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5|李娟的阿勒泰-下:致小地方出来的你—放下学生思维,把轨道铺到旷野上

NO.55|李娟的阿勒泰-下:致小地方出来的你—放下学生思维,把轨道铺到旷野上

107分钟 ·
播放数130
·
评论数4

本期节目将主要围绕“武大学生嘉峪关选调事件”、“中专生姜萍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拿到12名的初赛成绩”、“曾经的河南考生‘大嵩’虽然考上了985大学,但也饱受精神折磨,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这三个热点事件,来聊一聊我们各自是如何面对求学和求职过程中的现实困境的,以及我们给年少时的自己的一些建议。

【本期节目内容有】:

0:02:37节目书接上期,最近几个求职和求学的热点介绍以及对上期节目中一些“口误”的纠正

0:05:20我们各自关于《我的阿勒泰》的观影感受

0:18:12关于“武大学生嘉峪关选调事件”小玉这个兰州本地人怎么看?

0:37:12当代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的相左之处?甘肃、......的孩子生来就是为了离开甘肃、......怎么破?

0:43:00我们通过手机看到了很多远在天边的繁华,面对家乡的朴素环境,我们该如何抉择未来?

0:43:42我们的打工思维根深蒂固,所以我们总是消极的面对问题。一旦老板的生意出现危机,我们就变得很被动。

0:47:07从《我的阿勒泰》延展出来的“露营经济”的思考,我们向往的美好是不是也是别人贩卖的一种美好?如果你为此感到痛苦的话就对“消费主义”祛魅吧。

0:55:10从“中专生姜萍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拿到12名的初赛成绩”、“曾经的河南考生‘大嵩’虽然考上了985大学,但也饱受精神折磨,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这两件事,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

1:02:55找工作为什么这么难?我们人口太多了,各种学历贬值。但是我们的社会经济模式也比较单一,蛋糕还是不够大。社会现实处境如此,但是人总要生活,总要想解决办法吧?我们是不是不够勇敢。

1:07:28关注体制内考试的小玉,最近的一些困惑。

1:09:01“去爱、去生活、去受伤”。逃避不如面对,人生没有捷径。

1:19:55人总是需要在又矛盾又理智的状态中生活。谁的20岁不“矫揉造作、虚荣”呢?那是年少时的困境。

1:24:00向往大城市而必须离开小县城的我们,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吗?

1:27:35如果在小县城能成了“婆罗门”,我们还会出去吗?

1:29:27“被动思维”和“主动思维”的不同,两种不同思维的人,两种不同性格的人,如何最大化放大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美好生活。给还在17、18岁的朋友们的一些建议。

1:37:29人生应该追求“轨道”还是追求“旷野”?

【主播】:桃睠(微博、知乎、豆瓣等平台ID:@桃睠)  【常驻主播】:秦玉

【作者】:

李娟:

1979年7月21日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籍贯四川乐至,中国当代作家。1999年开始写作投稿,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2003年,出版首部散文集《九篇雪》。2010年,出版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2011年,获得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2012年,相继出版长篇散文《冬牧场》与《羊道》系列散文。2017年,出版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后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

【影视团队】:

《我的阿勒泰》是由中央电视台、爱奇艺出品,儒意影业、他城影业、万达影业、花城出版社联合出品,滕丛丛、彭奕宁编剧,滕丛丛执导,马伊琍、周依然 、于适领衔主演,蒋奇明、闫佩伦 特别出演,黄晓娟、阿力木江·吐鲁逊拜克、阿丽玛、海拉提·哈木主演的民族剧。

【收听方式】:

|小宇宙|、|喜马拉雅|、|荔枝|、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爱发电|、|豆瓣|

【互动】:

微博:桃睠艺读FM

【公号】:

桃睠HOME

【合作+投稿】:

taojuan0504@163.com

【加听友群】:

VX:TAOJUANMIN

展开Show Notes
桃睠
桃睠
2024.6.22
置顶
🫶🏻欢迎大家订阅、评论、转发、点赞、收藏【桃睠艺读】。

💬关于本期节目我们聊的话题,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想和我们探讨的内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

👀此外,我们节目长期招募热爱读书和热爱思考的朋友们来加入我们的节目,与我们几位主播一起碰撞阅读感受,请大胆的来cue我们,来说出你们的积蓄已久的心里话。

💬欢迎各位“桃友们”关注我们的公号“桃睠HOME”了解我们的文字内容。再次欢迎大家通过小宇宙、喜马拉雅、荔枝播客、苹果播客、qq音乐、网易云、爱发电、豆瓣收听我们的播客。

❤️让我们彼此用声音打开多元的交流空间。学会独立思考,给与尊重,收获尊重。彼此温暖,互相治愈。在这个疲惫的世界中感受爱、传递爱!
桃睠
桃睠
2024.6.22
最近有点新的思考,我们传统的主流教育模式出于种种原因,或许无法鼓励学生获得更多元的教育成长空间。但是我们的市场环境是支持的,比如更丰富的媒体信息和更丰富的图书资源,在当下都能更方便的获得了。

信息差能不能打破在于我们自己的主动选择。只要还想活出自体性精彩的我们,如果能克服自我惰性,找准某个方向,主动去做点什么,长此以往(或许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若我们能做出点什么成绩的话,我们这个社会的市场环境还是认这个结果的。

回顾以往很多事件,紧随其来的资本助力或资本跟风就是最直接的答案。虽然市场上关于创造与抄袭的问题还处于一些灰色地带,从而导致更多的创造行为被抹杀。但总是在变好的。

难的还是我们自我如何能突破主流认知,更主动地去想办法看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第三条路,然后大胆入局去面对里面大大小小的困难。一味的寻求认可与被认可,只会陷入到情绪拉扯中而固步自封,或者以被动的学生思维来做事,某种意义上算是一种捷径,但这种方式迟早会将一个又一个小问题越滚越大,直到毫无招架之力。而且没有任何人有义务有精力在我们成年后鞭策我们继续成长,甚至向我们下达如何奔向美好生活的指令。但这种“唯分数论”的单一化教育惯性,让我们很多人即使年龄成熟,已经身居职场也依然没有摆脱这种思维困境。久而久之,我们变的没有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个人觉得我们一定要对“学历”祛魅,靠“学历”赋能拿到某些好的入场券和对“学历”祛魅两者间并不矛盾。因为社会总是风云变化,尤其是当下和未来时代。怕是无法像父代母代一样“一招鲜吃遍天”。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或许已经是我们不可逃避的事实。而且我们本身很多普校或名校的一般专业就是上个世代为了应付就业危机而扩招以缓解就业压力而强行加的水课。这些知识也不是说没用,是学校教的太表面,太脱离当下的市场环境。我们如果真的热爱某类专业,不妨自己以学校书单为基础参考,再深入下去构建自身的学习体系,更直接地从市场和前辈身上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和相关经验。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只要能顺应经济趋势。能塑造出为社会(包含老板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是不怕没饭碗或丢饭碗的。这个经济周期不仅处于下行阶段同时也处于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阶段,不论是企业素养还是个人素养。我们不如在这个下沉的周期内,就主动拥抱环境对人的牵制,冷静下来,多反思下。更好的专注于个人成长,以储备实力,然后等待,以在下一个经济波峰到来时可以更好的看到和抓住机会。毕竟我们才20、30岁啊。
辛苦查看一下邮箱📪
桃睠
: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