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女子66公斤级决赛中,此前一度陷入性别争议的阿尔及利亚运动员凯利夫,一路过关斩将夺得金牌,让跨性别运动员议题成为了本届奥运会的一个焦点,虽然她的争议本不属于“跨性别”的范畴。
近20年来,国际体育界关于运动员性别的争议不断,国际奥委会在东京正式允许跨性别运动员参赛,但包容、多元的主张,也考验着长期以来形成的性别观念。关于体育中性别的讨论,显然不只是生理问题,也关于社会问题。
嘉宾:熊欢,上海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于体育社会学与性别社会学研究
也欢迎购买本台的首档付费节目《奥运往事:金牌之外的故事》,来支持我在巴黎前方的内容。
时间轴:
01:27 为什么跨性别运动员议题比较难讨论?
06:19 运动员性别资格认定,生理标准和伦理争议
16:48 塞门亚、凯利夫、林郁婷,都不是跨性别运动员
26:36 “男转女”和“女转男”的参赛权利一样吗?
33:21 体育里的性别争议,也被政治和社会环境影响
43:42 跨性别运动员参加女子组,是对女运动员空间的挤压吗?
48:16 体育中体现的性别意识形态
「鹰眼时间」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多多找我们交流,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合作:1960157818@qq.com;Jessiehe0818@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