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宗和徽宗二帝对修仙的追求,可以发现北宋社会面临的思想困境。那就是佛教和道教分别构建了一套解释世界和万物的系统,在中华文化圈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儒家在意识形态和哲学层面,像是遭到了降维打击。所以当时的士大夫都有一种普遍的焦虑,用他们的说法叫“道丧千年不得传”,至晚在西汉以后,儒家的理论发展就停滞了,大量的学者在对儒家经典做训诂解释的工作,在思想上不断重复孔孟之说。8世纪唐代的韩愈,在思想和理论上“反佛”。结果,由于儒家思想资源有限,在辩论深度上连他的学生都坦言难以为老师护短。可见秦汉之后,儒家经典再无进步。唐宋八大家中,没有一个是支持佛学经典融于儒学的。我们在宗教社会那节讲过,佛学教义里的绝对原则会挑战天子的正当性。宋代的士大夫阶层会努力把僧侣集团隔离在政治之外。这也使得唐宋时期,汉传佛学经典分散出许多派别。
“北宋五子”作为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他们的任务就是模仿“绝对原则”再造儒学。简单的说,就是在儒家指导国家和个人日常社会生活之上,赋予它更高维的原则“天理”。南宋时期 朱熹继承了理学的衣钵。彻底把儒家带入了墨守成规的封闭系统。我们后面会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