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观影| EP3. 涉过”愤怒的海“,世界如爹的套娃友人絮语

友人观影| EP3. 涉过”愤怒的海“,世界如爹的套娃

71分钟 ·
播放数121
·
评论数2

曹保平导演的作品《涉过愤怒的海》于2023年11月25日上映,一经上映,电影中对于代际关系的探讨、青少年人格障碍的聚焦,及其关于家庭中“爱的缺失”主题的直白展示,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这期播客中,我们首先谈论了各自对《涉过愤怒的海》的观影体验,从电影的剧作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探讨了这部电影的优点和缺点。

接下来,我们从曹保平导演的电影创作序列谈起,分别引入了性别视角、导演的创作路径、父亲形象的塑造等角度畅聊了我们对这位导演电影风格的看法和感受。

最后,曹保平导演在其电影中对父亲形象的解构和重构引发了我们对华语电影及西方电影中父亲形象的进一步讨论,我们发现无论是华语电影还是欧美电影,都存在对父权结构的反思、对“失权的父亲“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家庭进一步崩坏和瓦解这一主题的探讨。

结尾,我们认为,携带原生家庭创伤成长起来的人们依然可以通过”重新养育自己“的方式去发现爱、创造爱、生产爱。

Part1《涉过愤怒的海》观影体验

03:56:《燃冬》VS《涉海》,一种与市场热度相反的意见。

06:12:《涉海》作为一部类型片的得与失。

13:50 :《涉海》的成功之处:对父爱的颠覆、原生家庭病态的展现和人性的试炼。

17:30:结尾的败笔。

20:25 :对于原生家庭的审判引起观众的深深共鸣。

Part2 曹保平电影序列以及其对父亲形象的解构

20:27 :曹保平电影回顾。

20:33:以性别视角看《烈日灼心》。

24:00:从《狗十三》到《涉海》,对父亲的批判渐强。

24:54:曹保平在做类型片的时候一直在做反类型的人物。

27:44:巧合—曹保平剧本里的一把双刃剑。

33:18:曹保平目前最佳:《狗十三》

33:53:“中式残酷青春物语”。

37:50:《狗十三》中的经典父亲形象。

40:36:世界是“爹的套娃”。

44:33:“长大是不断受锤的过程”,放眼望去大家都是“挨了锤的牛。”

Part3 影视作品中的父亲形象

47:21:男人“喜”当爹作为影视剧常见的升华男性道德手段。

53:47:盘点影视作品中令人难忘的父亲形象。

1:07:55:原生家庭之苦可以超越。

【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品】

曹保平电影序列

《光荣的愤怒》2004

《李米的猜想》2008

《狗十三》2013

《烈日灼心》2015

《涉过愤怒的海》2023

其他影视剧

《推手》李安 1991

《喜宴》李安 1993

《饮食男女》李安 1994

《冰风暴》李安 1997

《燕尾蝶》岩井俊二 1996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岩井俊二 2001

《漫长的季节》辛爽 2023

《封神》乌尔善 2023

《那人那山那狗》霍建起 1999

《一一》杨德昌 2000

《东京物语》小津安二郎 1953

《托尼厄德曼》玛伦·阿德 2016

《快乐结局》迈克尔·哈内克 2017

《父亲日记》伊斯特凡·萨博 1966

《魔王》玛丽路易斯·依莉贝 1931

《橡皮头》大卫林奇 1977

音乐

Keep Calm and Podcast

展开Show Notes
恰121
恰121
2024.1.12
这个音乐很适合,还有左声道,蛮好听
MengJune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