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战役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在这次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
中途岛,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岛屿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都相距2800海里,在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丢失中途岛,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不安全。
最终美军以损失一艘航母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的代价击沉日本飞龙号航空母舰、苍龙号航空母舰、赤城号航空母舰、加贺号航空母舰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该战役的胜利深深鼓舞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士气,取得扭转太平洋战争局势的胜利。


决战中途岛!命运的5分钟
130分钟 ·
13402·
71
HD968069g
2024.3.01
19
好听 考虑整个二战专题吧
记得曾经「逻辑思维」也聊过这次战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日本人家底不足,因此每一架飞机和舰船都特别宝贝,大战的时候也得扣扣缩缩地省每一架机次。美国完全相反,家底厚,要往外甩的时候就跟不要钱似的,所以他们的策略是,只要最终结果,过程中掉飞机啥的都可以接受,才会不断出发。波哥也提到了,日军是有机会放弃180架飞机来及时调整的,但是就是舍不得,所以最后吃了大亏。所以,经济账往往是决定这战能打到什么程度的最后上限,日本人从一开始就没算好这块。
不太赞同这个观点。这不是家底厚还是家底薄的差异。在情况不明确的时候,无论是那个指挥官都不会为了【可能击沉敌军航母】而【牺牲一百多架己方飞机和数百名宝贵的飞行员】。
在那种情况下,南云的决策恐怕是每一个指挥官都应该做的。这不仅是经济账。
是另一个角度的没问题。这一点其实比较赞同主播的一些观点。如果不能带入当事人的视角,很多逻辑是难以成立的。
站在上帝视角的分析,有些就是事后诸葛亮。所谓的逻辑,就是成了理论上的逻辑。这也是那边最受诟病之处。共3条回复
决战中途岛这个电影我看了十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