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的话】
你有请过家政工吗?
ta们跟你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但往往隐形;ta们或许比你还了解你家的角落,但仍旧陌生。
据统计,国内有3000多万家政工,仅在北京,就有60万。每年的6月16日,是”国际家政工日“——关注家政工群体的劳动保障和社会尊重状况。我们在这个日子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邀请来三位嘉宾,希望提高家政工群体的媒体能见度。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致力于服务家政女工的公益机构,她们为漂泊来到城市的家政女工,提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和社群,组织文艺活动、工作坊、提供法律支持,让她们在打工之余有一个抱团取暖的去处。
大多数的都市家政工都是女性。这种私人领域照料劳动的商品化,同时出现了城乡和性别的交叉现象,是赋权了女性获得更多工作机会,还是出现了情感价值的剥削?从全球视角来看,“全球照顾链”往往是低收入国家(地区)流动到富裕的国家(地区),为中产阶级家庭提供照顾劳动。
从社会角度来说,我们能够为家政工群体提供哪些如医疗、社保、养老、工伤和生育待遇等方面的支持?鸿雁做的社工朋友们发现,家政女工在工作中的情绪,往往受到与雇主互动关系的影响,家政工作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它是跟人的互动,涉及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ur),尤其是住家雇工和育儿家政。
秋玲姐分享了她在北京工作这些年来跟雇主的一些交往,听听她的讲述吧,这是超越政策和理论、雇主和雇工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关心的故事。
尊重劳动者,因为每个人尊重他人,也是自尊。
【本期主播】
孟常 (@孟常)
王磬(@王磬)
【本期嘉宾】
李文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业务总监
陈安娜,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马秋玲 ,家政工从业者
【本期剧透】
3:13 “国际家政工日”的来源:
6:57 “阿姨”还是“家政工”?警惕语言背后的文化
10:50 秋玲介绍自己的工作:一天3-4家雇主,如何看待称呼?
17:30 国内家政工群体的整体状况
20:45 作为一个劳工群体,绝大多数的家政工是女性(70%以上):城乡和性别交叉视角
26:48 家务劳动的外包“解放”了中产阶级女性,但如何理解其中可能的剥削?
30:40 家政工姐妹们在北京有了一个抱团取暖的社群:鸿雁
40:05 雇主跟家政工打交道时,应保持基本的尊重
43:40 鸿雁为家政工群体提供了一个社群,一群“同事”,让她们休息的时候有地方去
48:45 家政女工的情绪状况值得关注,她们更关心在工作环境中是否能得到雇主尊重
59:55 如何理解家政工作中的情感劳动:拟亲属化
1:10:30 秋玲分享做家政工作时跟雇主互动的故事
1:23:10 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延展资料】
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
《外佣》
【本期音乐】
鸿雁社工服务中心-百手撑家
鸿雁社工服务中心-生命相遇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s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