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哥,你听说过捡手机文学嘛?」
「捡什么手机,不会是像时间简shi那样的烂梗吧。」
小朋友跟我安利的时候,我一脸茫然,在她的指引下,我下了LOFTER,去检索框「捡」了好多个手机,才明白原来是这么个有点意思的玩意儿。
简单来说,捡手机文学就是广大的年轻群体,用微信或者QQ对话框的形式,去呈现一些「急智型」小内容,感觉「凡有对话处,皆可捡手机」,《狂飙》里的同人故事、室友的小心机、一家人内心的OS......都能成为创作题材,有些很好玩,有些甚至还能让人拍案叫绝,但有些也只有某个圈子里的人才能欣赏。这类创作内容都很简短,格调特别轻松。
正好身边有朋友认识捡手机文学创作者小鹿和研究者郑熙青老师,我在想,何不就此来谈谈这个话题呢?00后的创作者与严肃的文学研究者的对话,一定很有趣。
所以,这期播客在某种程度上像是00后对70后的扫盲,也由此让我认识到了一种新的创作形式,而且,由此我还获得了一个让我惊讶的情况,原来马亲王马伯庸,也是从同人文学之路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的。
至于捡手机文学的特别功用,小鹿和郑熙青老师谈的特别充分,就都在播客里了。
💫时间线
03:13 什么是「捡手机文学」
13:51 00后如何看待对话体文学的创作?
19:51 创作形式百无禁忌,写得好就是好内容
21:29 如何写好捡手机文学?
28:24 什么是同人文学?
30:36 00后眼中的同人文学
32:58 70后和00后小学时代的文学作品
37:59 同人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39:01 LOFTER的社区环境和氛围
👩💻本期制作
剪辑|扎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