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30|把编辑作为方法:talk with资深编辑罗丹妮有关紧要SomethingMatters

vol.030|把编辑作为方法:talk with资深编辑罗丹妮

90分钟 ·
播放数7893
·
评论数85

《把自己作为方法》《夜晚的潜水艇》《冬泳》《重走》……

站在这些兼具口碑与畅销的原创作品背后,资深编辑罗丹妮说:“最近几年的感受是我越来越远离作者了。”

从中华书局到理想国,再到单向空间,编辑罗丹妮迈入了从业以来的第15年,也沉淀出自己的从业感悟。面对乏善可陈的图书市场,编辑被裹挟着远离读者身份的现状,沉淀与反思也许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期节目,主播希颖在北京出差间隙,与丹妮进行了这次期盼已久的聊天,关于编辑工作,关于过去的2023年,关于出版业的现状。

从大公司到小机构,有哪些编辑的困惑?现在的语境中,图书品牌意味着什么?她们还畅聊了对以往编辑工作的真诚反思,做原创选题与作者的标准和经验,2023年的遗憾等。

市场的压力下,我们如何回归读者,如何靠近作者?也许“真诚”和“反套路”是最好的回答。

嘉宾简介

罗丹妮,资深编辑,前单向空间编辑总监。编辑有:《把自己作为方法》《夜晚的潜水艇》《冬泳》《重走》《同窗》等。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1:53 罗丹妮的2023:外部乏善可陈之后,得到内心的宁静

04:44 编辑工作的危机:编辑越来越远离作者

10:09 从大公司到小机构:编辑的“怯懦”与“自由”

18:03 策划经验谈:天时地利?“我只能说我没有做错什么”

23:45 【硬核经验】:“我的底线标准就是要做不赔钱的书”

33:00 兼听则明,还得听进去:丹妮“对自己工作的检讨”

41:25 选题标准:“我做的书来源于我的问题意识”

50:06 对原创作者的考量: “定了这个作者,我愿意出TA的每一本书。”

59:36 关注点的转变:随着年龄的增长,生老病死无法回避

65:20 低转化率时代的怀疑:图书品牌何为?品牌调性何为?

77:47 “码洋制造机”正在转向:“真正的帮助不只在出版服务层面”

80:11 【新书安利】双盲命题写作大赛首奖作者林戈声最新短篇集!

82:40  颠覆传统文学分界!“伏笔计划”is coming

本期节目出现的书

《冬泳》班宇

《夜晚的潜水艇》陈春成

《重走》杨潇

《单读》MOOK

《同窗》林桂枝 / 杨京京

《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王梆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项飙 / 吴琦

《死亡日志》伍祥贵

《纷纷水火》林戈声

《鲤·严肃点!文学》张悦然 主编

本期还将在评论区抽2位幸运的朋友,送上林戈声首部短篇小说集《纷纷水火》各一本!快来互动吧!
别忘了点亮shownotes页面的小心心!

也欢迎给我们的豆瓣条目来个五星好评→有关紧要SomethingMatters (douban.com)

【更多预告,欢迎扫码↓添加“有关紧要的阿达”报暗号“播客”入群】

+++++

出       品:明室Lucida

本期策划:陈希颖

本期主播:陈希颖

本期编辑:苜蓿白鲜

本期剪辑:水母

封面插画:JIN

视觉设计:山 川

片尾曲 Circle On The Snows_The fin.

展开Show Notes
有关紧要
有关紧要
2024.1.26
置顶
【我们有听友群啦】欢迎在shownotes页面扫码入群!有关紧要的专属听众互动区,欢迎畅所欲言!
【福利老规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积极互动!我们将在下次更新选出两位朋友,送上林戈声首部短篇小说集《纷纷水火》各一本!别忘了点亮shownotes页面的小心心哦~
【更多互动看这里】如果你是编辑,想要来分享自己的做书经验或故事,也欢迎带着你的个人介绍以及想聊的话题发送到邮箱, SomethingMatters@126 .com
茶陵路老许:扫码进不了群了🥲🥲要邀请才行
有关紧要
:
解决办法来啦👉请vx添加“有关紧要的阿达”报暗号“播客”入群!阿达的二维码已经更新在shownotes里啦
7条回复
sadred
sadred
2024.1.27
“用自己的语言向朋友介绍一本书”这件事对我来说越来越重要,生活里除了书,还会和朋友聊到电影、艺术作品、文化事件、社会新闻等等,很多时候急于把自己喜欢的事物分享给别人,却发现没用对“方法”,与其用那些话术关键词、面向传播的推荐语,不如用真诚的观后感和个人解读,更不必太过考虑准确性或所谓的水准而舍弃自己的想法和风格。在编辑这件事上,保持自省真的很有意义,希望自己也能坚持做一个认真的人。再次感谢这期节目!喜欢
GQ女侠
GQ女侠
2024.1.28
嗨,《同窗》我也抱着期待读了,但很快看完放到了一边。当时在多抓鱼上看到《同窗》,觉得书名和封面都很好看,下决心买,一来冲着主题:成年的母女共读;二对单读品牌有好感。今天听了丹妮的回顾,我也想补充些我对这本书的感受:当时的印象是,内容太简单了。现在想来,这本书的作者组合,从定位看是否有点尴尬?我记得女儿是十九二十岁的年纪,正在英国的高等学府留学。妈妈呢?看介绍是个职场女强人,感觉经历蛮丰富的。不过这个年纪的女儿,作为孩子呢,有点成熟;是成年人吗?又很单纯。那她们的同窗经历如果没有细节的填充,只是很正经地聊文本就书谈书的话,内容深度注定是不够的。其实母女相处本身就很有趣,更何况母女同窗阅读、学习。我作为一个会跟母亲互相推荐书、讨论书,追求母女共读的成年女儿,看《同窗》时是有落差的,没有得到期待中那种谈的内容落地的共鸣。我觉得丹妮说的“为什么是这些书?”倒不见得是编辑最要知道的,可能,更应该是读者想知道的,也就是母女每次进入正文之前值得一讲的。我想象反而是这些“周边”(一些铺垫,聊书时的一些拓展,一些闲谈?)会让人真正地看到这对母女,看到她们两个人,同窗母女的关系充满哪些细节让我感到我跟这个母亲有共鸣,我作为女儿是跟这个女儿有共鸣等等。总之单就文本本身的讨论,深度不够;就母女关系而言,也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丹妮后来说到跟桂枝(《同窗》母亲)的合作关系是很好很顺的,我在其它地方也听过丹妮谈到这本书时对桂枝的付出心怀感激,甚至因为没卖好有点惭愧(希望我没有误听哈),我觉得蛮有趣的哦,我忍不住想,以《同窗》为例,有些本可以更好的书没能“深”下去,是不是跟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有关?太顺也会在需要停留的地方滑过去,是不是?不过我这个读者嘛,挑毛病归挑毛病,还是很欣赏作为编辑的丹妮的!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书,相信你通过这本书和桂枝结缘,本身意义就大过这第一次合作,以后可以再合作一次!
Rodenny:太谢谢你分享的这一切了,对我太有启发了!特别你提到的,铺垫,必要的周边,每一本书的选择,感谢🙏
Xiying0909
:
好棒的分享!
3条回复
睡前无事,打开小宇宙开始听这一期,当听到罗老师说现在做书首先要想到“不要赔钱”,以及对于《同窗》这本书好似“忏悔”式的复盘,不免想了很多。作为曾经是一家民营书店的工作人员,深知做有深度的文化产品,当其不得不与越发浅薄的市场需求发生矛盾时,其中的参与者会面对何等的焦灼,特别是有企图心的参与者。而愚笨的我经过好久才明白,要兼顾各方利益才能走得更长久的道理。《冬泳》《重走》读到兴奋处,我都会默默感谢这些书背后站得每一个人,因为我知道作家更像是一个主唱歌手,但若没有为其搭台保障演出的各路人马,他也只能有心无力。所以听完节目后,我只想对所有还在坚持做理想文化的编辑等老师们说,请相信有人还在读纸质书,且会一直读下去。因为阅读的世界从来都是广博且深邃的,而因为书产生的人之间的连结,必将同等坚固。
有关紧要
:
恭喜中奖!请尽快添加“有关紧要的阿达”vx:somethingmatters_ada,并发送您的主页截图和中奖截图~奖品即将送上!
Shawnx
Shawnx
2024.1.29
人可以通过至少四种方式为自己创造意义。一是在困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二是通过艺术、幽默、大自然、爱、人际关系丰富自己的人生。三是通过工作或者兴趣爱好创造意义。四是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人生中体现出的意义做出诠释。
丹妮老师离开单向了吗?
如tu:螺丝在拧紧,吴琦邀请了肖海鸥,同为努力的编辑老师。我还奇怪,直接对谈丹妮就很好。
如tu:同问?
4条回复
一啦罐
一啦罐
2024.1.29
至于丹妮对自己“听上去”过高的要求以及反思也让人无比共情……我们对心中认同的所谓“好东西”的理想追求,在面对各种现实困境下,太自然会想到“我是不是能多做一些”的话,而在精力有限无法单靠努力就能克服问题的时候又在反思自我的能力是否还修炼不够?太理解丹妮说到“没有抓住期待中的读者”的那种失落了,其实对有些读者来说也一样,我是不是读得能满足这本书的期待?最近好像越来越感受到读者的使命与分量,前两天打开群岛出的《生活的囚徒》,翻到尾页发现一本小说的印刷可能也就6000册而已。原来有时候自己或许也成为那些“冷门图书生命历程”里的1/6000。但冷门不代表不值得,读者除了扩大分子外,又能为扩大这个分母里的数字做多少呢?

其实很想说,如果读者能有这样的编辑,这样的做书人在努力。那读者也同时在努力不“错过期待中的每一本书”,会想要更快更好的读到值得的文字。也会想要把作为读者的一票放进整个行业运转的体系里,多点一些“想读/在看”,多在认真读完文字后发出“真的感受”也让文字收获“正当的讨论”而非轻巧又自大的上帝点评。真的谢谢你们,真的,我们一起努力❤️❤️
Rodenny:也谢谢你说的这些话,打下了这些字,出于真的感受,充满能量!我们加油!一起努力
一啦罐:☺️☺️☺️
贝果娜娜
贝果娜娜
2024.1.28
很喜欢这期探讨的话题,边听边感叹,编辑工作要有理想,也要有妥协,得失的平衡难能可贵。为作者、为读者做书的好编辑还可以更多一些。
与作者更亲密地沟通、对文本更用心地理解、明确预期的目标以及敏锐的直觉,大概是发现好作品的秘诀。
绞尽脑汁想文案,确实是消耗性的工作,伴随不确定的结果。让大家认识一本好书,也难也容易,回归作品和作者本身,更好地理解、描述和传达总不会错。
细数一下,《冬泳》、《夜晚的潜水艇》、《把自己作为方法》等等都有拜读,内容题材各异,但都有所收获。阅读的魅力之一在于,无论是不是所谓“风很大”的作品,亲自去读一读才知道喜不喜欢、合不合口味、能不能学到些什么。不管是作者、编辑还是读者,确实都需要一些创建性的思考。
李乌鸦
李乌鸦
2024.1.26
15:09 丹妮老师讲话真实在哇
Xiying0909
:
捕捉一只乌鸦
LGiki
LGiki
2024.1.28
54:58 「我觉得在任何的大的趋势面前,个人都是有能动性的,我自己不太接受的一个状态,就是一种缴械的状态,它还不是躺平,我觉得躺平有时候是主动的,主动地选择躺平我认为也是一个主动性,但我觉得人最可怕的是丧失选择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躺平也是我的选择,我选择出局也是我的选择,我认为乐观的一点就是,你总是会找到你自己的位置和你可以做的事情,这个是不会被结果淹没的」
恶魔之眼
恶魔之眼
2024.1.27
04:29 听完明室的每期播客都深有感触,请的每位嘉宾前辈都不遗余力地分享有关出版行业的事,我能听到有关紧要真的倍感荣幸。我认为编辑既要是专家又得是杂家,得时刻保持学习新事物的状态。听前期有嘉宾说编辑就是幕后工作者,但当下编辑不仅是做幕后,也得站在台前,比如说营销编辑等。丹妮老师从理想国到单向,积累到核心经验,所有的分享、探讨又让我学到了很多,感谢分享~(^🙏^)
米泉
米泉
2024.2.20
13:29 从这里开始,在专门做出版的机构工作,和在并非专门做出版的机构里做出版工作的体验对比,很有意思。
Sadbabe
Sadbabe
2024.2.16
一生自省且拘泥于被夸奖的中国女人哈哈哈哈,我真的好爱女性
是小钰啊
是小钰啊
2024.2.07
虽然丹妮老师说自己不是“理想主义者”,但是她还是有很坚定的自己的理想主义。
纸上卧游
纸上卧游
2024.1.26
好的编辑要具备一种兼容并蓄的心态,如果只想听到自己想听的而屏蔽掉批判的声音,是某种意义上的自大和自我欺骗。
本人是投资人,想要联系罗丹妮老师,请问可以帮忙引荐下吗?
StarrHwang
StarrHwang
2024.1.30
36:45 去搜了《同窗》,确实哈哈哈,有点两头不吸引,妈妈和女儿两种读者群可能都有点不感冒🤧不过听到成功编辑坦然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还是感到很有意思
SOYOGO
SOYOGO
2024.1.30
丹妮老师太好了❤️
HD41682q
HD41682q
2024.1.29
老师讲得很好 引人深思 之前也看到了“同窗”这本书的宣传 没有被吸引的原因对于我个人而言是(仅从当时很浅表接收到的信息看来)这是一种太优越和理想的母女关系了 我不会跟我的母亲共读 很难在直觉上identify with 而我自己 和身边的很多女性朋友一样 都深陷各种不同又相同的母女关系的谜团 类似的一个主题是最近在明室听到的“我的母亲做保洁” 听了一点点就忍不住哭了 虽然自己跟作者和她的母亲也很不一样 但是在很直观的可以被潜在读者接受的浅表信息里 传达了那种非常剧烈的矛盾 碰撞 而又因亲情相连 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理解 那种关系的共性一下就吸引了我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做为读者的个人感受
一啦罐
一啦罐
2024.1.29
谢谢丹妮,谢谢希颖,谢谢明室。看完上次丹妮和索马里的对谈,这期又缓慢反复的听,好多感触也好多新的启发。出版以及编辑的视角很多时候是我们做为读者难以感受到的,虽然隔壁也会说“编辑希望能做到在图书中隐身”。完全可以体会对讨论「品牌」「調性」这样概念时,作为出版方的困惑。只是作为读者,我们也越来越感觉到,在这个有如此多纷扰世界里,找到一些可以放心跟随的“书的方向”又是多么迫切被需要。这种「品牌」是我们在忙于生计无法做到遍历好书的情况下,其实也是在缺乏更为普世/成体系的图书评论及推广机制下,来自读者的信任与依赖,当然这可能偶尔也多少有点盲目在。但这可能,确确实实是我们在现在时代里为数不多能找到的作为读者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