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4 书博士|如何听赏弹词选曲「七里山塘」?还是评弹嗲

Vol.14 书博士|如何听赏弹词选曲「七里山塘」?

32分钟 ·
播放数99
·
评论数0

本期主播 | 王勇

本期音乐 | 徐调开篇《七里山塘》 

作词| 窦福龙

谱曲|徐林达

弹唱|王勇弹唱

……

弹词开篇「七里山塘」由著名评弹作家窦福龙先生(曾创作过中篇评弹「四大美人」、「林徽因」等,被誉为“江南才子”)作词,徐云志老先生之孙、著名军旅评弹表演艺术家、徐派艺术传承人徐林达先生谱曲,描绘的是春二三月里桃花盛开、行人如织的江南景致,更是一路从山塘到虎丘游春踏青的愉快心情,可谓词美曲美。徐林达老师根据唱词所营造的意境,选择以徐调谱唱,气质上最为吻合,因此听来意韵十足。

浅谈徐调唱腔

如今外界有许多误解,认为徐调是小嗓子唱的,假声多,其实不然。徐调的发声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略带一点小嗓。从声乐的角度讲,小嗓是指男声高音的泛音,通过头腔共鸣发出;假声是指在小嗓位置共鸣的真声,两者并不能划等号。同时,徐调在低音区沉底非常扎实,也需要胸腔共鸣。这段「七里山塘」中,只有综合运用以上几种声音技术,才能把徐调的声腔美和唱词的意境美表现出来。

徐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早期徐调、中期徐调和后期徐调。早期成型时,徐调没有脱离书调的吟诵体。从板眼上讲,一板一眼。以徐云志老夫子1933年录音的「寇宫人」为例,这只开篇用二四拍的节奏来唱,一记重音,一记轻音。徐老的开门弟子严雪亭也唱过一段徐调的「寇宫人」,就是早期向徐老先生学习的产物。严雪亭拜师时,徐老夫子只有二十六岁,尚是青年。这个时期的徐调跳跃性较强,以干净勾勒为特点。

徐调发展到中期时,在唱腔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了弥补抒情不足的局限,中期徐调吸收了许多俞调和京剧的元素,出现了长腔。然而,中期的拖长腔还没有脱离一板一眼的节奏,其特点是神清气足,在二四拍当中把腔唱足。这一时期,徐云志先生收华佩亭先生为徒,所以华先生的唱腔已经产生了中期徐调往一板三眼去的趋势,但受早期徐调影响,短腔仍偏多。

后期,徐老夫子与王鹰拼双档。此时的徐调一板三眼,以“强弱弱弱”为节奏,跳跃性减弱,抒情性加强。大家比较徐老不同时期录制的唱片即可看出,中后期的“伶俐聪明寇宫人”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之所以要先提徐调发展的题外话,是因为「七里山塘」是用后徐调表现的。身为嫡传,徐林达先生是老夫子手把手培养的。彼时徐老年纪已经很大了,教授的内容属于后期徐调。徐林达先生的「七里山塘」在一板三眼的节奏中充分反映出后徐调的抒情特色。王勇老师在学唱时观察到,其中有徐林达先生自己独特的唱腔。在刻画人物、渲染意境方面,优美传神。

姑苏城外美如画
山前山后开桃花

回到「七里山塘」,整只开篇就是一幅风景画。开头两句描绘出姑苏城外山花烂漫的图景,简单勾勒,开宗明义。“美如画”三个字唱出春风和煦,花香四溢的午后,游人微醺,摇摇晃晃,感慨姑苏之美的意境。特别是“如”字,运用到小嗓、假声,再结合真声,由虚到实,由轻到响,气息一点一点推出来,起到了波浪音的效果。

风细细 柳斜斜
踏青路上笑语哗

这句也在写景,和风细柳,笑语频频,作者调动了触觉、视觉、听觉,细节丰富,仿佛是作者亲眼所见。所以唱时也要带一点第一人称的视角,就好像你是一位老者,在山塘街上散步,步履缓慢,悠哉悠哉。徐调一板三眼的节奏正好体现了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表现了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两个“斜”字,演唱时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前面一个沉下去,后面一个翘上来。正是这轻松的一翘,体现了微风拂柳的动感。如果两个“斜”都下沉,整句腔就垮下来了,失去了生机。

后半句的唱腔表现出这位老者听见旁边几个小姑娘用苏州话聊天的感觉。“路上”二字比较勾勒,“笑语哗”处拖了一句长腔,“语”字收进去,“哗”字放出来,由响到轻,再由轻到响,又是一个波浪音,姑娘们一路窃窃私语,声音若隐若现。开头这四句,通过唱腔交代了苏州的季节、地点和景物,奠定了总的基调。

游春要走山塘路
水乡风光不虚夸

这句唱腔,徐林达老师设计得非常巧妙,好像导游一路在介绍山塘街的美景,十分软糯。尤其是“夸”字,一般来说在徐调里应该往下走,但这里起了个高音,反而向上,唱出了竖起大拇指,夸耀家乡之美的感觉,引出了下面对水乡风景的描述。

座座拱桥连小巷
一条条石板铺长街
到处纵横有河汊

接下来这三句把水乡景物一样不少地平铺在听众眼前,也要用到第一人称的视角。河网密布、水巷众多、青石板路,是江南最为典型的地理特征。第三句“到处纵横有河汊”是后徐调的代表性唱腔。徐老夫子从民间小贩叫卖的山歌调当中吸收进来,广泛地运用在演唱中。

河中摇小船 河边是人家
沿窗啥人在弹琵琶?

这三句展现了「清明上河图」一般的河街景象。上半句的“摇”字要唱得有韧劲。唱到“沿窗”后面要略微做一点停顿,跳入游人角色,刻画游人的内心活动,四处听是谁在弹琵琶。徐林达先生还非常高明地将原作的“谁”改为苏州话的 “啥人”,变文为白,吴侬软语的味道更加浓郁。如此一来,角色的层次感就丰富了,更加有意境。

只听得轻声低唱评弹开篇寇宫人
拨弦又弹浪淘沙

原作中,此句的唱词是“听得轻声低唱昭君怨,拨弦又弹浪淘沙”。徐林达先生把它改成“只听得轻声低唱评弹开篇寇宫人”并把徐调开篇「寇宫人」第一句的唱腔融入进去,好像窗边正有人唱评弹一样,开篇套开篇,非常有趣味性。唱到“浪淘沙”三个字时非常干脆勾勒,用来平衡前面做的许多腔。

又见老翁垂钓柳树下
一竿何妨捕鱼虾

这一句唱的是一幅老翁垂钓图。徐林达先生把原来的“岸边还有垂钓客”改为“又见老翁垂钓柳树下”,场景感和形象感更突出。“一竿”唱得比较干脆,就好像鱼已经钓起来了。“鱼”字的长腔表现了河水清爽、鱼虾蹿跳的灵动。

船儿载着歌声去
橹声咿哑水哗哗

这一句也非常有看点。游人们坐上摇摇摆摆的小船,一路欢歌笑语,慢慢开远,最终离开了视线。因此这句的声音越唱越轻,千万不能响。“去”字兜底翻上去,而后真假声结合,继续变轻,船行声远,很有意境。一句“橹声咿哑”,忽然之间视角变换,又把听客带到船上,听见船夫摇橹,激起水声哗哗。这个“哗”字是象声词,唱得非常饱满。

猛回首望见青山如猛虎
巍巍宝塔映紫霞

因为观察视角转到船上,景随人动,快速变化起来。第一个“猛”字要唱出突然回头的感觉,非常干脆勾勒,到后面“回首”再舒缓。游人望见远山如虎,内心发出赞叹,所以“猛虎”这两个字比较扎实,要有口劲,充分运用胸腔音,把气息沉下去。后半句描写了黄昏时分,彩霞映塔,小船逆光而行的夕景,“巍巍”二字如塔一般挺拔,整句非常抒情。

摇橹不嫌船行慢
不觉来到虎丘山门下
果然是七里山塘景色佳

虽然船开得慢,但因为一路有风景,游人倒也不觉得无趣,只觉得诗情画意。“不觉来到”处唱得比较干脆,不知不觉中竟然已经到终点了。照规矩,一般落调的声音都要往下降,但徐林达老师的唱腔设计非常巧妙,“佳”字往上走,同前面的“夸”一样,有一种赞叹的感觉。

青年时期的徐林达老师    整只开篇虽然意在写景,实则又有画面,又有情节,兼具春游江南的畅快心情与枕河人家的生活图景。借由徐调优美的旋律和唱腔,江南水乡的勃勃生机跃然眼前了。

| 本期团队 |

艺术导赏|王勇

音频剪辑|社长

文字编辑|炖蛋 海怡

内容发布|Annie

内容校对|慕棻

… …

| 关于我们 |

还是评弹嗲,是属于青年评弹爱好者的艺术交流社群,也是社群旗下的评弹艺术传播矩阵。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还是评弹嗲登陆播客平台后,将努力把评弹艺术的江南美学传递给更多的知音客。

社群的播客节目分为以下两个栏目:弦索谈,评弹人物访谈,嘉宾来自演员、票友、听客等评弹界的方方面面;书博士,评弹艺术赏析,邀请专业评弹演员解读评弹艺术之美,何以雅俗共赏、韵味悠长。

自2020年建立以来,「还是评弹嗲」吴语文化青年社群致力于推广评弹艺术、传承吴语文化,吸引了数百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江南文化爱好者加入。我们试图活化传统艺术的文化生态,促进公众对评弹艺术的理解与表达,为吴语文化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 加入我们 |

听赏吴侬雅韵,传承吴语文化

欢迎加入「还是评弹嗲」吴语文化青年社群,品味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小助手微信:soochowpingtan

| 关注我们 |

公众号:还是评弹嗲

小红书:还是评弹嗲

B站:还是评弹嗲

微博:还是评弹嗲

视频号:还是评弹嗲

抖音号:还是评弹嗲·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