹嗲
小红书:还是评弹嗲
B站:还是评弹嗲
微博:还是评弹嗲
视频号:还是评弹嗲
抖音号:还是评弹嗲·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