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的叙事上,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才刚刚开始。但是对于当地的土著人来讲,这不是「发现」,而是「遭遇」,并不值得庆祝。
「联系」一定是正确的吗?「全球化」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亚洲与拉丁美洲相去甚远,却都在最近三四百年里被卷入全球化的网络,也在变革中走向现代。在全球化的历程中,亚洲和拉美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两地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
本期节目,北京大学历史系长聘副教授曹寅、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郭存海老师与历史学者、播客主播沙青青三人,以“遭遇全球化:亚洲与拉美的现代化互鉴”为主题,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七楼进行了一次对谈。
【🎤谁进馆说】
曹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著有《自行车、港口与缝纫机:西方基建与日常技术在亚洲的相遇》《锡克警察》。
郭存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拉教科文中心“理解拉丁美洲文库”主编。
沙青青:历史学者、《东亚观察局》播客主播。(主持人)
【⏰进馆说啥】
04:06什么是「锡克警察」?以「全球史」为研究方法,跟随红头阿三一起来到全球上海
08:07没有锡克人,就没有英帝国
13:48发现日=遇难日,「全球化」何以是一种 Encuentro(遭遇)?
16:04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当众赠送奥巴马总统一本书,说明了什么?
23:41谁是联系中的失败者?(科伦坡港的渔民在默默哭泣
26:18未建完的大桥有什么用?乘凉啊~
28:47谁更“欧洲”?阿根廷与巴西的日常互怼
- 巴西人:上帝是巴西人!
- 阿根廷人:教皇是阿根廷人!
【📚进馆看啥】
“理解文明”系列书籍
“理解文明”系列为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发起的一套学术普及类图书,主要包括“理解亚洲”“理解非洲”“理解欧洲”“理解拉美”4大子系列,希望在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时代背景下,为普通读者提供一批优秀的大众读物,促进民众之间的互相理解。迄今,已出版《锡克警察》《自行车、港口与缝纫机》《奥斯曼——土耳其的发现》《巴西之根》《阿根廷迷思》《非洲折叠——日常生活的文化政治》《影像突围——非洲电影之光》《后英雄时代——一幅时代画卷》《追寻透明》等9部著作。
【📖进馆说明】
锡克警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量分布在印度西北部地区的锡克人,前往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上海等由英国管辖或由英国人担任主要管理者的租借地。他们中的部分人被聘用为警察,成为该地打击犯罪、维持社会治安的重要武装力量。在上海和香港等地,印度锡克警察当时被市民称为“印度阿sir”,最终演变为一个极具戏谑性的称呼“印度阿三”。
(图源:上海文化总库)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本书是一本罕见的历史记述与调查,作者为乌拉圭记者、作家兼诗人爱德华多·加莱亚诺,他用大量富有说服力而鲜少被披露的材料,剖析了拉丁美洲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五百年来的崎岖历史,揭露了这片大陆贫穷与动荡的根源。
科伦坡港: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口之一,也是欧亚、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世界航海线的重要中途港口之一。19世纪时,英国在斯里兰卡殖民时期,修建了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目前,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是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项目。
【馆在哪里】
东馆: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300号/合欢路300号
淮海路馆: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
【联系馆员】
微信公众号:上海图书馆
微博:上海图书馆
小红书:上海图书馆
抖音: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