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西夏战争的蝴蝶效应中国历史故事130讲

84.西夏战争的蝴蝶效应

5分钟 ·
播放数463
·
评论数2

说到张载,不得不提1057年 宋仁宗 嘉祐二年的 那场科举,

主考官是欧阳修;状元是章衡;

进士及第的人有:苏轼、苏辙兄弟(宰相)、苏轼20岁,苏辙只有18岁;就连仁宗看了这哥两的文章,都高兴地跟皇后说,为宋朝选了两位宰相。

还有刚才提到的 张载 及 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 兄弟; 张载是程氏兄弟的叔叔。

唐宋八大家的曾巩,及其弟弟曾布 宋徽宗时期任宰相,

吕惠卿 王安石变法的二号执行人物 任宰相

章惇dun 进士及第时年仅22岁,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章惇又是状元章衡的叔叔。萝卜大根上的章惇比其侄子还小10岁;正式因为章惇年轻,成为后来新法党的中流砥柱。这一届的进士,将在10多年后宋神宗时期的 熙宁变法开始后,上演相爱相杀的党派之争。

当我们讲完那一阶段的历史后,会发现我们喜欢苏轼,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那份读书人本该有的真诚吧。

随着宋代——皇权政治与士大夫阶层共治民政和财政,机会主义在朝廷兴起;传统儒教因为规劝特权阶级而得不到好处图不到利益;于是宋代儒家士大夫阶层渐渐抛弃了政治理想,加入了为皇权提裙共舞的角色成为不劳而获的食税阶层,并为自己歌功颂德,以为天下的太平与他们的努力有关;接下来9个世纪,儒家文臣这种自以为是的毛病到五四运动时期才被深深的批判。宋儒用原本管理权贵的道德观来管理平民社会,走的是与传统政治相悖的方向,是治国概念的扭曲。并没有成为治国理政的底层逻辑。宋明时期的士大夫群体的画像是:喜欢先喊口号把好话说尽,然后再把坏事做绝,最后两手一摊事不关己的伪君子形象。如若不是,徽钦二帝也不会被抓走,崇祯临终前也不会喊出“文臣皆可杀”的愤怒。

而反观,当代的《毛泽东理论思想》,始终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官僚主义的优越感要不得!文臣这种体制内的优越感 正以一种及其平庸的“科举”形式。侵蚀着(宋朝的)社会活力,这对工商业结构的社会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展开Show Notes
未月明
未月明
2024.8.31
03:21 全明星阵容
熙熙攘攘世界
: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