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Q 实验室》提出问题:是不是标题里加个“中产”,咱就立马上头?
延伸问题:最新一批被打上“中产消费陷阱”标签的品牌/生活方式,是怎么成为靶子的?它们成为靶子,又反映了哪些值得展开讲讲的消费心理?
本期节目,我们就试图用一个稍有挑衅意味的提问方式,聊了聊/吵了吵这些新新中产品牌/生活方式,以及试图分析为什么“城市中产”总是被骂。
以下是本期的聊天大纲:
09:51 为什么“骂”阿那亚的多,“骂”迪士尼的少?
17:39 为什么“骂”Lululemon 的多,“骂”Nike 的少?
24:08 为什么“骂”山姆的多,“骂”盒马的少?
29:24 为什么“骂”星巴克的多, “骂”manner 的少?
41:46 为什么“骂”西贝的多,“骂”海底捞的少?
48:24 为什么“骂”沙拉的多,“骂”帆布袋的少?
希望密密麻麻的引号已经表明了我们的态度:没有想引战的意思,咱少骂点儿。
Peace&Love 植入一则:
节目开头提到了超适合打卡的麦咖啡阳光小黄车以及最新推出的新推出的水果雪冰,如果你动心了,以上是上车指南。
还有什么想听我们唠唠的“城市中产”话题?欢迎评论区踊跃发表意见。
最后呢,@全体GQ茶友们,我们的听友群正式开通啦!添加小助手的微信:gqtearoom,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
欢迎大家来茶水间做客!与主播们一同茶歇、抬杠、扯闲篇儿~
大家踊跃发言,我们按点赞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