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夜谈|当增长不再是理解世界的唯一框架

不时夜谈|当增长不再是理解世界的唯一框架

73分钟 ·
播放数36469
·
评论数104

【主播的话】

这是一期线下即兴录制的聊天节目。跟我一起来聊这场天的是我们节目的好朋友杨一。当时我和杨一都正好人在苏黎世参加一个活动,便借着当面catch up的机会录了这期节目。

熟悉杨一的朋友们可能会知道,他在去年夏天离开了生活多年的上海,举家迁往伦敦。这意味着,他不仅需要离开由自己亲手创立的播客公司Justpod和熟悉的职场环境,也需要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重新学习、建造、与扎根。

在离开上海之后的这大半年里,我经常听到他在欧美各地行走的消息。我们也曾在线下聚过几次,但并没有系统地聊过。我很好奇他现在的生活状态,出来之后是否已经找到了新的方向,如何审视故乡,如何进入他乡,又如何在两者之间平衡。

--

加入我们的“全球成长计划”

“全球成长计划”是一个基于不合时宜已有听众社群的付费计划。旨在通过定期的、有特定主题的线上及线下活动,来联结同类、交流知识、分享感受、锻造自我。在一个(去)全球化的时代中,重塑我们——新一代的全球华语人群——对于个体生活与社群生活的想象。在这个计划里,我们希望联结那些身处全球各地、仍然对全球化的生活方式抱有想象的朋友们,去共同寻找一种个体生活与集体生活的路径。

了解更多计划详情:www.buheshiyi.com

(链接需通过外部默认浏览器,如 Safari 打开即可完成注册与支付,也可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www.buheshiyi.com)

--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杨一:资深媒体人,「去现场」主播

【本期剧透】

3:11 离开了justpod之后,杨一还好吗?

04:57 学习如何去unlearn,如何重新调整与过去事物的关系

14:28 从人际关系“网络中心”到海外旅居,杨一找到平衡了吗?

18:41 怎样才算“在行业立足”?——建设的不确定性

30:22 到欧洲这半年来学到了什么东西?从Freitag聊起

40:00 “拿勋章”不等于“做事”

53:34 杨一的音频媒介实践与个体生命经验的呼应

60:35 “精良制作”内容的回潮和机构媒体的“降级”

【本期音乐】

片头制作:李其乐 ins@liqillerthatsme

片头:土岐英史 - Lullaby For The Girl

片尾:土岐英史 - Darkness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曾婉婷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展开Show Notes
假的小a
假的小a
2024.4.30
:杨一的前任 程衍樑 。怎么会这么好笑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StellaKw:不时夜谈之再见爱人🤣
Dolphinne:哈哈哈哈哈哈
听下来欧洲的人做事更享受事情本身,过程本身已是回馈,而我们就像拉磨的驴,全靠胡萝卜在前头引着。人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已经爬到山顶的人和还在吭哧吭哧爬山的人心态和行事方式势必会有差异,这不是光靠个人就能完成松弛的。
廖贵婷:我是晚上下班后都还要不停学习以完成自己的松弛
07:48 可是中文播客不能没有杨一
加州一号公路poom:是滴!!!
HD287181z
HD287181z
2024.4.30
前任叫啥?
巧可梨嘎:程衍樑
风声是蓝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磬到处飞还不耽误更新!
Rubbby
Rubbby
2024.5.04
11:07 我觉得这个过程有个很关键的“补充剂”要素,就是信息媒体渠道,它就像每天吃的饭,如果一直在中文互联网渠道获取信息,极端点推导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价值观和逻辑是很难扭转的,但是每天摄入大量的未经筛选的不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英文媒体,又压力很大,尝试了Spotify 的播客,但是怎么说,就是没有办法像中文信息媒体习惯一样那么高效快速轻松地获得“补充剂”,这个过程也有语言思维训练习惯,比如因为用中文组织我的思维的训练已经20几年,所以用中文思考和解释一个抽象概念对我来说只要10秒,但是英文会1.搜索合适的词汇2.根据概念关系组织语言3.尝试engage某个语境,就比较吃力。所以朋友,有没有什么优质英文信息高效摄入的渠道或者思路呢?
如果不大量用英文/其他语言重新构建思维习惯,很容易又回到了中文世界。
Rubbby:以及,可能感觉到自己所在的环境英文语境都是比较low context的,大概就像在国内的初中生的语境需求
11:22 最讨厌国人所谓“highlight”这种表达方式,非常不适,一般会离这种人或至少某人的状态远一点,感觉压迫感和控制欲过强
想念杨一
Nolita
Nolita
2024.5.04
32:41 在国内胡吃海喝淘宝疯狂网购了三周,带着3kg+的体重和三个大箱子回到了法国。然后回来第二天看了一部让人深省的电影《une année difficile》,片中说:在你每次购物前,问自己三个问题:1.我需要这个东西吗?2.我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吗?3.我现在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吗? 然后女主角表示只接受二手的东西,同时家里每新入一个物件就要处理掉一个旧物件。这也是某种欧洲的精神吧,更多并不一定是更好,囤积和积累不如简单澄明地活着。
05:31 分手后的前任问候环节
存在之城
存在之城
2024.5.03
非常欣赏杨一对工作生活学习的态度及处事方式,很高兴听到他的声音。
北向
北向
2024.5.02
高分和学会了知识点是两个东西👍
巧可梨嘎
巧可梨嘎
2024.4.30
23:01 体制内辞职 真的好快乐!!!
Rubbby
Rubbby
2024.5.04
20:05 笑死,中国人一生的线性思维(褒义)
尽兴了吗
尽兴了吗
2024.4.30
38:48 咋整 好想拥有这套项目管理的文档模板🤣
cheeryeee:同样哈哈哈
山川如畫意:不是方法吗😆
Ask月禾
Ask月禾
2024.4.30
反算法的内容真的对我超重要!!!
娇个朋友
娇个朋友
2024.5.09
对这段话完全不认可。只是还不知道欧美播客届衡量成功的隐性标准而已吧,在哪都有你在某个行业“立足”的标准
Rubbby
Rubbby
2024.5.04
19:33 我觉得这是东西方逻辑理解“成就”的一个差异很大的点,在中式的思维里总是用“龙头,头部,权威”理解一个成就的程度,这当然也是一种一定环境里理解某种行业特征定位目标的快速方式。但是我刚来澳洲的时候,老问:这个国家的某个行业的top5公司工作(纯数字层面)是什么,尽管大家都会告诉我typical finance stuffs …,但他们很困惑会觉得我这个人非常ambitious to achieve big goals, 我对这个反应也很困惑,我也只是觉得这是一种理解这个国家产业行业大盘的一种方式而已。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普遍中产,没有那种“绝对头部”和中腰尾部公司或行业有绝对差异的情况,所以他们并不觉得being top xxx defines xxx,反而更加多元和自定义。
米村小飞
米村小飞
2024.5.04
35:00 其实可以去一些欧洲的前殖民地……可能就知道为啥欧洲现在还能活的不错,不过吃老本还是会吃完的
Violet阿紫
Violet阿紫
2024.4.30
天啊 原来杨一离开了呀 再听到他的笑声可太开心了🥳 听出了程老板的失落😏催更杨一的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