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是一门综合行走与阅读、经验与常识甚至常常需要人类学家大胆想象、追溯神话并进行新的叙述尝试的学问。人类学家王铭铭在多年的田野工作之后,越来越多地将自己的思考集中在对人类学、知识生成以及不同文明间关系的反思之上。他在最近的多次采访中还谈到自己对新知、历史等的看法,比如“新知不应当拘泥于新旧之分,我们应当在新知和古老的智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现在的信息过度流通实际上也可能在阻碍新知的出现”,等等。我们对其关于现代知识型困境的整体理解抱有浓厚的兴趣,为此与他展开了一场对话。
我们聊了:
04:12 最近的田野工作
06:02 东南—西南—东南,变化背后的故事
21:13 两种走向他者的过程中各自不同的困难
26:48 他者的不同层次
35:27 如何看待经典的民族志研究
38:15 身游有余,心游不足?
45:30 人类学与文学:对他者具有普遍含义的理解
48:07 如何理解把自己作为方法
49:53 “己”是一个容器
51:06 不能把中国与世界相割裂
52:30 “无处非中”是一种相对主义吗?
58:42 在中国,一个好的人类学者也是一个好的历史学家
64:58 关于知识的理想
68:56 “二零年代”第一季小总结
一些书、人、文章:
图书 | 努尔人 / 人生史与人类学
人类学家 | 巴霍芬 / 摩尔根 / 泰勒 / 弗雷泽 / 费孝通
文章 | 从世界观看人类学的历史 / 从文化翻译看“母语”的地位问题 / 作为世界的地方 / “家园”何以成为方法? / 他乡故土间:我的身游、心游与乡愁
嘉宾 | 王铭铭(人类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音乐 | 莫老师(播客“世界青年在中国”主播)
LOGO设计 | 阿巽(豆瓣 @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