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回到李小凯的AI创意观察室!
这是一档值得AI领域的长期价值实践者订阅的节目,无论您现在身处哪个行业, 我们的节目致力于帮你找到自己的领域和AI之间的最短路径,了解科技如何与我有关,并赋能于我。
本期,我们邀请到首期嘉宾chengyang返场对谈,观察室还迎来了首位串台嘉宾,来自《教育智造者》的主理人伊伊子。两位嘉宾分别在硅谷和纽约做程序员,伊伊子还兼职读了一个教育学博士,相信这场来自不同时区、不同学科体系的观察和对谈会对你有所启发。
【本期亮点】
01:42 嘉宾介绍
03:57 多元化思维模型对自己的影响
07:50 学习科学和教育学的异同点在哪些地方?
- 学习科学:基于学生出发、科学精神指导的实证研究;
- 教育学理论的分类和思考:1)行为主义: 考试分数作为评估标准。2)认知主义: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论。3)建构主义:追求学习者主观的理解、过程导向。
12:18 AI+学习科学:什么是一个好的教育产品功能设计?
14:28 “本质上一个好的提示词工程,它是把一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成或外化成一个显性知识这样的一个过程。”
21:10 做产品的时候,怎样理解用户的学习过程并识别、满足真正的需求
- 如何codify 知识?
- AI literacy体现在对prompt的运用,如何用prompt表达隐性知识?
- 工作场合中的informal learning和AI带来的交互学习(隐形知识)的机会。
- 如何激发教育产品中的minds-on?
25:06 LiveHint AI 的演化进阶之路
30:09 从工程师的角度,如何处理AI的准确度和记忆问题,达到工程可用的标准?
- Fine-tuning, Message-input and RAG有什么差别?如何选择?
34:37 计算思维的延伸思考:拆分、规划、自我更正、判断与推导能力
39:43 在线教育场景中,在GenAI chatbot这一角冰山之下,还有哪些场景和工具的匹配机会?
- 如何借助LLM,复现和发现K12教育框架下的evidence statement?
44:48 伊伊子的学术实践:从demo开发实验到产品评估
51:17 面向K12阶段与大学申请阶段,教育产品设计的重心分别是什么?
- 教育是为了知识传递还是社会阶级再生产?
- 访谈美国大学招生官,我发现他们想看到的是你的“知行合一”
56:31 “最好实践范例”客观存在,开放思维也需要一定的指导性:基础知识和科学素养
59:22 知识的“复利效应”
01:02:51 回顾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好老师有哪些特质?
01:13:26 发现自己/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做AI教育的Counselor(咨询师)吗?
【延伸阅读】
本期提到的计算思维综述:计算思维|你可以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 来源:小红书 @李小凯的AI创意观察室
元认知(Metacognition)
元认知是关于“思考本身的思考”的理论框架,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个体通过自我反思改进学习策略。伊伊子在访谈中提到自己从“上帝视角”审视自己学习过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元认知实践,这使得学习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而是主动的知识建构。John Flavell 是此领域的先行者,提出元认知涉及知识及调节两个核心方面,关键实际应用包括学习策略选择和调整。
Flavell, J. H. (1979). Flavell, J. H. (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 906–911.
行为主义(Behaviorism)
行为主义强调行为的外部观察和条件反射学习。该理论由B.F. Skinner (1958) 发展而来,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通过正向和负向强化来改变行为模式。
Skinner, B.F. . Reinforcement today. American Psychologist, 13, 94-99.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该理论的重点在于知识的社会构建性,其中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尤其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Vygotsky, L.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知识消费主义
知识消费主义是指将知识商品化的趋势,即知识被当作一种可以通过金钱交易的商品,而非内在意义上的自我提升过程。
【关于我们】
《AI创意观察室》致力于观察和思考人类创意和机器智能如何产生碰撞和融合,致力于邀请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者、创业者、和长期价值实践者参与对谈,和听众朋友们分享他们的一线思考。希望可以帮助听众朋友们了解、理解、应用AI,进一步提高工作生活中的效率和激发创意。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社群:AI创意研习社,进群讨论,和共同迭代认知。
主播、总策划:李小凯Kuriosity
声音总监:BMR
【联系我们】
感谢大家对本期节目的收听,如果你有任何的建议反馈或嘉宾推荐,也欢迎邮件或评论告诉我们。
邮箱:kuriosityai@gmail.com
小红书:李小凯的AI创意观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