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制有性恋的文化之下,社会预设每个人都想要拥有性生活,如果ta不想,不是ta太压抑,就是ta太没有吸引力。将无性恋加入光谱给了我们每个人给了我们“不想”的选择,也给了我们喘息的机会。
十月的最后一周就是无性恋周了,本期集合了一些和无性恋相关的书和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已经够压抑的大环境下寻找一些喘息的空间。
第一本介绍的书是angela chen的ace。作者本人在非常liberal的环境下长大,对无性恋也并不陌生,但从未将自己看作是无性恋。一次与朋友的交谈中,她发现自己不清楚所谓的“性吸引”到底是什么感觉。她对性冲动或性唤醒并不陌生,但对一个特定的人产生性吸引究竟是什么感觉,又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些疑问,她开启了一条自我探索的道路。在这条路上,她渐渐确定了自己的无性恋身份,也访问了许许多多有相似经验的人,这些人有的是异性恋,有的是同性恋,有的完全排斥性行为,有的则能接受性行为;有的完全不会对他人产生性吸引,有的则很少地,或只能对已有情感联结的人产生性吸引。共同点是,这些人都称自己是无性恋。这本书带领我们破除无性恋的迷思,无性恋与有性恋的区别仅在于能否体会到性吸引,它是一个光谱,因此能够囊括许许多多复杂的经历,这个光谱上的我们是流动的,因此我们也能够根据自己变动的、复杂的经验去决定自己在光谱的哪个位置。
第二本介绍的书则更像是无性恋的教科书。在the invisible orientation中,我们会看到更多对于无性恋学术上的区分和解释。对于怀疑自己是无性恋的人群,这本书也有专门的章节指引,好让大家能够更平稳地度过转折期;对于无性恋盟友/家人/朋友,这本书也会给出相应的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支持彼此。
第三本提到的书是一本图画小说,这本书是作者本人的回忆录,讲述一个无性恋少女的身份认同觉醒的故事。在这个强制有性恋的社会,每个人都在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正常”,于是我们看到,作者第一次对他人感到浪漫吸引时,试图强迫自己与对方产生性行为,当她发现自己没法进行身体接触时,她开始想是不是习惯了就好了,或者是不是换个人就好了。这种经历非常令人心痛,也鼓励我们去反思,我们要为强迫有性恋文化付出多大代价才能认识到自己在被伤害。
being ace是一本小说和诗歌选集,其中包含不少暗黑风格的作品,非常期待这本书会怎样打破人们对于“无性恋都是性压抑的人”的偏见。
refusing compulsory sexuality是我在无性恋周最想要读的书,这本书讲述资本主义、种族主义和父权制度是如何构建了我们社会的强迫有性恋,也从酷儿群体内部出发,批评无性恋如何因为“不够酷儿”而被边缘化。
祝大家阅读愉快,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分享推荐。
本期提到的书:
Ace- Angela Chen
The Invisible Orientation- Julie Sondra Decker
How to be Ace- Rebecca Burgess
Being Ace- Madeline Dyer
Refusing Compulsory Sexuality - Sherronda J. Br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