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新闻,国网浙江电力公司代理的工商业用户7月份购电价格显示,峰谷价差进一步拉大,最大峰谷差1.09元/度,而6月份峰谷价差仅为0.79元/度,利好浙江工商业储能。
这是因为今年初的浙江电价政策文件,规定7月份尖段和峰段电价上浮导致。
浙江的工商业峰谷价差和“两充两放”时段,对工商业储能一直是全国最友好的。这也导致了浙江优质的工商业项目,陷入某种红海竞争的格局。
一些浙江的工商业企业主说:最近一年,储能这个词已经被各路人马反复提及了,原来搞售电的,卖节能设备的,做能耗平台的,光伏渠道的,甚至做财税服务的,做企业ERP的,纷纷过来宣传。
从成本端来看,在占据70%左右成本的电芯和电池模组基本报价一致的情况下,储能系统成本基本透明,系统集成商围绕30%成本占比的BMS、PCS、EMS、消防部件的竞争,已经卷上加卷。
从销售端来看,业主被几波甚至几十波的销售人员不断宣传,提出了更为苛刻的合同条件,在合同周期、分润比例、质保、维护、消防审批等方面反复比较,甚至比较完以后选择自行投资。
当然,有人说,不管项目对投资方是不是友好,至少设备商、渠道商、安装商做了项目,有了现金流,好歹能保本活下去。
像极了当下的电动汽车产业。
其实一些项目已经出现了某些环节的亏损,用亏损换取现金流,甚至极少数项目出现了以次充好,安装质量下降等问题。
其实这就是一种内卷化趋势。
所谓内卷,就是在边际效率无法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对边际成本的极限压榨,去获得生存的机会。
在农业机械化、化肥、滴灌这些科技革命之前,中国封建农业就处于这种高度的内卷化状态,最后的结果就是:靠天吃饭。
风调雨顺的季节,大部分最底层农民能够不饿死并繁衍后代,吃饱都是幻想;一旦出现天灾,人口增长+农业减产两个因素一叠加,由饥荒演化的民变就成为朝代更替的系统动力。
储能某种程度的内卷化,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饿不死,靠天吃饭。
这个天,就是国网代理购电价格+电价政策。
天的不确定在于:
1、国网只是电力市场里的一个售电商,而且随着电力市场化的进展,国网代理购电的工商业企业电量将逐步减少,所以国网代理购电价格的指标意义将逐步减少。
2、工商业企业逐步与售电公司签订协议,每家售电公司的总加负荷曲线都会呈现差异,售电公司未来在发达的现货市场,将采取更为个性化的售电合同去分摊风险。
3、电价政策只是过渡,无论是时段,还是每个时段的浮动比例,电力市场化的意义就是对市场化交易的用户,逐步取消指导性电价政策。
4、无论是电价政策、国网代理购电价格,还是售电公司的灵活零售价格策略,零售电价的宏观波动,本质上是对宏观供需关系的反应,无非反应的快慢问题,而这个宏观供需本身就是一个负反馈系统的结果。
市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充分竞争的市场总会进入某种动态平衡,使得所有进入者取得平均利润,而竞争力较弱的进入者,其获得收益低于平均利润率,导致其逐步无利可图而退出市场。
所以很有可能是这样一个结果:
从负荷侧的反馈回路看:电力时段性需求增加,零售侧时段性电价增长,导致零售侧负荷管理+分布式储能投资,抑制需求增加,进而导致价格降低。
所以发改委的电价政策,也是动态调整并逐步与市场挂钩,逐步取消。
工商业储能在局部的市场里,形成局部均衡,并且头部效应显现:能具备规模化的负荷侧调节能力的一方,能够取得较高的收益能力。
而工商业储能的调节容量,远不如负荷本身,所以决定了它只能被动接受,或者主动参与负荷的联合调节,才能取得最佳收益。
这就是我的核心观点:
未来不具备负荷侧综合管理能力的工商业储能项目,都会很被动。
储能项目的长期收益率,是由负荷侧整体的资源管理能力决定,而不是储能本身,或者简单的锁定一个零售电价。
无论是发电集团,抑或是现在的民营储能投资商,目前都沉醉于“短平快”,高度内卷化的储能项目争夺,并没有心思去真正建立负荷侧资源综合运营能力。
反过来看,如果没有这个能力,甚至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上,连储能项目都拿不到。
所以要实现工商业储能的反内卷,只能做“升维竞争”,比储能高一个维度的,是微电网的运营管理,比微电网更高一个维度的,是区域虚拟化资源综合运营,虚拟电厂也是在这个维度。
只能坚持长期主义,以技术+管理,实现负荷侧资源的综合运营,才能走出红海。
正因为这个能力稀缺,所以才决定了未来的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