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是把碗洗碎和把碗洗碎的好朋友、人类学博士在读的猫尔架最近新上线的播客《迟到仪式》的合作节目。
从动画《夏目友人帐》、《死亡笔记》到游戏《神界原罪2》,世界各地的流行文化创作都视名字为拥有某种魔力的存在,一个人的命运和ta的名字似乎有种分不开的关联。参与这个讨论的猫尔架、凭克和潘浮力都因为种种原因和自己的名字曾经或依然处于一个充满张力的关系。而没有人能够在出生时为自己命名,在被取名的时候,我们也被包括在与他人的联结之中。
名字的诞生往往承载了对一个新生儿的寄托。有时候我们希望美好的品质通过名字被赋予给孩子,有时候则是故意给孩子一个“贱名”,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一旦一个人有了名字,ta就从“任何一个人”变成了某一个“具体的人”。学习自己的名字也是每个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凭克的取名故事则体现了命名是一种需要争取的权力,它可能是发生在父权和母权之间的斗争,决定将来一切行政手续上白纸黑字的大名。但是在大名之下我们依然有使用其他名字的空间。
猫尔架的本名长达数十年高居00年代新生儿名字排行榜的前十,从小到大的重名经历曾经会让他向往拥有一个独特的名字。潘浮力则曾经希望自己的本名体现更多的文化属性。
另一方面,名字的运用场景是多样的,我们也会在不同的情形下使用不同的名字,比如我们三人都选择在这里以网名示人。很多人都有一个以本名为基础的外号,学校生活中被取贬义的外号会显得更加有羞辱性。但是和朋友相称外号又是亲密的体现。
潘浮力小时候在地震中的遭遇体现出在极端情况下,名字可能是我们身而为人最基础的标识。而对于跨性别者和在集中营中死去的俘虏,受害者的名字甚至很难以妥当的方式被铭记。
很多女孩的名字体现了重男轻女的倾向,越来越多的“招娣”们开始拥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自我命名,去寻求一个与她们的自我更加接近的名字。
而在留学、流动的新背景之中,我们都接触到了更多不同的名字,也必然要经历自己的名字被简化、错写与误读。有时我们会提供一个更容易读的名字,有时候我们要求自己的名字相对正确地被呈现。
除此之外,明星的艺名、电影的不同语言片名转换也是我们关于名字观察的一部分。《当我望向你的时候》和它的英语片名《Will you look at m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怪物》在法国的片名《Innocence》似乎抹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总而言之,名字为流动、多面的自我提供了相对的稳定和持续性。我们希望大家都能拥有面对和处理与自己名字关系的信心和动力。
5:56 什么时候可以取名字
9:49 凭克的两个名字
15:02 拥有一个00年代超流行名字是什么体验
19:52 名字的性别化特质
24:05 欧美人会从神话、《圣经》中选择已有的字母组合
26:51 在法国学习新名字的读法
35:07 你们会在网上搜自己的名字吗?
44:47 用八字算一个新名字
55:42 潘浮力在地震中感受自己的名字
1:04:55 最新流行中文名趋势和性别分布,“子涵”是一个非二元名字
1:08:10 法国华裔子女名字的断代
1:11:10 我们的星巴克名字
1:13:06 日常经历名字被打错
1:15:23 你是quing card吗?
1:18:35 电影的不同名字:《当我望向你的时候》《怪物》
1:22:05 怎么给自己的播客取名字
【参考内容】
The Anthropology of Names and Naming, Gabriele vom Bruck & Barbara Bodenhor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