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过潮汕之后,本期「山河纪」将继续家乡故事系列,将视角转向西南。在这期节目之前,我们并不了解“未识别民族”,没听说过“穿青人”,更不曾想过因民族辨析不明晰而未获官方承认的人数有六十万之多。
“穿青人”是怎样一种存在?“穿青人”为什么会成为“未识别民族”?“未被识别”的身份,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对民族身份的回溯,是否有助于进一步打开对于我们自身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在本期节目中,嘉宾斯澄和新阳将以穿青人作为未识别民族的形成历史为引子,和我们聊聊有关少数族群的自我认知与身份追寻,以及社会学带给他们的滋养。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林斯澄(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
嘉宾:新阳(穿青人,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
【收听指南】
01:36 穿青人,“薛定谔的”少数民族
06:00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民族识别史
12:38 穿青人与客家人,身份认同的模糊
16:47 越互动,越溯源,认同意识也越强
20:10 汉化vs区隔,穿青人的徘徊和摇摆
24:16 五显神的图腾崇拜与“跳菩萨”仪式
30:36 民间信俗:太平清醮、潮汕英歌舞
36:49 屯堡人对汉文化有着主动的认同
40:37 蒙自,滇越铁路遗产,西南联大分校
47:20 我们都是异乡人,永远处在迁徙之中
52:26 有了创造力,就会有不一样的活法
【工具箱】
01 “穿青人”(别名里民子、羡民、土人),是中国未识别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毕节市、贵阳市、安顺市等地,传统服饰为尚青色,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在建国初民族政策伊始,“穿青人”就提出族名“穿青族”或“青族”,然而由于本身群体不大,识别不够明确,在1955年版本的《贵州省穿青人的民族成分问题调查报告》(以费孝通为首的调查组所撰)中,“穿青人”被认为是汉族的一支,直到1986年《贵州省穿青人民族成分重新考察报告》指出:“穿青”是一个单一民族,不是汉族。
02 中国未识别民族(Unrecognized ethnic groups in China),指的是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特定群体,也可能是指民族辨析尚且不明晰而未获官方承认的民族。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未识别民族人口为640101人。其中多数集中在贵州。
图源网络
03 土客冲突专指明清时期,在中国南方的族群混居地区,各族群之间的激烈冲突,其最高峰是清朝末年发生在广东四邑地区的土客械斗。土、客两词,分别是原住民和移民的意思,按当地不同族群到来的先后进行区分。这场土客大械斗双方都伤亡众多,而客家人部分被赶回粤东北的原籍嘉应府,或被安置到四邑和海南等地,有些也因世仇而逃离出海。
04 五显神即五显菩萨,是穿青人的信仰标志之一。五显坛通常挂在屋梁的最高处,里面放着五谷、金银等,象征家族的兴盛与传承。几乎每个穿青人的家里都会供奉五显坛,平日里,哪怕是素不相识之人,只要见其家中供有“五显神”,穿青人便认为是遇到了本族人,于是和对方亲友相称、畅叙心声。
嘉宾供图
05 长洲太平清醮是由道教传统仪式演化成的民间信俗活动,流行于香港地区,于每年农历四月举行,有接神、开光、走午朝、水祭、走船、会景巡游、祭幽、谢天地、抢包山、分发幽包和送神等仪式活动。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06 英歌舞,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是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普宁、揭阳、惠来、潮阳、陆丰、潮州及福建省的漳州等地区的一种糅合南派武术、戏剧等地方艺术为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英歌舞所表演的角色均为《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但表现手法十分概括写意,既不叙述故事情节也不表现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战斗情景和热烈气氛,塑造英雄整体的形象。、
07 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
08 蒙自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县级市、首府,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部,东与文山市毗邻,南与屏边苗族自治县相连,西与个旧市接壤,北与开远市相邻,是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外国银行等诸多“第一”先后在这里诞生,拥有“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三张文化名片。
【相关往期】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0(备注「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