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常见联系。近年来,诸如“内卷”“脱不下的长衫”“985废物”“孔乙己”“逆向考研”“宇宙的尽头是考公”等热词,呈现出当今年轻人面对工作的百般焦虑。
当今青年人如何理解工作?读研读博为何会成为青年人暂缓工作的选择?从人类学视角出发,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意味着什么?
今年,澎湃研究所播客“如此城市CityTells”推出特别系列“城市所以燃”,我们将走进N个城市角落。
6月16日,“城市所以燃”首期特别节目,我们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项飙和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袁长庚共同探讨青年与工作。
本期如此城市CityTells由“城市所以燃”首期直播录音整理而成。
—— 本期嘉宾
项飙,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项飙和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袁长庚,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 本期主播
郝汉
—— 收听时间线
08:10 当读研读博成为一个集体性的行动
11:32 二十年前,只要愿意参加工作“都会上一些岸”
34:06 青年走向社会的焦虑,是“付出—回报”链条的断裂
44:25 “3个人,拿4份工资,干5个人的活”背后的超人崇拜与成功崇拜
48:30 对奋斗景观的迷恋中,杂糅着危机感和对人之潜能的极致追求
52:52 年轻人不一定真正了解什么是“稳定的工作”
56:45“打工而已,不必太认真”背后,年轻人的工作态度悄然转变
61:01 在工作中,需要寻找属于自我的意义吗?
—— 制作团队
澎湃新闻thePaper试说新语工作室
—— 引导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