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亲说爱》,是一档“相亲”播客。在这里,每一期节目的嘉宾,都是正在相亲路上的单身男女;每一期节目的内容,都会探讨与爱情有关的话题。
本期播客邀请了夯亲角内的一位女性成员,简单情况如下:
阿田,94 年,上海本地人。在银行网点工作,每天跟人打交道,是主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朋友评价她大方热情,吃饭时很会点菜。
如果你想了解她更多,只需要耐心听完这期播客就足够了:
-时间轴-
03:50 实地去逛上海人民广场相亲角的感受
—“之前跟同学出去玩的时候,好奇那个人民广场相亲角。很壮观,大家都是统一的模板。比如说去年夏天的时候,老是在大光明看电影嘛。电影节,在那边等着,没事。两场电影之间的间隔就去人民广场逛一圈。”
—“你只是逛着玩,还是真的去看这个?比如说异性的一些介绍,想了解一下。”
—“没有特别认真地去当成相亲的手段。认真研究、认真学习、认真工作那种状态是没有的。我觉得如果感情上也像条件匹配一样的话,就压力有点大了。”
—“有看到过某一个男生,他的介绍好像挺符合你的期许的吗?
—“有。然后我就会想,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男生,为什么会沦落到这里?”
07:53 人民广场相亲角(谈亲说爱版)之阿田
“刚刚加入夯亲角,我觉得自己认识不到新的人,或者说没有想过要去进一步地发展。但这两年经常出去玩了之后,观念有一点变化。生活圈子还是那个生活圈子,但发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他可爱的地方。包括我现在听播客前几期,一开始是想,抱着这个男生条件怎么样,看看是否能够发展一下。但听着听着,我就觉得物质条件其实是放第二位的。第一位首先是这个人怎么样。就比如说大力,你坐在我对面,我就想:你是什么工作?你是什么情况?你说话是什么样的风格?是什么特点?性格怎么样?应该怎么跟你交流?我觉得去认识、去了解这个人,会更有意思一点。”
10:04 撕掉标签:星座、生肖、MBTI?
“包括说星座也好,生肖也好,我以前也都会,其实是借助外部的工具去认识人。回过头看痴迷这些东西,未尝不是一种很偏执的表现。因为我在跟你交流的过程当中,很难去把握,或者很难发现特点,所以我要通过这些外部工具,根据它现成的答案,去倒推。反而会对这个人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偏差。正常交流,就事论事,把关注点更多放在这个人身上”
13:51 上海那么大,上海本地人会有自己的生活小圈子吗?
—“我不是上海人,在我的老家,或者外地的同学们,老家可能是小的城市,谈恋爱也好,相亲也好,当地的那个圈子都不大。包括同学、父母、朋友介绍起来就很容易,结婚也很容易。那这个现象在上海有没有呢?”
—“肯定有。上海除了经济发展好以外,它本身跟每一个城市一样,都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大家都是在这里生活的。尤其是一个区的话,可能大家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可能另说,都会互相有交叉认识的人。本地同学,没有意外的话就会跟自己以前初中高中的同学一起玩。很少有说去主动结交认识别的人。而外地同学主动去结交,除了主观能动性强以外,他们在上海没有像在自己家乡一样,有一个熟悉的安全网络和归属感。”
19:25 亲密关系的怪圈:下意识排斥与抗拒
“经常聚在一起玩,熟悉了之后单独出去玩。单独出去玩久了以后,有一点类似于亲密关系。我本身是比较排斥的。当要发展到正式恋爱过程中,我就会拒绝。就不自觉的会去想,这个人哪里不好?拿各种各样现行的标准去 check 一下,然后跟自己说我不能接受。“
24:50 情感剧场:对方给我撑伞,我却一把子推开
“吃完饭出门要一起回家,在去坐地铁的路上。那天正好下雨,他带一把伞,我带一把伞。他想打伞,跟我撑在同一把伞下面走,我下意识就抗拒了,我就走开了,把他的伞给推走了。我觉得自己对他就是非常喜欢,但是一旦实际靠近了,又会有一些排斥。心理上也会准备好了,其实肢体上没有,或者说我的心理需求就是他离我远一点让我可远观不可亵玩就足够开心了。当时我很高级,要的是一段柏拉图式的恋爱,但其实就是非常空想,非常肤浅。”
35:59 朋友眼中的我:热情大方、很会点菜?
“以前会很喜欢看那种 MBTI 人格分析,往自己身上贴标签,然后不自觉就往那边方面靠。现在回过头来想,所有的外部标签,都是我对自己认识不够的假象,借力支撑自己,我对自己的了解并没有那么真实。而且我的个人特点一定是别人反馈告诉我,才是更真实的。”
38:55 排雷预警:把对方当做符号or心胸狭隘
“不在乎你这个人是怎么样,不在乎你怎么想的,他以他觉得对你好的方式去对待你,就会很明显的感觉到,对方这个人把你当做一个标签、一个符号。可能男生对女生会这样,女生对男生也会这样。有些女生就想找高富帅,其实就是把男生当作一个符号,满足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心理上的需要。如果我觉得在相处过往中,这个男生满脑子想的就是,我要把这个女生当做一个女性符号,推进到这个节点我们应该拉手,到下个节点我们应该拥抱。我会非常排斥。我们没有到这个程度,你就做这个事情是毫无感情的。没有感情怎么谈恋爱呢?对吧。”
45:30 家庭关系畅想:在彼此舒服的状态里,找到快乐
“如果我们在一起的话,以后出去玩我可以少说话,主要是他调节气氛,感觉就挺好。或者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他就少说话,我去多说话就好了。这个根据对方的状态去调整,他的状态、我的状态寻找到一个大家都很舒服的模式,那个婚姻状态和家庭生活我就觉得已经很好了。因为物质条件在上海肯定是避不开的话题,大家只要有地方住就可以了。我自己是本地的,所以对这个方面没有很大的需求,比如说男生一定要有房什么的。”
片尾曲(本期嘉宾最爱):《That's What I Like》—Bruno Mars
听完这场播客,且有意认识女嘉宾的单身男性,可以发邮件至tiancai.11@hotmail.com介绍自己,不限格式和内容,但建议介绍自己的内容多多益善,毕竟女嘉宾为了介绍自己已经专门录了一期播客了。(暂时先邮件联系吧,后面我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让联系、交流的方式)
-关于夯亲角-
相亲组织“夯亲角”,运转至今已经有144位成员脱单,其中内部脱单14对,且有2对已经成功领证结婚,具体运转情况会不定期公开披露,最新披露的是这篇:十四滴泪终汇成两河。
即便都是服务于相亲,夯亲角也跟其他所有相亲平台或组织不一样,主要是因为我觉得很多相亲平台/组织,无论其形式如何,本质上都在利用成员的“优质”个人信息,来吸引其他人对平台/组织的关注,比如美化、造假成员的个人信息甚至找托,这在我眼里都是在加重相亲双方的不信任感,跟相亲目的背道而驰。
我创建的夯亲角,却是反着来的。是我用自己的信誉,来给所有加入的成员做背书,以减少相亲双方的不信任感。当然,夯亲角能这样做,也是因为每个加入的成员,都是先对我信任,相信我会尽到最大努力去保护成员的个人隐私,去清除和惩戒各种相亲里的“垃圾”,这个组织才能减少相亲对象之间最需要去消除的不信任感。
所以,脱胎于大力如山的夯亲角,也很难离开大力如山的影响圈。好在我就从没想过让夯亲角离开,所以我也一直很少对外宣传夯亲角,除非成员主动要求才会公开推介成员信息,而且公开推介时,也绝不会放他/她们的照片并美化介绍。
但即便不了解大力如山的人,不知道夯亲角是什么,夯亲角也拥有大几百位成员了。两年多的运转,组织成员的不断脱单、结婚等事实,已经自证了夯亲角的运转逻辑是没问题的。所以,我也不需要对外去宣传夯亲角,只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如何能更好服务成员的相亲上。
比如谈亲说爱这个播客栏目,就是我思考很久后决定专门给夯亲角成员们做的,也是为他/她们提供的线下相亲服务之一。
夯亲角从成立到现在,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能给成员更好的线上推介,试过很多,思考过更多。比如传统的照片+文字介绍、流行的拍短视频等等,但总结下来都觉得不是好方式,甚至有些还违背了夯亲角的核心逻辑。所以一直思考一直pass,一直到我开始研究且亲自做了个播客:大力如山
我自己在做播客的过程中,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展示、交流、传播自己深度观点的工具,所以就开始想:如果我可以通过播客让听众了解我的观点、态度,那么夯亲角的成员,是否也可以通过播客让别人了解他/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而且我这两年多在担当红“娘”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相亲式交流的问题。
比如在相亲过程中,很多人在跟相亲对象交流时都会有些端着,有的是不敢真实表现自己,有的是不好意思向对方提出真正关心的问题,甚至两种情况同时存在。那么通过播客,由力哥这个他们熟悉且信任的人,去引导他们表达真实的自己、说出真实的需求,是否能让他们更容易面对真实的自己和他人呢?
而且,更多的人、更多的异性,可以通过播客收听和关注到他/她,播客的长时长天然也比其他传播方式更适合筛选诚意。甚至播客是否能很好传播都已经不重要了,对谈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帮助他们梳理情感的方式,对谈的录音就是送他们的一封真实且完整的声音名片。
这就是“夯亲角”的介绍,也是《谈亲说爱》的由来。
-关于大力如山-
券业最野自媒体、原券商投行业务条线董事总经理、畅销书《投行职业进阶指南:从新手到合伙人》作者。除了是夯亲角的红”娘“,还在持续为高校孩子们做两件事:线下的高校公益讲座、线上的金融行业免费求职招聘平台
【互动平台】
微信公众号:大力如山
微博@王大力如山
小红书:大力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