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84年戛纳电影节评审过程为例,是对《戛纳与美国电影的文艺复兴》这期长节目的补充。
55.戛纳评委会主席如何对抗主办方的强力干涉
15分钟 ·
6509
·36
方方_Fang
2024.6.20
11
小辩常回归!
不知道两位老师有没有关注过邱炯炯,他的那部《椒麻堂会》个人很喜欢。
04:18 Dirk Bogarde其实法语还可以,看他78年法语采访交流基本没问题,跟评委的专业讨论应该需要翻译,当时定居在普罗旺斯接近退休状态,之前有种说法他不听摄影师劝告去戛纳看了法斯宾德《绝望》后就息影,而采访时尚未看此片,因为讨厌看到自己衰老的脸,之前他就已不想再拍电影了,已拍了六十多部又参加过二战,累了想休息了,但跟年轻导演法斯宾德的合作是惊喜,他90年最后一部电影就是跟这届戛纳颁发的《乡村星期天》最佳导演Bertrand Tavernier合作。尽管合作过不少名导留下名作,但奖运不济,一个三大都没奥提也没,当然艺术家人格的遗产是作品。
感谢这么棒的补充!他的「欧洲化」是跟维斯康蒂,跟参与《威尼斯之死》这几部电影有很大关系的,改变了人生走向吧。
他也提携了后辈Charlotte Rampling,在《纳粹狂魔》中首次合作后便推荐她去演《午夜守门人》,当时Liliana Cavani在她跟Mia Farrow之间抉择,在亲眼见到她后留下深刻印象就决定了人选,他也建议Rampling多在欧陆发展,六七十年代很多英语母语演员去意大利拍片,他俩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谊直到他去世。共5条回复
听完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