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是最近常常被提及的词语,与之相对的还有“安全型”、“矛盾型”。其实“回避型”不是少数群体,甚至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不安全依恋是大多数,毕竟,能够成长为一个“安全型”才是小概率的幸运事件。
害怕亲密,回避冲突,惧怕表达,不肯依赖,无法去爱……回避型有太多的表现,表象之下是隐藏的创伤,是过去不曾被回应的需求。回避型人类,其实被骂的很多,但是自我的迷茫也很多。在回避型的上半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希望能够给到其他的回避型伙伴一些共鸣,也希望能够解答安全型、焦虑型对于回避型的一些疑惑。
本期看点:
01:31 我们为何对谈:寻找同类,自我剖析,寻求出路
02:32 回避型经典发言大赏:淡人,是魂淡的淡吗
06:04 分享欲极低的回避型人类:不见面和死了好像没区别
09:58 爱会消失,消失在知道对方也喜欢自己的那一刻
13:58 逼疯回避型的捷径:给ta发一整面消息的绿墙
16:22 不回消息,拒绝沟通,一生害怕情绪冲突的回避型人类
17:36 上头快,下头跑路更快,世界上还有比每天聊天更累的事吗
22:57 对亲密度忍受度低,沟通能力低下,变成了伤害他人的冷漠和疏离
25:38 依恋理论中的“安全”和“回避”:成长在需求不被回应的那一刻停滞了
32:36 父母本身的依恋模式、父母的相处模式,也会传递给孩子
39:07 回避型依恋的内在:他人不可信任,世界充满恶意,脆弱代表危险
45:19 拒绝依恋,压抑需求,隐藏脆弱,我们就会变得更好吗
下半期后续也会放出,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感谢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