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M裁员1000+人后,外企VS大厂究竟哪个香?本期《打工倒计时》串台悦悦欲试,深度对比外企与国内头部科技公司(字节、百度、腾讯等)在工作时长、管理模式、收入水平、自主性、职业发展等多个维度上的差异。为什么要去外企?如何去外企?外企有哪些坑?在哈佛学到了怎样的管理经验?本期对谈将为你一一呈现。
亮点摘要:
03:15 所以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外企真的香吗?现在还是吗?
05:30 我有一个非常惊奇的发现,我们公司到了下午五点半到六点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同事陆续的就选择离开办公室回家。
07:25 我现在在这个欧洲的外企的感觉是这个时间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他是我可以自己掌控的,而不是说我被一个外部的一个无形的一张手或者一个力量在控制着去做一些事情。
08:58 我是四年第一次看到夕阳。我当时的感受就是天哪! 正常人就是其他行业的人,他们可能每天都能看到夕阳。但是我那天看到了昔阳之后,我觉得好美,但是我从来没有在九点之前下过班,没有看过夕阳。
09:38 那你有没有在某一个moment,你会觉得你很绝望,或者是你觉得你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工具呢?
13:30 这个项目很神奇,就是我前段时间去Harvard做交换的时候,我在做自我介绍时,提到了一个项目。然后很神奇,我发现下面竟然有3分之1的学生玩过这个游戏。当时我是非常的惊讶——我没有想到我十年前做的一款游戏,竟然还有人,而且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还玩过。所以当时我会觉得很神奇
16:57 你说在就你在之前大厂的经历中,你自己的感受是比较偏向觉得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但后来你去哈佛的时候,受到大家反馈说他们在玩那个游戏的时候,那时候你会觉得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吗?
23:25 我可以去影响我的老板,我可以去定义我的工作的一些优先级和我的工作的一些策略。所以这种很主观的体验让我觉得我是一个有很强的能动性的一个人。但是在之前的互联网公司的时候,我感觉更多的时候是我拿到了一个KPI,我拿到了一个数字,我拿到了一个deadline,我被告知我要做什么。
24:28 这次我去哈佛做这个进修的时候,其实授课的老师有问过我们一个问题。他说你觉得领导力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26:40 你觉得到底怎么样才能去到外企?就如何去到一个这么相对来说比较香的一个环境?
30:25 我自己对美国的观察,包括我去哈佛,我的感觉就是美国是一个非常讲人情的社会。跟大家想的不一样,不是大家想的就是人情,很简单,不是的。美国非常讲人情,特别是在这种资源和利益非常充沛,或者是很多的这个地方,就非常看重人情。
37:40 一个是你自己切身感受的,它的环境的不同,它的实际比如说薪资报酬方面,还有什么香的地方吗?
41:15 有一个知识点,有一个有一次我们采访猎头也有一个知识点,就是你跳槽的最好时,就是你价格最高的时候是跳槽的最好时机。
53:08 我的男朋友以前就是在一个你刚才提到的local部门的外企,他的管理者也都是中国人,他的本来的感觉就是他既没有自主权又很窄。
60:18 这中间又发生了很多事情,因为他有房贷,而且是买在内环的房子。在上海内环的房子可能要1500万。所以他每个月的压力是非常,他没有这个工作之后,他每个月的现金流是完全靠不了的。后来他做了一个决定,他把那房子卖掉了。
66:45 刚刚一瞬间我有点魔幻,因为上一个嘉宾他觉得他自己打工打太久了。而今天我们在谈论35岁危机,就是45岁危机打工打太久了怎么办的这样一件事情中,我本来是有一个暴论。我就好像这种轨道的这种生活,它好像是以画给我们的一个忌惮的轨道。我们好像是非要完成它,直到走到35,45。比如说我再去找新的路,我再把房子卖了,我再去维持我之前的生活。但是这个之前的生活,我大家真的有想过是你要的生活吗?
76:03 首先我之前会觉得哈佛离我很遥远,虽然它不是一个学位,它只是一个短期的项目。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对我这样一个普通人来说,他其实真的是让我改变了核心信念。以前我觉得很多事情离我很遥远,我做不到,我不会去尝试。但是这个事情是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情不可能的,一切皆有可能。
81:08 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时间就很宝贵。与其在那默默的做一个小小角色,还不如说你好好的去发扬光大,为自己去争取更多的机会。真的有一天要离开的时候,你正好觉得你没有白白的浪费这个时间。
如果希望和主播建立联系,可加微信bonewe2004!
关于主播:

《打工倒计时》听友群:
取访谈文字稿件内容,或想认识访谈嘉宾,欢迎评论区留言或扫码进入听友群。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共创播客内容,一起聊聊关于职场/成长/告别的故事。
