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回归!
今天的节目将带来主播陈好康对台湾国际女性影展(以下简称“女影”)的专访。2023年恰逢女影举办三十周年,在11月末,陈好康在影展办公室与台湾女性影像学会秘书长兼影展总监罗珮嘉、策展人陈慧颖一起就影展的发展历史、三十周年的影展特别策划、近年女性影像创作的各个面向,以及女性工作者在行业中面临的状况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本期信息】
本期嘉宾:罗珮嘉、陈慧颖
本期主播:陈好康
配乐:Audionautix
剪辑:文凯蒙
文案:陈好康
编辑:陈好康
技术协力:KY Cheung、詹欣怡
录制时间:2023.11.29
【时间轴】
01:29 总监罗珮嘉、策展人陈慧颖与女影的结缘
05:02 第30届女影选片人:谢以萱、卓庭伍
PART I 女性影展三十周年
07:32【溯源】从1993年的“女性影像艺术展”到2004年的“台湾女性影像学会”
10:48【出版】三十周年纪念专书《她的电影意识史》:以时间为轴线重探断裂的台湾女性电影史,致敬张亦绚的《性意思史》——处理越说越难、越难越说的被“卡住”的性/别
13:04【策展】“重返新时区”三十周年特别企划:不仅是放映历届精选,重新梳理女影的迈进脚步与台湾社会运动的发展历程,如#废娼、#迫迁、#酷儿平权运动、#MeToo、#新移民等,并呼应当下社会状况
17:19【策展】不仅限于女影片库,从(影展还未诞生的)1980年代绵延至今的女性影像多元光谱,聚焦、扩容、筛选,与遗珠
19:12【联动】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1990年代以降的女性私电影:各自独立的策展工作,女性影像在不同影展/单元被呈现时的纷呈姿态
PART II 第30届女性影展
21:43【策划】挑战观众的影像实践,不再区分的类型,发掘独立实验的有趣面向
25:46 台湾#MeToo运动之后,女性工作者在影视行业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是否得到了一些改善?
27:01【编织焦点】全球女性主义影像集社的现下共时:回应女影历史与精神
30:18 影展对女性电影集社分布的选择:一半在亚洲,非典型性的欧陆与蓬勃的拉丁美洲
32:50 “编织”的命名:编辑集体的合作,以替换往届的焦点影人单元
33:41【移动身景】凝视、抵抗、创作与歌唱:回到身体中介回应#MeToo运动,女性身体在不同场景的意义,以及与影像介质的关联
36:16【即溶宇宙】没有容身之地的实验片?在常态与非常态单元之中寻找新的创意与书写新的论述
38:50【开/闭幕片】新人新作:每年策展思路的殊异,集体的与个人的
40:44【台湾竞赛】与其他影展竞赛的定位差异?建制、入围、评选
44:20 女影和国际女性影展组织的交流,以及自然媒合的华语电影工作者
PART III 女性工作者在影视行业
50:11 女影台湾竞赛的性别限制?看见女性创作者,行业资源分配的再审视
53:50 台湾的#MeToo运动是否松动了行业内部的权力结构?逐步的微小变化与体制的缓慢进程
55:37 为了平衡性别而设置的女性职位?政治正确的风在影视产业吹得有点慢
【简介】
台湾国际女性影展自1993年举办至今,由台湾女性影像学会办理。为现今台湾历史最悠久的议题性影展,亦是亚洲继印度、东京、香港等地,最早出现的女性影展之一。旨在推广女性创作者/女性视角为主的影像创作,透过电影映演及相关活动建构国际交流平台,并为观众引介具时代意义、性别思潮的优秀影片,拓展性别之于影像的当代意义。
1993年,第一届“女性影像艺术展”(Women Make Waves),于台北霍克艺术会馆举办,为台湾国际女性影展滥觞;2000年,第七届正式移至电影院举办,并更名为“女性影展”(Women Make Waves Film / Video Festival),奠定女性影展的影展定位;2012年再度更名为“台湾国际女性影展”(Women Make Waves Int'l Film Festival, Taiwan)。
1998年,时值“女性影像艺术展”已举办五届,为确立影像艺术展的日后发展,“台北市女性影像学会”于该年9月成立,为一非营利组织,首届理事长为黄玉珊。学会自2001年起办理女性影展巡回放映,此举为台湾首创,与地方影院、社区、校园及艺文场所等共同办理放映,期望使性别影像遍及台湾,藉此消弭影像教育城乡差距,并推广性别平权和影像美学。
2004年“台北市女性影像学会”转型为“社团法人台湾女性影像学会”,由陈明秀担任首届理事长。自此,学会致力于全方位女性影像推广工作,包括书籍刊物出版、影音发行、网络资料库建置等业务,除提供教学资源外,也丰富电影及性别研究资源。近年亦着手办理各类型工作坊,如纪录片培训营、策展人培训班、实验电影工作坊、编剧工作坊等,鼓励女性创作者透过镜头执掌转移,勇敢创作发声。
PS:本次节目与「陀螺电影」联合发布,关于台湾国际女性影展更详细的介绍文章将发布于「陀螺电影」公众号,文章地址日后见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