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ke和and都还没结婚,在厌倦了已婚者掌控了所有关于婚姻的话语后,决定让这个世界听听未婚者的声音。
00:08 为什么没有聊结婚这个已经在list很久的话题
01:00 关于结婚,cake爸爸唯一的问题是“他是个正经人吗”
02:10 结婚是“锁死”一个人的终极手段吗
04:17 and妈妈传递东亚震撼:“要么结婚,不结婚就不要谈恋爱”
06:41 与其问一对感情很好的情侣为什么还不结婚,不如问问自己为什么需要婚姻
08:00 父母催婚很大程度上是在投射自己的焦虑,社会对父母的评价只有在子女成家立业后才能完美闭环
09:00 习惯沉默的and面对催婚不再沉默,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交锋,一味沉默只会被对方理解为软弱,如果自己已经坚定选择,就坦率表达
13:07 and被质疑“你就是怕女生拖你后腿呗”,本质是默认男强女弱,而女性需要一段婚姻来维系自己的稳定价值感
19:40 “你只能说我是少数,不能说我不正常”——不结婚是非主流路径,但主流路径上的诸位也没有judge我是否正常的资格。当年被催婚,承受压力的受害者,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更加凶残的加害者。
20:24 我能独立完成社会功能,甚至完成的很好,那我还需要接受社会的规训,去结婚生子吗?
21:48 papi酱的理想模式——结婚是个人的事情,父母不需要也不应该参与进来,永远把自己排在第一位
25:14 父母催生小孩本质是为了自己人生的圆满,但如果做一件事发心不正,那这件事必然会走向不可避免的恶化
29:56 sloss脱口秀,父亲告诉sloss“人生这张拼图,最中心的永远是是伴侣和爱情"。那如果没有爱情就意味着自己的缺失吗?人生不是拼图,这个比喻包含有一种结构性的谬误
32:39 父母自己觉得婚姻很美好,但是子女却不想结婚,某种程度上,是子女对于父母的亲密关系的质疑和否定
33:10 重要的是自己做选择,相信自己的选择,以及盈亏自负
34:03 两个人之间存在100%对等付出吗,基于这个理念出发到头来只会发现每一次付出都伴随着无法消弭的被牺牲感
36:00 假装理性把相亲抽象成一个交易行为,但又想要在里面寻找爱情
37:51 即使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也不是什么都可以,什么都愿意——留学时非常不情愿地把公寓里唯一一张桌子让给男友写作业
41:16 如果家庭里充斥着随处可见的争吵,cake觉得这比独居更可怕
42:06 结婚意味着一个人拥有了新的身份,但要做的不是接受身份对你的建构,而是亲自去定义和建构
43:10 如果婚姻关系成了事实上的共依存,陪伴无法证明感情诚挚,只能暴露自我的缺失
46:53 and师姐说“结婚刚开始是爱情,久了会变成亲情”,and拒绝这一表达
48:45 聊子供向动漫,and推荐探险活宝,然而对方丝毫没有考虑小孩的想法,表达中只有自己的偏好
50:17 在进入婚姻,并生育小孩后,她说“自己现在只能看看咪蒙短剧了”。and理解做妈妈的不易,但and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追求
53:36 家庭是一种意识形态,每一个选择不结婚的人,都会面临自我的审判,然而意识形态是客观,是“我之外”,而那份即使面临审判我也要坚持抗争的心情才是“自我”
54:30 恰恰是因为,我们是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我们才会对自我感动乃至交易式的浪漫行为嗤之以鼻
56:50 结婚并不需要冲动——他们说的婚姻是什么?你想要的婚姻到底是什么?到最后,我为什么需要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