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精神科专题:谁看见你的痛苦把碗洗碎

011|精神科专题:谁看见你的痛苦

60分钟 ·
播放数490
·
评论数9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高潭的家属小许,从高潭在精神科实习的故事开始,聊了聊关于精神健康的事。


作为长期过度思考、对外界的现实感较为薄弱、社交能力堪忧的四位边缘人,即便没有特意对精神医学这个领域做过了解,也多少对于精神健康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在对于我们较为熟悉的精神世界里,有很多体验在它们被命名之前就已经进入到过我们的意识之中了,对我们而言,痛苦是熟悉的,应对痛苦是长期的,但随着精神健康这四个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主流的大众领域里,我们看见更多的是令我们感到困惑的现象。

一个人因为痛苦而走进精神科,精神科医生为什么不处理人的痛苦?

为什么人们在精神科治疗的体验总是不好?有没有人能在精神科得到自己需要的治疗?

吃药改变了人的大脑,为什么痛苦依然没有被消解?

在精神层面我是不是健康的?谁能来定义我健康或是不健康?能不能不健康?

我需要那个诊断吗?诊断到底是困住我的标签,还是给我提供抚慰的解释,还是让我变“正常”的第一步?


在精神科住院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高潭对“精神医学”这个在现实层面上处理痛苦的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跟精神科医生的相处,她试着从他们的眼睛去看待“痛苦”,对这件事情也逐渐有了更靠近现实层面的了解,对于长期缺乏外界现实感的她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体验。


在精神问题相关词条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精神疾病的诊断开始走向流行化的今天,我们也许会开始面对一种新的迷茫:我们要怎么去看待自己的痛苦、别人的痛苦?我们的“痛苦”究竟是外显的症状,还是内在的崩坏?

如果要提供实际操作上的信息,那么在精神科呆过一段时间后(无论是以医护人员的身份还是以病人的身份),人人都可以给出一个合理的流程介绍,但深入到最后,精神上的痛苦背后究竟是什么,它问的依然是本质上的东西,关于这个东西,也许只有承受痛苦的主体能思考出最后的答案,而只有这个答案能够让你真正摆脱这种痛苦。

残忍的是,它不是一个别人可以代你解决的问题——同一个症状对于不同的人的意义可以是千差万别的。


最后,祝大家最终都能找到自身深处的力量。



展开Show Notes
根号五wu
根号五wu
2023.8.31
我一开始误以为第一个问题的意思是:心理学专业(作为病人)进医院的可能性……
潘浮力
:
那倒也不是不可能……
Lynn伐清:左边天才,右边疯子,一线之隔是可能的; 作为正常人需要不断强调自己正常,可能是最有精神病潜力的
Lynn伐清
Lynn伐清
2024.4.07
28:20 就跟外科医生一样,急诊看多了血肉模糊,撕心裂肺,但其实一堆神经,器官的集合,
但接待病人密度高的话,我觉得是需要先天性格理性的人,不然难免受影响
阿玛伽墩
阿玛伽墩
2024.3.28
我觉得我们这的精神卫生普及远没有到矫枉过正的程度……
30:54 有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病房,全封闭病房感觉完全不像人待的,护士也非常凶,半封闭病房要好非常多…护士也温柔好多…
我曾经因为重度抑郁而有严重自伤行为住过一段时间精神病院,那时候每周一会有医生会诊,在有次我自述心理状态的时候,后面有几个医生笑出了声,那些嘲笑有时候还是会在我耳边响起。(除了这个,其他在医院遇到的医生和护士都很好)
鸦羽苔云
鸦羽苔云
2023.8.29
前半段觉得精神病院好残暴,后半段好感动…
和又和
和又和
2023.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