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讨论新马戏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70分钟 ·
171
·4
「Archipel群岛」光圈
法国公共空间艺术ArtBirds 阿伦
「WhenPlay哪天看戏」&法国戏剧制作人 子雯
资料收集
「肆体不勤」三疯
- 00:01:28 嘉宾介绍和节目起意
- 00:05:01 马戏 vs 新马戏 vs 杂技:谁是谁的翻译?
- 00:12:43 “明日马戏”是个什么节?
- 00:21:37 喜怒哀乐不是童子功: 艺术乎?技术乎?
- 00:32:02 创作重点何在?法国马戏教育体系怎样培养创作能力?
- 00:51:40 嘉宾所见印象深刻的新马戏作品分享
- 01:03:32 结语
本期节目的图文索引:
mp.weixin.qq.com
多年来我感受到的,是国内和国外对于杂技(马戏)的职业定位大不相同。
在国外,杂技(马戏)既可以作为一种普通的职业,也可以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和其他职业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而国内,虽然建国后,出现了艺术工作者这种定位,我但最常听到的还是:“我家孩子学习不太好,能不能介绍他去考一下杂技团呀!”等等……
所以,杂技在国内,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种后路,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求生手段。
学习杂技,在大多数人也是一种被动的,看不到前途的选择。
因为在国内的各种艺术形式中,无论是发展空间还是收入差距,杂技基本上是在最底层。
而中国杂技与国外马戏,从技巧来说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现代人的生活中出现了更多的娱乐元素之后,马戏与杂技也受到了致命的冲击,尤其是杂技。
当我在国内正规团体就职的时候,所有演员追求的是每个技巧的更加高难化,已经出现了演员年龄的幼小化。
杂技演员的幼化趋势大概始于1990年前后,当时的20岁的演员就可称之为老演员,除了业务能力较强以及个人登台意愿较强烈的之外,就要准备退居二线,给下一代的少年演员甚至是幼儿演员让路。让更小的孩子表演更难的技巧,这在当时的杂技正规团体内已是一种趋势。
然而当我成为自由演艺者后,在参加迪拜首届拉马丹购物节时,我在那里遇到了各国的同行们,对于他们来说,艺术不分国界,不分专业和业余,不分艺种,不分性别,不分年纪。
在舞台上面,我们通过技巧演绎,是想要传达给观众们一些什么,并且尽量能够让他们感受到。
而提到了新马戏,不禁让我想到了近年来的主题杂技。
由于信息时代娱乐方式的多元化,马戏与杂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并渐渐不再红火。
于是我看到了主题杂技晚会,比如《金色西南风》,比如《丝路国香》……
也看到了新马戏,比如《B计划》,比如《大都会》。
在我个人看来,虽然两者都是将技巧与主题融合,大量运用了特殊的舞台装置以及特技表演,混搭了戏剧、杂技、舞蹈、视觉艺术、音乐等多种形式来呈现。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完全不同的观赏体验。
主题杂技我感受到的就是传承为大,固化思维。无论什么新的因素,都万变不可离其宗,情节和主题都是被弱化的,重点还是技巧展示,主谓痕迹过重,一眼看过去,爬杆还是爬杆,顶碗还是顶碗,老祖宗的东西不能被新的元素盖过去……
而新马戏,会让我感受到突破,他们把技巧和周围元素巧妙揉和,浑然天成。你在大幕拉开时,除了演员,我们不知道他会怎么演绎,会去期待接下来的发展,会让你随着表演感受到他所想表达的独特的东西。
可能这就是不同教育体系与不同思维方式所导致的两种艺术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