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Claude 3的接连发布,再次引爆“大模型”的讨论热潮,也引发了不少人对于中美创新能力差异的焦虑。并不缺乏资金和优秀人才的中国企业,却为何总是在颠覆性产品上“慢半拍”?传说中安逸、“养老”的国外“大厂”,是如何在高度竞争的全球市场中保持领先的?科技资本如何让这些聪明、有反思能力,被认为相当注重工作-生活平衡的工程师,为产品研发全身心投入,同时又能保持高水平创造力?
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吴桐雨老师,她曾在美国某头部科技公司展开了长达13个月的参与观察,并基于此探讨了美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微观基础。在她即将出版的英文专著Play to Submission: Gaming Capitalism in a Tech Firm中,她细致地呈现了科技大厂的“游戏宇宙”,展示了科技资本如何通过调动工程师的“玩家主体性”使其沉醉于开发工作,又是如何用游戏化的设计遮掩其劳动控制意图的。本期节目是“硅谷民族志”系列的上集,主要讨论了科技企业的劳动控制及其对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下集则会聚焦码农群体的内部分化及硅谷的男性气质塑造,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下集的精彩内容。
——本期嘉宾——
吴桐雨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劳工社会学、科技产业、性别研究等。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5:08 迎难而上的选题:亚裔女性也应该可以讲述白男工程师的故事
08:10 把喝酒作为方法:突破关键报道人
17:36 游戏文化震撼:被“俄罗斯轮盘赌”化解的劳动分工危机
24:00 泰勒主义的前世今生:怎么让工人干更多的活?
31:41 “隐于后台”的数字泰勒制:如何用免费mm豆监测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33:32 当布洛维和布雷弗曼吵架:工人就那么傻吗?工人只想着偷懒吗?
41:00 工人为何愿意玩游戏?哪些结构性因素决定了游戏成立的条件?
44:30 经典劳动游戏理论不足以解释美国科技资本的一些新现象
51:58 “甜甜圈邮件”(Donut Email): 恶作剧游戏及其变异
57:25 周末“开黑”竟是为了加班:什么游戏让工程师debug上瘾?
65:46 “忙着从一个游戏跳到另一个游戏”:游戏宇宙的建构与被隐形的劳资关系
——关键概念、作品、人物及拓展阅读——
·Engineering Culture:control and commitment in a high-tech corporation,Gideon Kunda,2006,Temple University Press
(中文版本即将由薄荷实验出版)在本书中,作者吉登·昆达对美国一家大型IT公司的工程师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批判性分析。为什么人们如此努力工作并乐在其中?是工作本身让人如此满足吗?问题的答案在于理解企业文化如何影响了员工的看法。通过对工程师的深度访谈、公司的日常生活和仪式的参与观察,作者生动地描述了管理层如何使用各种方法来宣传所谓非正式的灵活的工作环境,以及在促进个人成长的同时,提高和奖励个人的主动性及创造力。然而,作者证明,这些无所不在的努力掩盖了一种复杂微妙的规范控制——在这种控制中,员工的思想和心灵成为企业影响的目标。本书仔细剖析了这种控制形式对员工工作行为和自我意识的影响,探讨高科技公司的企业文化如何在工程师身上发挥作用,以及工程师又如何参与和塑造自身及其所在的企业文化。
·《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项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海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谢立中 著;高丙中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 Leslie Salzinger: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教授兼性别和妇女研究主席。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社会学博士学位,之前在芝加哥大学和波士顿学院的社会学系任教。她撰写并教授性别、资本主义、国籍和种族及其正在进行的共同建构(ongoing co-formations)。她的民族志研究,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特别是墨西哥。她的主要研究问题涉及经济过程的文化构成和政治经济中主题的创造。她获奖的第一本书Genders in Production: Making Workers in Mexico’s Global Factories(生产中的性别:在墨西哥的全球工厂制造工人),分析了跨国生产的性别维度。她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Model Markets: Peso Dollar Exchange as a Site of Neoliberal Incorporation(示范市场:作为新自由主义合并场所的比索美元交易所),分析了比索/美元交易所市场是墨西哥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市场”转变的关键性别和竞争场所。
·“质询”(Interpellation):阿尔都塞阐述了意识形态能从无数个人当中“征招主体”,将其改造为心甘情愿的属民。这一改造过程,阿尔都塞称之为“质询”(Interpellation),即呼唤某人,询问他“你是某某吗?”从而使他得以确立主体意识,接受此种意识形态提供的整体图像。Leslie Salzinger在分析墨西哥加工厂中性别主体的生产时,使用了“质询”来捕捉“通过在他人的命名中识别主体来创造主体的过程”。因此,主体性变得不再是一种仅基于结构位置的固有身份。Leslie Salzinger避开了阿尔都塞分析的功能主义方面,认为质询需要被理解为一个多方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主体性(subjectivities)可以根据语境构建在同一个身体(body)上。因此,一方面,质询是即时发生的,但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一个迭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质询时刻被串在一起,以创造对主体性的局部和策略性解释。
·《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美] 迈克尔·布若威 著;李荣荣 译,商务印书馆,2008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网络社会的崛起》):西班牙学者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系列书籍《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中的第一部。
·亚马逊泰勒制度的报道:2015年《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长文Inside Amazon:Wrestling Big Ideas in a Bruising Workplace。该文剖析了亚马逊管理层用来敦促员工努力工作的残酷手段与策略,展示了其艰难的工作环境和“恶毒”的企业文化。包括:1)鼓励员工举报揭短,2)没完没了的绩效考核,3)施加各种数据统计的压力。文中,一位亚马逊内部员工说:“几乎每一个曾和我一起工作过的人,我都看见他们在自己的桌上哭过。”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音乐:Painted Sun in Abstract- Soundtrack from The Social Network
片尾音乐:Island in the Sun - Weezer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周天悦
后期:陈颖欣 周天悦
感谢支持,喜欢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