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从共同冒进到同步拖延——东德援建郑州二砂始末越向书

20 从共同冒进到同步拖延——东德援建郑州二砂始末

35分钟 ·
播放数2025
·
评论数72

2022年10月底—那时人们还不知道新冠疫情的防控其实已接近尾声—郑州市有关部门突然下发通知: 根据目前郑州市新冠疫情防控形势, 为做好冬季疫情防治工作, 确定在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四〇二工厂27号厂房建立医学观察点, 预计床位一万张……后迫于舆情压力而叫停。众多媒体的聚焦让久已尘封的巍峨厂房重新暴露于大众视野之下。 人们知道这里曾是亚洲最大的砂轮厂, 由东德援建而来, 却大多不知道其建设初期那段曲折的历史。

东德援建中国的郑州第二砂轮厂项目, 戏剧性地以“冒进”始, 以“拖延” 终, 走了一条“欲速则不达” 的弯路。从1954年立项, 1956年动工, 直到1965年正式投产, 十几年间波折不断地经历了多次运动, 其建设过程自然也被历次运动打上了烙印。这段经历为我们回看那一时期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留下了一段特别的材料。

1965年二砂正式投产之后, 建厂时期的那些波折已少人提及。 之后的几十年里, 二砂是中国磨料工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是郑州这个新兴工业城市的骄傲, 也是当地女青年们找对象的重点地带。 但在1990年代新的市场经济时代到来之后, 它也和众多老国企一样走向没落(一部分资产转入了新的股份制企业), 厂房逐渐荒废。 2019年, 二砂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郑州市也想仿效北京的798艺术区建立二砂文创园区。而今, 高大的红砖厂房中已是杂草丛生, 钢筋铁骨之间倒不失工业时代的浪漫情怀, 既然幸免于改为方舱, 那正好留给艺术家们去回想那段激情岁月中的伤痛与辉煌。

- 时间轴 -

02:55   东德档案现在的保存和开放情况较好,是研究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的优质材料。

07:42  “156个重点项目”并非全都由苏联援助,东欧国家承担了近三分之一,其中东德扮演了关键角色。

09:20  中国与东德的特殊因缘。

11:30  郑州第二砂轮厂的成立及其工期延宕的主要原因。

14:00   东德专家在技术上自信,但在政治上不敢以老师自居。

16:12   产量目标上的冒进,带来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困难,德方跟着中方“边干边学”。

17:20   东德没有跟随苏联撤走专家。

22:00   中苏论战开始后,中国与东德之间也开始“明算账”,中方提出了索赔要求。但德方说,我们是在建砂轮厂,你们1958年的时候为什么要在工地里搞一个炼钢厂……

24:10: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裁员力度:从1000多裁到40个。

25:00: 德方档案中一段令人落泪的材料:“我们这些签名者不能同意, 让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在这样的劳动环境下工作, 并且让他们每天都把自己的健康置于危险的境地。”

28:30: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带来更高的生活要求。东德人不会跟苏联人比生活质量,只会跟西德人比。

33:52:苏联援华注重基础性,东德特别在意高精尖技术。

- 絮语 -

因我有一篇关于东德援建郑州第二砂轮厂的文章将在《读库》发表,而我正好带孩子去北京旅游,《读库》的樊编辑便邀我去录了一期节目。那天,我们一家先去去看了天坛,然后我让妻子带着孩子们游自然博物馆,我自己从天坛南门坐地铁到“将台”站,再换共享单车去往东德援建的北京718联合厂旧址。

录音室很专业,樊编辑很客气。录音结束后,送了我一套很棒的书——朱石生老师的《人类与病》,还允诺将剪辑好的音频送我一份,于是就有了【越向书】的这一期节目。

这是我第一次在播客节目里聊自己的专业,心中忐忑,讲得有些拘谨。别的内容讲错了,一句“这不是我的研究领域”多少可以搪塞一下,这些东西讲错了就什么借口都没有了。但这样“一次过”的录音又怎么可能完全没有错误呢?所以大家尽情批评,我立正就是。

不过谈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有好处,那就是能将绝大部分事实的细节都落到实证层面上,这反而能让想象力飞得更高,“专业即自由”。

展开Show Notes
wzzzzw
wzzzzw
2023.8.23
节目简介“目标是为中文世界提供内容严肃而又有吸引力的历史叙事” ,确实做到了。👍
越向书
:
谢谢您的评论,感动了。
越向书
越向书
2023.9.08
多年后,当我绕过社科院去贡院头条面对回锅肉时,会想起朱孝远老师在二院带领我们讨论马丁·路德天职观的那个下午……
——记录自己对一条新闻的感受
https://mp.weixin.qq.com/s/aqjkHScSOl6R_T7K93RECw
越向书
:
闻说官方重申“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以科研为中心工作的政治机关”,偶思翦伯赞夫妇事,遂提一打油诗云: 兰台久已当鼓锣 妾身分明又如何 赐浴华清池水暖 不改白绫马嵬坡
finnowhere
finnowhere
2023.8.23
28:19 人均70公斤啊,到现在中国也还不到30公斤呢,哈哈哈,不过要这样说肯定在某些平台会有人跟你告诉中国人不爱吃肉,容易三高
教父是死神:即使这个70公斤可能也是有水分的,以苏联举例,因为缺乏饲料粮,所以苏联的肉食供应包括了萨洛这种腌肥肉、内脏杂碎肠、里海咸鱼、干鸡蛋粉等,而这类副食在西方并不能归类到严格的肉食范畴。所以东德那个笑话可能也侧面说明了东德饮食水平与西德差距巨大“乌布里希同志想知道自己在人民中的印象如何,于是他随机敲开了一家门,小姑娘问他是谁,乌布里希同志回答“我是给你们带来温饱和欢乐的人”小姑娘听罢就扭头对里屋喊:“妈妈,科隆的鲁道夫舅舅来了,他又给我们带面包和香肠来了~”
finnowhere:哈哈哈。鲁道夫舅舅这个故事我可以给朋友们讲讲了,哈哈哈
4条回复
finnowhere
finnowhere
2023.8.23
说个苏联国家援助埃及的故事。朋友家的长辈曾经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作过,他们对鹅毛的看法不好,说鹅毛在这里连这个楼下面有几个蚂蚁都要查清楚,哈哈哈。还说鹅毛在众多援助国家里边最利欲熏心的。援助你一块钱要喝你两块钱血的那种。
越向书
:
一码归一码,图谋肯定有,但苏联和东欧国家援华的贡献值得国人铭记。
finnowhere:是的,当年的苏联他还是想当老大哥,所以有些援助他也是做的
12条回复
kneiphofkant
kneiphofkant
2023.9.06
13:57 一学人就上街了,哭笑不得🥲
刘强
刘强
2023.8.23
05:57 洛阳的轴承,郑州的磨具,一位十年前毕业于郑大机械的听众表示,这都是课堂上老师经常提起的工业亮点。听了这期节目,才了解缘起。
finnowhere:一直到现在,国内机器制造商在自己的配置表里,轴承都要标榜自己是哈瓦洛(尽管到处都是假的)
Klaus_Kaiser:国企,中纺机集团,很久以前就开始用SKF了。
3条回复
关于建国后的普通人肉食量,院长曾经给我讲过一个笑话,wg开始后,院长这些年轻海外归侨需要接受城市工人无产阶级的忆苦思甜教育,给他们做演讲的是个民国的老工人师傅,不知道是一肚子怨气还是高级黑,老师傅上来就说,旧社会那个黑暗啊,资本家给吃的都不是人吃的,吃完了还怕放屁油了裤子。老先生说起这个段子依旧笑的不亦乐乎,虽然这个事例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但也可以看出,至少在大城市里,老资格工人的待遇或收入还是可以供得起自己吃肉的,而即使这个解放前无产阶级的食用肉量,在建成全面社会主义社会后,也是远远达不到的
晨色儿:但是院长没有告诉你,不说建国前,1948年刚建国职工人数才只占1.48%,工人这么少,不能指望有什么像样的工业,职工是农业国最稀缺的,也是和城市资产阶级利益深度绑定的,高福利是可行的,职工之外的“工人”和农民、小生产者,是那贫穷的98%
shahuozi
shahuozi
2023.8.30
因为听到讲李硕老师那期才刚刚知道的播客,即刻关注,每期听起来,好开心能与老师的播客相遇,谢谢分享!
rickchow
rickchow
2024.3.11
08:43 我们这就是捷克斯洛伐克援建的,国营中捷友谊农场。
越向书
:
谢谢提示! 以下内容摘自维基百科:“中捷友谊农场位於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1956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率团出访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赠送给中国一套可耕种10万亩土地的670台件的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8月2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赠送中国全套农场机器设备受礼大会在沧县县城举行,用这套机械设备筹建了一个国营农场。为永久纪念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两国人民的友谊,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总理周恩来于8月2日命名农场为“中捷友谊农场”。设计总面积为16万亩,1957年建成投产。”
Herr徐
Herr徐
2023.11.09
另外建200层楼和建2个100层应该不是一回事情。 夸张点说101层的难度可能是100层难度的1.3倍,大概是讲中东建塔那个纪录片里面看到的。
越向书
:
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常识。
恭喜恭喜,读库发文章了
八才
八才
2023.8.23
童/佟老師實名登場。想問一下東德專家的這種技術上的傾囊相授更多的是出於一種純粹的意識形態上的親近感,還是來自蘇的政治要求多一些?到了赫魯曉夫時期對衛星國在非核心領域的強制約束聽起來有一些鬆綁,我猜應該是前者的原因多一些?謝謝
越向书
:
您说的两个原因都有一些,前者还更重要一点(因为苏联不可能全面监视你“倾囊”与否)。但东德自身对中国的在政治和经济上需要也是非常关键的原因。
八才:對的對的,節目中有提到,我忽略了,感謝。
这期博客的主题很有趣,其实我一直都很好奇东德的历史,但是可以找到的相关资料相比苏联少之又少,今天这个节目终于让我了解到一点。以后学想德语看看德国人是怎么写东德的。
越向书
:
小兄弟(或姐妹)骨骼清奇,为了这个目标而学德语的我还第一次见😃 德国人的写作也有很多种,依据作者的政治观念、年龄和写作的年代而各有不同。
洒一
洒一
2023.8.22
书什么时候上架?
G3333G:读库app可以搜到了
越向书
:
纸本的《读库》第2304期应该也上架了。
finnowhere
finnowhere
2023.8.23
33:20 这个我也好喜欢,充分体现了德国理工科人民的精巧,严谨和智慧
宸昊
宸昊
2024.1.23
又听了一遍,二砂在22年险些被拆除用作方舱医院,而今年又成了郑州春节灯展的举办地,不禁令人唏嘘。
Herr徐
Herr徐
2023.11.09
还有个纪录片吧,凤凰卫视翻译后分开播的。 Damals in der DDR. Udo 还唱了主题曲。
finnowhere
finnowhere
2023.8.23
看过一个电影热气球,感觉东德人民的生活好富裕呀
越向书
:
1966年,东德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有电视机。
finnowhere:那个电影在有些地方的评论笑死我,有些说那是西方的污蔑,说他们家生活那么好,还非要往西边跑,笑死我了
请问作者还有公众号微博之类的吗?内容很喜欢
越向书
:
谢谢。公众号被封了(见节目公告),没用过微博,Matters上有同名号,录有部分旧文。
Klaus_Kaiser
Klaus_Kaiser
2023.11.16
歌曲:99luftballon,大概是这个名字。意犹未尽,希望能出书。也看了沈老师的书。
越向书
:
这方面的书大概近期不会出。您可以买一本《读库 2304》,那上面有两万多字的完整故事。至于带详细注释的论文,拿到用稿通知后,已经审了快4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