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道33年的伍佰正在进行巡回演唱会,对着台下众多的年轻观众,他真诚发问。
“你们才25岁,为什么听我的歌呢?”
“才25岁,你们的生活有那么多痛苦吗?”
为什么会这么问?
其实,熟悉伍佰歌曲风格的人并不意外。多年来,伍佰源源不断地输出了300多首金曲,歌词或积极洒脱,或真诚直接,但无一例外,都唱出了对生活的经历和感悟。
这次巡演,伍佰屡上热搜。因为歌曲传唱度高,每场演唱会都能听到万人合唱,伍佰本人都“插不上嘴”。
多年来,伍佰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一头不那么精神的长发,一张“纵横交错”的脸,常常一副蛤蟆镜、一身黑皮衣……
伍佰的辐射范围,早就以闽台地区为中心,向外延伸到了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喜欢伍佰的朋友或亲戚。
谁都可以用伍佰的歌声精准地搭建一个记忆中被生活捶打的场景,恍恍惚惚,霓虹闪烁,杨柳依旧。
在发廊、KTV、烧烤摊、大卖场、码头饭店……
任何平均消费不超过30元的地方,都是伍佰的天下。他的歌声之所以总是飘荡在这里,并不代表粗俗,反而代表了作品的生命力。
在某音乐APP的评论里,伍佰粉丝的留言大多出自一群在沙哑的嗓音中找到共鸣的小人物:
“我爸爱听,会唱。每次喝多唱的时候,都会跟着伍佰一起说:“再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然后大笑。通红的脸布满胡渣,浅浅的,岁月就在爸爸的脸上划下了伤痕。爸爸很不容易,到了忙季,每天3点起来9点回来,就为了能在村里挺直腰板。刚好过两年,就得肝癌去世了。爸爸我好想你,一念起,万水千山。”
“那年刚上班,在火车上端茶倒水,行至山海关,伍佰沧桑的声音从海鲜市场传出来,带着鱼腥味一路向北。”
“年少不懂伍佰曲,听懂已是二百五。”
伍佰那沧桑的嗓音和直白的歌词就像一把生锈的铲子,可能看起来并不好看,但总是能将小人物的悲欢从地底铲出,然后赤裸裸地拿到太阳底下示众。
那撕心裂肺的感觉,又残忍又迷幻,让人一下子揪心一下子舒展,好像砂纸划过牛皮癣,说不尽的沧桑。
如今,伍佰又成功感染了许多“95后”“00后”。
对于这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们,伍佰就像一个结界的入口,代替他们走完了跌宕的一生,然后在吞云吐雾间淡淡地诉说着世界之大。
除了在歌迷心中,伍佰在歌坛中也是真正的“老大哥”。
他被称为“华语乐坛摇滚教父”,刘德华、张学友、谢霆锋都唱过他写的歌。台湾选百佳唱片,他的两张专辑都入围了前十,另一个两张专辑都入选的人是罗大佑。
爱情会变,人会变,但“伍佰”永远不会变。他总会戴着蛤蟆镜,用一把吉他弹尽人生中的得到、失去、挫折、成长、放弃、释怀……
不得不承认,这种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东西。从某种程度来说,伍佰能被年轻人喜爱,并不意外。
关于苦难、打拼、爱情、生活,伍佰的歌词总是鲜血淋漓又直面悲伤,让荆棘中的人们听完充满了力量。
“前方啊,没有方向;身上啊,没有了衣裳;鲜血啊,渗出了翅膀;我的眼泪,湿透了胸膛。”——《白鸽》
“那就不要留,时光一过不再有,你远眺的天空,挂更多的彩虹。”——《突然的自我》
“将你和我的爱情全部敲碎,再将它通通赶出我受伤的心扉。”——《浪人情歌》
来自伍佰歌曲的激励,不会是高高在上的口号,他总是站在每个人的心尖上,替你呐喊出心中的不甘。
这个粗犷的大嗓门很少给你语重心长地灌鸡汤,而是把一坨坨颜色不那么好看的鸡肉摆在你跟前和你说:“你看人生这么长,即使每次吃到的鸡肉不是那么好看,但它的味道还是很好啊,所以啊,做什么都要加油啊!”
他比那些所谓的励志师更懂什么是“鸡血”,所以他懂得用简单直白的歌词四两拨千斤。
歌如其人,伍佰也曾是他激励过的万千大众里的一员。
摇滚天王伍佰也曾是个普通的乡下少年。20岁左右时,他从台湾嘉义县六脚乡蒜头村来到大城市台北打拼。
他摆过地摊,在地下舞厅看过场子,站路边推销过英语课,还住过山里的违建房,据说台风天的时候要用塑料袋接漏水……
一天,在路边盯着MTV电视出神的时候,他发现音乐对于自己的吸引力是无法抗拒的。于是,他辞掉了手头的工作,跑到乐器行打起了工。
在乐器行打工的日子里,伍佰沉醉于练琴,至于卖琴的事,从来都是随缘。
那是上世纪90年代,从进入乐器行开始,他就买了一把八千块的吉他,坚持不懈地给水晶唱片投稿。终于,他被“台湾摇滚教父”倪重华发掘。
在回忆录中,倪重华曾回忆过第一次见到伍佰时的情景:“我看到台上有个人戴着一副大苍蝇墨镜,穿着紧到不行的裤子,屁股蛮大的,屁兜里还硬塞了个皮夹子。”
“他在台上又唱又扭,有种别人没有的魅力,(这)打动了我,我跟自己说:‘哇,这是没看到过的!’”
从那时起,伍佰的蛤蟆镜就已经成了他的标配,日后又成了他的标签。
关于为何总是戴着蛤蟆镜,伍佰回答得很直白:“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好看,所以去哪都戴墨镜。后来,我发现不愿取墨镜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因为害羞。”
当年倪重华签下其貌不扬的伍佰,很多人都质疑他的选择,甚至在他把伍佰介绍给同事时,大家都奇怪他为什么要去给一个“卡车司机”做唱片。
但后来的一切都证明,这位“台湾摇滚教父”的眼光有多么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